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2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 5 章 结论及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文以上市国企为样本,探讨了创新驱动视角下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经营绩效的作用路径,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研发投入以及制度环境对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然后进一步研究了作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制度环境,我国市场化进程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绩效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有效激活国企市场活力,显著提升国企经营绩效;创新驱动视角下研发投入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绩效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其次,本文从三个细分方面探讨了制度环境对该关系的调节作用,具体结论如下:
(1)研发投入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本文结果显示,混改能够提升企业的绩效,且非国有股东比例与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技术创新驱动视角下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来对国企经营绩效产生作用。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来看,国有企业由于所有权空置、信息不对称以及激励失效等现象,容易引发内部人控制问题。首先,国企经理人主要追求任期内的利益最大化,出于对自身业绩的考虑,国有企业经理人往往选择短期内能提升企业绩效的稳健性投资,放弃风险较大但对企业长期有利的创新投资,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引入非国有资本后,非国有股东的产权意识和监督意愿较强,能够推动国有企业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得到优化,且管理人员由于成本和风险升高会放弃个人行为,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会选择对企业长期有利的创新投入,促使企业追求资本使用效益最大化,选择对企业长期有利的创新投资,有效缓解第一类代理问题。第二,非国有股东可以在股权方面制衡和监督国有控股股东,与国有大股东之间相互制约,减少其侵占公司资源的行为,确保企业的创新投入,有效缓解国有企业的第二类代理问题。第三,国有企业混改后,企业所承担的执行政府产业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稳定社会就业等政策性负担将减少,企业追求经营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得到纯化,有利于企业实现最优的资本配置效率,对企业的长期经营绩效产生积极影响。最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治理机制能够提高创新投资的资金利用效率,优化企业的投资行为,企业通过研发活动获取竞争优势的能力得到提升,对国有企业经营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