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发表栏目提供最新SCI论文发表格式、SCI论文发表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中国银行A支行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日期:2020年05月10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072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005072219357825 论文字数:30636 所属栏目:SCI论文发表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SCI论文发表,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运用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从分析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入手,从核心领域、服务渠道以及跨界竞争三方面论述了互联网金融对中国银行 A 支行竞争环境的影响,从支付业务、存款业务和信息资源三方面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 A 支行传统业务的影响。对 A 支行在互联网金融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剖,从经营理念缺乏与时俱进的转变、信息和数据整合利用率不够、产品和商业模式亟待升级、缺乏与金融科技企业的合作、用户体验感不够好以及创新性不足等六个方面分析了原因。(2)运用 SWOT 模型对中国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制定了强化人才培养机制、加快数据仓库构建、实施市场扩张战略、建立技术合作联盟、逐步提升用户体验以及加大创新机制建设的发展策略,并提出了重视移动银行、发展网络融资、推出互联网理财产品、打造开放平台和 E 社区、与电商平台合作等五个方面的实践途径。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金融行业由原来的比较单一的行业模式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演变,逐步发展成金融机构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是基于资本和大数据。金融行业更是现代社会经济重要的服务行业。  在金融机构的领域,互联网技术尤为重要,互联网技术能提供新产品、新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正逐渐被大众所认可。“互联网金融”随着网络技术和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进而被广泛关注和重视。互联网金融自 2013 年开始进入探索期,从而进入全面的发展期,趋向成熟,就是这样的发展态势,让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到互联网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虽然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金融行业的发展而发展,但不是简单的把互联网和金融的合二为一,而是为了顺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业务模式,是将传统金融和互联网模式相互融合的新领域。互联网金融一方面实现了传统的形式上的存贷款业务,另一方面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重新整合,加速流通。例如我们所熟知的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苏宁易商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平台也在向互联网金融进军,这些电商平台不单单满足于用户的物质购买,更希望以一种全新的支付或储蓄模式进入人们的生活当中,让用户体验其方便与快捷,使之成为生后中的常态。人们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越发淡忘传统金融行业的特点,追求更好的金融服务,传统金融行业格局在环境的带动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尽管从目前的体量来看,国内各大商业银行仍占据的金融市场的主导力量,但随着一些新型企业发展势头迅猛、互联网金融模式不断创新,使得在某些领域甚至比商业银行做的还要便捷化,这严重影响到了我国传统银行业务。新一代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和传统金融行业已经开启了竞争模式,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向不得不做出调整,寻求一条更适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道路,通过道路的拓展从而收获一片全新的天地。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以中国银行 A 支行作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帮助 A 支行解决如何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中发展创新的问题,从而实现社会担当,更好的为客户服务。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是推进民生经济的有力措施,互联网金融的目的在于让普通民众更好的享受金融创新所带来的成果,普惠式的服务才是真正的服务,普通民众能够在自身使用过程中享受到更多的便捷和优质,才能提升金融服务的影响力;从经济稳健的角度来看,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命脉,经济发展不能忽视,良好有序的互联网金融能够帮助建立更加完善的金融体系,巩固银行业金融中介的固有职能,提升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发展局势下的市场地位,进而促进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避免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不对等发展。互联网金融对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交织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通过本文的研究,一方面降低中国银行 A 支行固有职能弱化的风险。传统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来实现存贷差收益,并把担当金融中介作为基本职能,加速社会经济的资金的流动。但近年来随着网络平台和第三方支付的崛起,传统商业银行的固有职能被不同程度弱化,客户不断流失,市场份额也逐渐下降。通过制定合适的发展策略,整合优势,提升效能,最终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加快转变 A 支行传统经营模式。A 支行一直以客户至上作为运营主旨,把客户的满意度放在首位。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服务的结果,认为客户的资金得到了更好的流通就是对客户最大的服务,往往忽视客户体验的过程,并没有做到服务全流程化。A 支行需要通过加强互联网与金融核心技术的深度融合,优化流程,充分体现客户的过程化服务,让客户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找到自己满意的终端,这对传统商业银行的运行模式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图 1-1  研究技术路线

.........................


第 2 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互联网金融理论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型金融业务模式,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发展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作为新生事物,能够促进金融市场有序发展,打开对外格局,构建更丰富的金融体系。互联网金融鼓励创新发展,这需要市场和政策的双重驱动。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走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1990 年代开始至2005 年左右,这是传统的金融行业刚涉足互联网阶段;第二个阶段是 2005 年至 2011 年左右,第三方支付手段在这一阶段开始产生并发展迅速;第三个阶段是 2011 年以来至今,这一阶段具有实质性的意义[24],互联网金融业务从根本上得到了发展。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总是带来惊喜,带来进步,呈现出丰富多样的产品和服务,被民众所认可和期待。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稍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但每阶段的发展都备受瞩目,每次的体制改革都伴随着重大的金融创新。金融改革的时代一直在进行,步伐也从未放缓,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也正处于积极探索、蓬勃发展的状态。

互联网金融模式自 2012 年以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P2P 网贷(Peer-to-peerlending),中文全称为点对点信贷,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人人贷”[25]。P2P 公司通过平台双向匹配借方和贷方,实现个人对个人的信贷发放模式。借款人在平台上发放借款需求,投资者通过竞标的方式向借款人发放贷款,整个借贷过程通过网络来实现。P2P 模式简单、快捷,风险高,是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可以纯平台,可债券转让,同时可选择有无担保[26]。

表 2-1  P2P 经典模式比较

.......................


2.2  创新战略理论

创新战略又称“结构性战略”或者“分析性战略”,具体来说是指企业依据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在行业竞争中通过经营战略、技术、产品、服务、布局等方面的不断创新保持优势状态[34]。采取创新战略的企业需要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相应的当然也承担着相应的风险。产品和服务的更新换代快速意味则会必须要缩短产品由开发到投放市场的时间,让客户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新投放的产品或者服务。

创新战略的组织原则是:第一,从企业的实际出发,适应企业的节奏,提升企业的效能;第二,做好有效地协调和配合;第三,必要时减少管理结构层次,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真实性;第四,经营模式采用统一领导和分权管理相结合的模式[35]。

创新战略根据创新的难点和特点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领先型创新、跟随型创新、依赖型创新[36]。

领先型战略是通过重大或者全新的创造成果为基础的一种创新战略,通常能开拓出新的市场,新的需求[37]。领先型战略与其他创新战略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高利润和高风险,创新背景比较复杂,创新的时间也比较漫长,产品的淘汰率非常高,据数据统计仅有不足 5%的成功率,同时市场难以预测也是领先型战略面临的难题。具有代表性的领先型战略的案例是杜邦公司的尼龙产品、美国普菲测公司的青霉素生产[38]。

..........................


第 3 章  中国银行 A 支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 15

3.1  中国银行 A 支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 15

3.2  互联网金融对中国银行 A 支行竞争环境的影响 ....................... 16

第 4 章  中国银行 A 支行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策略的制定 ................................... 28

4.1  中国银行 A 支行互联网金融发展 SWOT 分析 .................. 28

4.1.1  中国银行 A 支行的优势 ................................ 28

4.1.2  中国银行 A 支行的劣势 ............................... 28

第 5 章 中国银行 A 支行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策略的实施保障措施 ................... 45

5.1  组织保障................................. 45

5.1.1 主动适应转型 ............................... 45

5.1.2  加强部门协作................................... 45


第5章   中国银行 A 支行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策略的 实施保障措施


5.1  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