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U 型自组织生产线中的员工异质性
5.1.1 员工的异质性的概念
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可知,哲学上的异质性指的是种类之间的不可通约性,即一个特点在不同的事物身上具有不同的水平或含量[63]。生产系统中的异质性主要体现在员工能力异质性、设备异质性和产品异质性,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在本小节中,员工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所以要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就员工的异质性对 U 型自组织生产线产能最大化的员工指派策略展开研究。
针对 3 条 U 型自组织生产线 BB 线、CBB 线和 CO 线,研究员工异质性下生产系统产能最大化员工指派策略。
(1)指标,也称为因变量:产能,是仿真模型运行过程中需要观测和记录的数据,也是数据分析的基础。
(2)因素,也称为自变量:员工异质性是要研究的自变量,用效率差异来衡量。效率差异取 3 个水平。详细参数的设置如表 5.1 所示:
第 6 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构型因素和员工指派策略是影响 U 型自组织生产线产能的重要因素,也是值得探究的两个重要变量。本文基于自组织生产线,利用 Plant-Simulation 仿真软件构建了 3 条 U 型自组织生产线模型(引入非自组织生产线-Tr 线是为了与自组织生产线 BB 线、CBB 线和 CO 线在同等条件下进行产能对比)。使用实验设计、数学建模的方法研究了构型因素和员工指派策略对 U 型自组织生产线产能的影响。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
首先,构型因素对自组织生产线产能的影响研究,主要分为两点说明:
(1)过道宽度方面,实验 1 得出了过道宽度在不同水平下对 BB 线,CBB 线以及 CO 线产能无影响的结论,且 CO 线产能最高。所以,同等条件下,对于企业而言,过道宽度对自组织生产线产能无影响,企业可以较少考虑过道宽度对产能的影响,但是对于危险系数较高的产品来讲,工艺布置需要考虑过道宽度。
(2)工作速度/行走速度方面,实验 2 得出了 3 条 U 型自组织生产线中 CO线产能最高且不受速度比的影响,而 BB 线、CBB 线产能受速度比的影响较大,且工作速度/行走速度越接近于 1,产能越高,越远离于 1,产能越低。因此,为了避免速度比不同对生产线的产能造成影响,BB 线、CBB 线需要对员工的工作速度和行走速度进行规范。所以对于企业而言,同等条件下,员工加工速度和行走速度越相近,BB 线和 CBB 线产能越高,而 CO 线柔性能力强,可以不考虑员工的加工速度之比对产能的影响。
其次,U 型自组织生产线产能最大化的员工指派策略和两个因素有关,研究结果分两点进行说明:
(1)员工异质性用员工效率差异来衡量。主要有两点结论:同等条件下,1)CO 线中,等效率员工组产能和非等效率员工组产能差异不大,统计学上不显著,可见员工异质性对 CO 线产能无影响。这是因为追逐超越机制下超越站的存在,高效率员工因为超越站实现了对低效率员工的超越以及高效率员工的产能释放,所以 CO 线对员工异质性具有很好的的适应性;2)同等条件下,BB 线和 CBB 线中,(a)等效率员工组产能高于非等效率员工组产能;(b)非等效率员工组中,员工按照最慢到最快的顺序在生产线中加工时,BB 线和 CBB 线的产能高于不按此顺序排序的非等效率员工组;(c)非等效率员工组中,高效率员工越处于生产线下游该员工组产能也略高于高效率员工处于上游的员工组。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