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企业管理论文格式、企业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外部环境影响下的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微观基础和作用路径——基于中美多案例探讨

日期:2021年10月05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563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9222214569728 论文字数:42566 所属栏目:企业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相关标签:企业管理论文
是不同的(Eisenhardt & Martin, 2000)。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16

3.1 研究问题............................16

3.2 研究步骤....................................16

3.3 研究主体..........................18

第四章 中小企业动态能力的微观基础................................24

4.1 中小企业动态能力的编码..............................24

4.1.1 中小企业动态能力的感知............................24

4.1.2 中小企业动态能力的抓取.....................................26

第五章 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到绩效的路径...............42

5.1 案例企业的战略更新与商业模式更迭..............................42

5.2 外部环境影响下的路径差异....................................47


第五章 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到绩效的路径


5.1 案例企业的战略更新与商业模式更迭

在讨论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到组织绩效的路径时,研究者延续动态能力理论的相关研究,对战略与商业模式分开讨论。

Teece 认为,战略更新是企业为取得或者维持竞争优势而采取的策略改变,而商业模式则是企业的价值获取机制,是企业创造和传递价值并从顾客方收获价值的过程(Teece, 1986),是企业价值主张、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的设计和架构(Teece, 2010)。在案例中研究者发现,十家企业从创立至今,都有较为明显的战略更新过程(案例证据如下表 5-1 所示),但并不是所有具有动态能力的企业,都会经历商业模式更迭(案例企业商业模式见表 5-2),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的中小企业明显只经历了战略更新而并未经历商业模式的更迭,但这些企业的绩效很好。这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因为根据之前的研究,文献综述 2.3.4 和 2.4.3的内容,在战略视角下已有“动态能力-战略更新-商业模式更迭-获得竞争优势-绩效提升”这样的路径,在这个假设下,战略、商业模式总会被认定为动态能力研究中不可忽视的环节。而调研得到的中小企业案例证据表明,动态能力到绩效的实现路径可能不止一条,对于为什么存在这种不同需要进一步的解析。

表 5-1 案例企业战略更新典型引用语举例

表 5-1 案例企业战略更新典型引用语举例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在战略视角下拓展了动态能力微观基础的理论,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动态能力研究的理论贡献,通过对 10 个企业创始人的访谈及二手资料的收集和数据印证,形成了初步的案例文本,基于 Eisenhardt 的多案例研究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探讨了在中美多行业的多元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动态能力异同。研究发现:(1)中小企业的动态能力微观基础具有清晰的结构,并相对稳定,通过归纳概括可抽象出能够解释中小企业“感知-抓取-捕获”这一动态能力主体框架的二级维度;(2)中小企业动态能力的三级维度虽然存在差异但有规律可循,其变动规律主要受文化差异性和环境动荡性的影响,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3)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到绩效的路径有两条,一部分中小企业在战略更新之后会进行商业模式的更迭,另一部分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到绩效的路径不会经历商业模式的改变;(4)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到绩效的路径选择主要受到市场变动性和技术变动性的影响。具体而言有以下结论贡献:

6.1.1 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微观基础的稳定结构

中小企业动态能力的微观基础结构清晰,且相对稳定。本研究成果对解决动态能力的基础理论差异和明显不寻常的多代理(proxies)现象(Arend & Bromiley,2009),以及没有形成一个认识统一、解释力强大的理论体系(Barreto, 2010)这一问题有所帮助。

研究依据学者们已提出了动态能力的基础逻辑框架(Teece, 2007;Teece,2017):感知和创造机会与风险(Sense)、把握机会(Seize)、管理风险和重组(Transform),结合中美两国多行业企业案例,通过开放性编码与选择性编码,本研究得到了中小企业动态能力稳定的一级维度和二级维度,其中一级维度是机会感知、机会抓取与机会转换;二级维度是外部环境变化感知、行业相关变化感知、获取贸易转机的手段、面向内部的优化能力、面向外部的整合能力、文化重塑及业务重塑。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跨案例研究总结了文化差异性和环境动荡性影响下的动态能力三级维度下能力束的基本组成。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