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语言学论文格式、语言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基于逐步多元回归的高校学生语言能力影响因素探讨

日期:2023年04月18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339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304121516539299 论文字数:33256 所属栏目:语言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本文基于语言能力相关理论,结合研究对象为大学生,将语言能力简单定义为大学生对汉语的实际运用与交际能力,并将其分为三个指标进行测量,分别为交谈语言、普通话水平和阅读能力。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研究背景及原因

“语言能力”概念的不同内涵以及研究内容,一直是诸多语言学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语言能力”是语言能力的一种,其概念最先由美国学者Brecht和Walton(1993)提出,指“国家应对特定语言需求的能力”,实际上体现的是国家外语能力。随后,学者们开始针对“国家语言能力”这一概念展开一系列的研究。李宇明在2011年率先将“国家语言能力”引入我国并对其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他认为国家语言能力是“国家处理海内外事务所需的语言能力,其中包括国家发展所需要的语言能力”(李宇明,2011)1。相比美国学者对于“国家语言能力”的定义,李宇明的定义则更为广泛,不单局限于对外语能力的认识。

语言文字资源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国家语言能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语言能力构建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软基建”工程(文秋芳等,2020),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步提升,国家语言能力构建已然成为我国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战略全局上,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论述,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他强调,要“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努力培养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搞好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张世平等,2020)。202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更是为推进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而做出的重要举措,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国办名义下发的全面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新中国成立后,语言文字工作已经历了70余年的发展,我国国家语言能力构建已经卓有成效,实现了国家语言的统一和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全国普通话普及率超过80%,实现了语言文字工作的法制化,推进了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与弘扬,为全力提升国家语言能力,统筹兼顾国内和国外两个语言大局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后,国家语言能力在提升方面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比如国家通用语言,即普通话能力的发展依旧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第二节研究目的及意义

国家语言能力构建作为语言国情研究的核心命题之一,其提升问题对国家发展尤为重要。公民语言能力是国家语言能力的核心基础,对国家语言能力构建有支撑作用。大学生语言能力属于公民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旨在利用统计方法,对大学生汉语语言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性研究,在语言能力相关理论的视角下,分析这些因素影响大学生汉语语言能力的过程和路径,期望不仅能够为如何提升大学生语言能力提供参考价值,还能够为国家语言能力构建作出贡献。

本研究需要解决以下三个研究问题:

(一)影响大学生汉语语言能力提升的因素有哪些?

(二)大学生汉语语言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具体关系如何体现?

(三)大学生汉语语言能力的提升有何具体路径?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以及研究问题,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从两个层面进行阐述。

在主题层面,国家语言能力构建以语言人才的培养为基础,大学生作为重要的语言人才,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术的使用者,本文针对大学生汉语语言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为提升大学生汉语语言能力提出的参考性建议,不仅将有利于大学生个人语言能力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还有利于高校文化建设,更有望为国家语言能力构建作出贡献。

在数据分析层面,本研究将从统计语言学视角出发,以统计模型为依托进行实证性研究,并将根据统计数据对大学生汉语语言能力影响机制进行数理化分析,有望对大学生语言能力的未来发展做出合理预测,为此领域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以期使得研究过程更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研究结果更具客观性。

第二章语言能力研究综述

第一节语言能力理论

随着语言能力构建的研究愈发重要,国家语言能力的提升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研究的前提和关键在于如何界定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的综合体现,自20世纪60年代Chomsky引入了语言能力的概念后,语言能力开始得到更为系统的讨论,并逐渐成为语言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其内涵极为丰富,不同语言学家出于构建自身理论框架的需要,常常对语言能力的定义进行重新解读,因此关于语言能力的定义没有精确的解答,不同学者对语言能力这一概念有不同的见解。

语言能力这一概念是由Chomsky(1965)首次提出的,他从根本上区分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他认为,语言能力是“说话者-听话者的语言知识”,而语言运用是“在具体语境中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可以看出,Chomsky对于语言能力的定义比较狭窄,他认为,语言能力就是一种语言的知识,主要指语法知识。语言习得理论是Chomsky语言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受到笛卡尔理性主义哲学的影响,他主张语言习得的天赋论。他认为,语言能力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在理解人类语言所具有的创造性之前,需要首先确立一种观点,即每个人生下来便在大脑中存在一种内在的语言习得机制(Chomsky,1965),这种语言习得机制中包含了自然语言中所有的普遍现象,而用来解释这种现象的一套普遍的语言规则,正是人类天生所具有的普遍语法。正是由于儿童天生便具有一个语言习得机制,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习得并掌握他们的母语。

第二节语言能力构建及影响因素

语言能力研究在语言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语言能力构建更是目前我国语言政策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学者对语言能力构建的研究,可以概括地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国家语言能力构建,二是公民语言能力构建。在国家语言能力方面,诸多学者不断对其概念进行深入探讨,从创新角度提出新的框架(苏金智等,2019a;苏金智等,2019b),对推动此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还有学者围绕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国家语言能力指数、国家话语能力、海外华文教育、国家语言拓展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文秋芳,2017;郭熙,2020;仲文明等,2021;张天伟,2021;沈骑,2021;苏金智,2021),作为国家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方面是提高国家语言能力构建效率和提升其质量的重要环节。此外,一些学者对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和语言政策的研究表明,70年来,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周庆生,2019;文秋芳,2019;赵世举,2021),在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学习语言文字、推动语文知识普及以及开辟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新途径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果。然而,即使目前我国国家语言能力构建已经在多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和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面对新时代更加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更加多样而艰巨的任务,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构建国家语言能力需要站在新的历史高度,继续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语言学论文参考

第三章研究设计...................................15

第一节研究对象....................................15

第二节研究方法.......................................15

第四章统计结果分析....................................19

第一节大学生语言能力现状分析................................19

第二节大学生语言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20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对策..........................25

第一节外部因素对大学生语言能力的影响..................................25

第二节个体差异因素对大学生语言能力的影响..............................27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对策

第一节外部因素对大学生语言能力的影响

在本文的所涉及的六个影响因素中,父母学历和学习资源与学习者的自身特征无关,为学习者外部的影响因素,前文实证数据已经证明,父母学历对大学生的交谈语言和普通话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分别能够在2%和1.5%的水平上预测这两项指标;学习资源对大学生阅读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并有6%的预测率。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表明,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受到认知能力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由于人都是在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最重要的工具,语言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社会交际,根据Freeman所阐述的语言习得的社会属性(刘正光,2013),也不难看出,社会交往对于大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社会交际能反过来促进语言学习,而若想获得和提高语言交际的能力,则必须要有可供语言交际的环境。因此,外界环境,尤其是人与环境的接触以及在环境中所获得的经历,能够深刻影响到人的语言发展轨迹(郭翔飞,2012)。可见,外界环境对于语言能力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来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

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且具有持续性的过程,语言能力的构建也并非是一日之功,其更是一个长期积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而言,汉语是他们从小便接触的语言,是表达思想、与外界进行交流的重要手段,在大学生汉语语言能力的形成过程中,一定会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来自父母的影响,更是长久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