税收论文栏目提供最新税收论文格式、税收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征税能力与企业周期性避税

日期:2023年01月15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321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211161854239935 论文字数:24855 所属栏目:税收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税收论文研究,本文以企业所得税为例,以“金税三期”工程的上线衡量征税能力,研究经济波动中的企业避税行为,进一步检验征税能力对企业避税周期性的影响,并基于产权性质进行分组检验。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税收具有组织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的基本职能。而近年来,国际上掀起减税浪潮,国内也面临一系列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加之受到疫情的冲击,经济运行迎来巨大的压力。如何通过优化税收政策来筹集足额财政收入并实现宏观经济稳定,成为当前的难题。

税收论文怎么写

从2007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速从13.0%降低到2019年的6.1%;而税收收入从45621.97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57992.21亿元①。在GDP增长率降低而税收收入逐年增高的背景下,税收似乎呈现出顺周期的变化规律,即扩大了经济波动。这样的现象一定程度上与目前财税政策稳定宏观经济的目标相背离。随着宏观经济的变化,为了抵御这种波动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企业会调整各项决策。因而研究企业避税行为是否也会随着经济波动呈现出一种周期性的变化,就显得是有必要的。

不少研究都得出了一个相同的结论:企业避税成本和征税的效率正相关,提高征税效率会显著增加企业避税的成本,出于最优纳税抉择的考量,企业就减少了避税行为(Allingham&Sandmo,1972;Slemrod,2007)。那么使得企业信息和税收人员执法更透明的举措,即征税能力的提高,是否能够削弱修正这种顺周期性呢?这是值得本文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因此,本文以“金税三期”工程这一制度变革提供的“准自然实验”来衡量征税能力,进一步研究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征税能力与企业周期性避税的关系,并基于企业性质差异对不同企业间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1.2重要概念界定

1.2.1企业避税

对于企业避税,学界有不同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避税是一种合理合法的行为。避税是一种达到减少税负、获取税收利益目的的合理合法手段。2.避税是一种不违法的行为。纳税人运用税法中的漏洞,以少缴或不缴税款。OECD报告指出,避税是一种有悖公平的、“打擦边球”的行为。3.不区分避税和逃税,只要其能减少企业的税收负担。②虽然在理论层面,学者对避税和逃税的概念进行了一定的区分,但在实证和实务层面,由于二者之间的边界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现有文献一般不对此进行严格区分。因此和多数现有文献相同,本文采用的是广义的避税定义,即不区分避税行为是否合法,将企业减少税收负担的行为视为避税。

1.2.2企业周期性避税

企业周期性避税,是对于企业在经济波动中出现的周期性避税行为的一个新提法。即在经济波动中,企业避税也同经济周期一起表现出周期性的波动变化,企业避税程度会在经济波动中的不同阶段呈现并不相同的变化趋势。

经济运行会交替出现经济扩张和收缩,这个循环往复的周期性波动就是经济周期。每个经济周期都可以分为繁荣和衰退两个阶段。当企业面临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时,会相应地选择不同的税收决策和分配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避税可能会随之减少或增加,从而呈现出交替或者周期性的波动变化。

进一步地,对于企业周期性避税的定义,本文借鉴石绍宾等(2019):如果企业避税程度在经济衰退时上升,在经济繁荣时下降,意味着企业的税负在经济衰退时减少,在经济繁荣期增加,这样的情形有利于熨平经济周期,则称企业避税呈现逆周期的特征;反之,企业避税程度在经济衰退时下降,在经济繁荣时上升,意味着企业的税负在经济衰退时增加,在经济繁荣期减少,这样的情形则意味着企业避税顺应并进一步扩大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称企业避税呈现顺周期特征。

2文献综述

2.1企业周期性避税的相关研究

2.1.1财税政策周期性的相关研究

目前对于企业周期性避税的研究并不多见,而关于财税政策周期性的研究由来已久,早期研究以发达国家为主。Gavin&Perotti(1997)首先提出了对顺周期财政政策现象的关注,通过建立数据库研究发现拉丁美洲和工业化国家的财政状况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是更不稳定的。与工业经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拉丁美洲国家的财政政策一直是顺周期的,这使人们对Barro(1979)税收平滑模型在拉丁美洲的适用性产生怀疑。Kaminsky et al.(2004)基于104个样本发现对于发展中国家,净资本流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顺周期的,这与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相关。Talvi&Vegh(2005)基于56个国家的样本发现,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政策往往呈现出顺周期的特征,它并不只存在拉丁美洲,而发达经济体的财政政策是无周期的。Vegh&Vuletin(2015)以法定税率为被解释变量,通过追踪1960-2013年间62个国家/地区的数据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法定税率在经济繁荣时低,在经济衰退时高,呈现一种顺周期性的特征,与发达国家逆周期的特征并不相同。石绍宾等(2019)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基于2002-2013年的省级数据检验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周期性是相背离的——由于国债发行和共享税溢出效应的影响,不同于总体税负的非周期性,中央和地方税收政策分别呈现逆周期和顺周期的特征。

对于发展中国家财政政策顺周期性的原因,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Gavin&Perotti(1997)等人认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信贷约束阻止它们在经济困难时期借款。因此它们不能维持赤字,必须削减开支;在繁荣时期,他们可以更容易地借贷,并选择这样做,来增加公共支出。Tornell&Lane(1999)发展了一个政治经济模型,在该模型中,不同的部门、省份之间对共同资金池的竞争导致了所谓的“贪婪效应”,即支出实际上可能超过给定的收入份额。考虑到这种政治扭曲,Talvi&Vegh(2005)提出了一种财政政策模型,其中预算盈余的运营成本很高,会产生增加公共支出的压力。由此解释了在发展中国家,政策制定者为何会选择在经济上行期增加政府支出和降低税率。

2.2征税能力与企业避税的相关研究

2.2.1征税能力对企业避税的影响

现有文献已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不同角度研究了影响企业避税的因素。征税能力角度的相关文献也层出不穷。范子英和田彬彬(2013)发现征管力度对企业避税会产生巨大影响,以2002年所得税改革事件为研究对象,用实证的方式验证了税务局对税收违法事件的惩处力度与企业避税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张玲和朱婷婷(2015)认为增强税收征管意味着税务机关对于企业避税行为容忍度的容忍度降低,增加了避税的难度与成本,因此会抑制企业避税。陈德球等(2016)研究结论表明,政策不确定性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企业避税。但是这种促进的影响,在地方税收征管强度高的地区会降低。田彬彬和范子英(2018)以企业业务招待费支出占比来衡量贿赂支出,对于征管人员纵容逃税的方式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业务招待费与企业逃税程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在实施“八项规定”之后这种影响显著下降,从而证明了加强税收监管对于抑制企业逃避税的重要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认为,加强信息监管是有效征税的核心,从而可以有效减少避税逃税行为。Gordo&Li(2009)在实证中考虑了在发展中国家,信息和第三方报告对有效税收的重要性。Kleven et al.(2011)分析了丹麦的个人所得税发现,政府拥有第三方报告信息的收入逃税率接近于零,而自我报告的收入的逃税率却很高。Olken&Singhal(2011)中有关非正式税收的研究表明,传统社会已经开发出利用当地信息和执法手段相互增加税收的方式。Besley&Persson(2013)用模型验证了可以利用技术以激发干预措施来提高遵从性,例如提高合规者的知名度以及对税务检查员的激励,从而减少逃税并提高合规性。因此政府可以投资资源提升技术,以提高其未来对经济中的经济活动征税的能力。Pomeranz(2015)通过对智利40多万家企业的两个随机试验,分析了第三方书面记录信息增加了税收执行的威慑力,从而在增值税执行中可以减少逃税。Casaburi&Troiano(2016)研究了选民对意大利“鬼屋计划”的反应,这是一个基于税收合规监控技术创新的反逃税政策。研究发现,在被该计划发现的幽灵建筑比例较高的城镇,执法力度的增加程度更强,减少逃税的机会更大。Slemrod etal.(2017)调查分析发现,信息报告增加了税收申报收入。为了使信息报告发挥更大的作用,要使其针对不合规的纳税人群体,并且必须使他们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接受信息报告,从而提升稽查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3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11

3.1企业周期性避税行为的经济影响...........................11

3.2经济波动中企业周期性避税行为的理论分析.......................11

4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15

4.1变量说明............................15

4.1.1被解释变量.....................15

4.1.2解释变量.............................16

5实证结果分析..............................20

5.1描述性统计...................................20

5.2回归结果分析........................21

5实证结果分析

5.1描述性统计

为了防止异常值的影响,对所有连续变量在上下1%的水平做了缩尾处理。表5-1显示了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5-1的结果显示,企业避税的度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