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农业管理论文格式、农业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运行模式探讨

日期:2022年02月20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467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202161149039194 论文字数:32222 所属栏目:农业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农业管理论文,本研究将循环经济理论、外部性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主要的理论依据,灵活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成本收益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运行模式及利益联结进行系统探析。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自 2007 年发布《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2017 年发改环资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循环发展引导行动》明确提出要建立园林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以推动其资源化利用。园林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引起大气、土壤及水体污染,从而影响居民健康和生态文明建设。园林废弃物的数量与日俱增,传统的堆放、填埋及焚烧等方式显然已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资源化利用是解决园林废弃物问题的必然趋势。

第一、园林废弃物传统处理方式带来巨大的资源环境问题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园林绿化面积逐年增加,导致园林废弃物数量与日俱增,已经成为城市第二大固体废弃物。传统方式中对园林废弃物的处置通常采取填埋、焚烧和随意堆砌等方式,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还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这有悖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当园林废弃物同生活垃圾一起进入填埋场,因其质地蓬松、体积庞大而降解缓慢的特性,会占用大量的空间和土地资源;园林废弃物焚烧气体是空气PM2.5 含量中,仅次于汽车尾气排放的重要污染源;如果随意丢弃处置,降解过程会释放大量的热量,极易造成火灾隐患,仅 2020 年上半年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就发生火灾 3场,烧毁面积 50 余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30 余万元;同时生物质降解还会产生大量的渗虑液,会给土壤及地下水带来严重的污染[89]。

第二、实现废弃物再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共识

环境可持续性已经成为评估产业链管理的关键指标[90],为了不损害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倡导资源变“废”为宝,循环利用。通过资源化循环利用来解决园林废弃物问题已经成为国际共识,近年来我国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绿化面积逐年扩大,进而园林废弃物的数量与日俱增。传统的填埋、焚烧和随意堆砌等处置方式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发展目标格格不入。在此背景下推进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性共识。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许多发达国家就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规范来保障园林废弃物的科学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园林废弃物受到美国环境保护署的高度重视,早在1976 年就颁布了《资源保护和回收法》,1994 年专门制定了 EPA-530 -R-94-003 法则,严格规定了园林废弃物的分类方式、收集办法、发酵程序和再利用工艺的标准,明令禁止填埋和焚烧,提倡园林废弃物科学循环利用[91];为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目标,美国的二十几个州纷纷出台了园林废弃物焚烧填埋的禁令[92]。德国 1976 年实施了一项保护生态的措施即 Engriffsregelung 政策,联邦议院在 1994 年通过了废弃物处理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法律《循环经济与废弃物法》,该法于 1996 年生效[5]。1997 年,丹麦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税收制度和鼓励政策来禁止所有可燃废弃物的焚烧填埋[6]。2019年 12 月欧盟发布《欧洲绿色协议》,该协议提出核心战略目标即:2050 年实现碳中和[7]。日本政府高度关注废弃物处理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1991 年修订了《废弃物处理法》,1993 年制定了《环境基本法》。2000 年又颁布了《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提出“与自然共生”的国家战略,此外还制定了《绿色采购法》。经过多年的努力,日本成功实现了废弃物利用率逐年上升的大好局面[8]。

国外在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1975 年,巴西计划用甘蔗渣来大规模地生产一种新能源——酒精燃料[9]。美国一些大州专门成立了堆肥协会,以提升园林废弃物的堆肥处理率为目标,同时还为园林废弃物的处理设立了专项基金。许多州明文规定政府部门必须使用符合要求的废弃物堆肥材料[10]。针对园林废弃物,德国制定了卡塞尔计划,将庭院中的花草、枯枝、落叶等园林废弃物以及厨余垃圾装入可降解的塑料袋中,再放到收集桶并进行集中处理[11]。1996 年英国整顿园林废弃物的焚烧填埋处理现状,通过征收有机废弃物入厂税来倡导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93];同年的《十年计划》提出,要逐渐用含有机物的资源来取代泥炭的使用,因此出现了园林废弃物堆腐处理后充当栽培基质的做法[94]。佛罗伦萨大学的塞尔吉奥·穆涅等在园林废弃物基质化方面的研究颇具影响,随后意大利的许多大中型城市也都采取行动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处理技术大规模地运用到实践中,并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质量监控系统[95]。21 世纪初,日本“有机利用协会”在企业界的自发组织下正式成立,该协会成立的最大目标就是建立一个有机废弃物的标准处理体系。在日本,只要是将废弃物通过加工处理转为再生能源的企业,都被归为“静脉产业”[12],主要把废弃物转换为有机肥、燃料和饲料[13]。为实现园林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加拿大把 5 月 4 日至 10 日定为“加拿大肥料周”,鼓励市民自制堆肥,比利时政府甚至为自制堆肥的市民发放补贴。比利时城市绿化服务机构很有先见之明,他们有专门的堆肥处置场地来解决废弃物堆放难题,同时城市绿化废弃物的组织、质量控制及销售均由非营利性组织 VLACO 负责实施完成[10]。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园林废弃物

园林废弃物也称园林垃圾或绿色垃圾(Garden Waste & Yard Waste & Yard Trimming)作为园林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与风能、太阳能类似,园林废弃物也属于可再生能源,具备可再生性,其内涵和外延都比较复杂。因此,关于园林废弃物的定义,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公认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对于园林废弃物的定义均有所差异,但就其产生的途径而言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凋落和人工修剪所产生的植物残体两大类[44]。自然凋落的植物残体包括枯枝落叶、草屑、败花[45];而人工修剪所产生的植物残体主要有树枝草坪的修剪物以及其它绿化修剪物[46]。园林废弃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后的产物,主要由碳C、氢 H、氧 O、氮 N、硫 S 等元素组成[47],木质纤维是主要成分[30]。

已有研究成果在园林废弃物概念界定中只关注了自然凋落和人工修剪两个来源途径,却忽视了由冰雹、干旱、大风、病虫害等自然因素影响所产生的园林废弃物。因此,本研究中的园林废弃物是指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内包括庭院区、大田区及造林减排作业区在内的园林植物自然凋落、死亡或因大风、冰雹等不可抗因素以及人工修剪所产生的植物残体,主要包括死树、病树、断树、树木和灌木剪枝、枯枝、树叶、残花、杂草,具有易获取且来源广、质轻、可再生、可降解等优点,成分以可降解的有机质为主,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多糖和木质素。

2.1.2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综合利用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思想源于“宇宙飞船经济”,随后荷兰首次提出“废物交换”的概念,即在产废主体与利废主体间进行物质的交换,随后这也成为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2]。很多研究中将废弃物“综合利用”和“资源化利用”混为一谈,其实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见图 2-1)。资源化利用强调的是将“废弃物”通过加工处理转化为“资源”,使之作为原材料进入再生产过程,最终形成市场所需的新产品。废弃物“资源化”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成本过高、产品附加值过低等原因,很多废弃物无法转化为资源,只能通过简单处理对其进行再综合利用。因此,综合利用的范围更广一些,除了将其当作“资源”外,还要合理利用和处置真正的废物,以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农业管理论文参考

2.2 理论基础

2.2.1 循环经济理论

作为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重新认识,上世纪 60-70 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兴起,循环利用思想首次问世[52]。众多生态、经济和社会学家积极投入到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中,一批影响重大、给人类以启迪的著作相继问世。1962 年,美国生态学家蕾切尔·卡尔逊发表了环保著作《寂静的春天》,详细阐述了农药的不合理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揭示了生态危机,震惊世界。1966 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发表了《未来宇宙飞船地球经济学》,首次提出人类产生的废弃物应该被循环再利用,同时应该转变当前以生态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他提出的“太空飞船经济理论”被看做是循环经济的萌芽。1972 年,《增长的极限》一书问世,这是继《寂静的春天》之后又一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环保、经济著作。该书就人口与经济增长、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发出警告:若人口、污染和资源消耗按传统方式发展下去,人类经济将在 100 年内达到增长的极限。因此,建立长远稳定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循环经济的思想应运而生,循环经济开始蓬勃发展,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均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循环经济”一词最早于 1998 年被引入中国[53],21 世纪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循环经济被定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96],其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面对体量庞大的园林废弃物,其资源化利用成为循环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