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金融管理论文格式、金融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绿色金融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思考

日期:2025年02月05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502031504248604 论文字数:32631 所属栏目:金融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金融管理论文,本文在对绿色金融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理论分析基础上,选取2011-2021年的面板数据构建指标体系,研究绿色金融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我国经济自1978年开始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快速增加。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到2022年121.02万亿元。从1978年到2007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0%,从2012年之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下降,基本维持在8%以下。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却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人们的健康与安全也受到威胁。2022年,我国能源消耗数额巨大,达到54.1亿吨标准煤,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据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近31.2%。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进入转型阶段,全球经济环境以及国内经济状况仍存在复杂变化。为了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我国响应全球环保主题,选择走生态文明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发展向绿色化转型。

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实施环保政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降低资源消耗,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当前进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强调充分发挥金融业对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作用。绿色金融作为一种环境保护型的金融服务,通过实现金融资源有效配置和改变资金流向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我国在2015年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政府开始为绿色产业和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2017年出台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为绿色金融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在“十四五”规划中,强调绿色金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具有引领和支持经济朝绿色低碳方向发展的作用,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坚持绿色技术创新,注重环境保护,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化、低碳化转型,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通过绿色金融的引领和支持,我国才能更快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

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概念提出,国内外学者展开大量研究,但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概念内涵以及指标体系的测度,却缺乏统一标准。在内涵方面,Kamaee(1977)首次提出“经济增长质量”,将其理解为经济以及产品共同实现增长。Barro等(2002)提出衡量经济增长状况包括多个方面,不仅要考虑居民受教育程度、文化以及生态环境,也要考虑法律秩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能简单地只用人均GDP进行衡量。伴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学术界认为经济增长质量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不相同。Fabio Sabatini(2008)认为经济发展质量是多层面的发展,应包括生态环境、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共进步等方面。由于经济高质量是根据我国发展状况提出的,国内学者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颇深。师博(2018)等认为高质量发展既要实现数量增长也要保障质量,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不仅通过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等手段,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也能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逄锦聚等(2019)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不简单等同于经济实现增长,是不断提高经济活力和创新力促进经济高效率的增长,通过经济增长水平和效率两方面来衡量经济发展质量水平。马茹等(2019)指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推动经济高效、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赵涛等(2020)从五大发展理念出发,认为高质量发展包括社会以及经济等多个方面,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张震宇等(2023)认为我国与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存在区别,我国强调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社会绿色发展、企业创新驱动、国际开放与合作。

第二章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第一节概念界定

一、绿色金融

早期学者对绿色金融的定义存在不同的观点,有些学者将其简单归为环境金融,强调其在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方面的作用,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绿色金融还可以涵盖气候金融、可持续金融等方面,学术界对于绿色金融的概念没有形成统一。但是学者们在绿色金融的服务对象方面形成统一: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生态建设等目标提供服务的所有投融资行为的统称。在《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中,绿色金融的概念是“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绿色金融将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纳入金融决策和投资过程中,推动资源配置向环境友好型、社会责任型、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的金融模式,这种金融模式旨在通过资金的引导和支持,推动经济向更加环保、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绿色金融体系主要由多种金融工具以及相关政策构成,与传统金融相比,绿色金融是一种考虑了环境保护的金融活动,注重环境保护理念与金融发展相结合实现协调发展,提升人类社会的环保意识,旨在支持经济实现绿色转型。另外,绿色金融引导高污染企业进行转型发展绿色产业,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理念,实现生态环境绿色化,形成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但这种只注重数量增长的经济模式造成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在我国进行经济结构大调整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大多数研究文献聚焦于其内涵以及多层次的测度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在于经济发展实现从数到质的转变,从传统的粗犷式转变为集约式,不仅增加经济总量,更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强调在资源利用上的精细化和优化,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的创新和提高效率。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可以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提升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这种发展模式的转变表明,经济发展不再仅仅追求规模扩张,而更加关注资源利用的效率和环境的可持续性。这种数量与质量有机统一的发展模式能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实现人类、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第二节相关理论基础

一、外部性理论

金融管理论文怎么写

外部性指的是某个经济活动的影响超出直接参与者的范围,影响其他个体或社会整体的利益或成本,这些影响若对其他经济主体的利益有利,则被称为正外部性。比如,当一个企业引入环保技术后,不仅降低自身的生产成本,还改善周围生活环境。相反,负外部性则是对其他经济主体的利益造成损害,环境污染就是一个典型的负外部性效应。当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导致环境污染时,周围居民和生态系统可能遭受到损害,导致社会成本增加。负外部性效应使得私人经济主体不愿意为使用生态环境而支付成本,从而导致私人对生态环境的过度利用,因为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内化环境成本。因此,需要政府采取措施防止负外部性发生,如设立环境税、制定排放标准等,以保护环境和公共利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对于传统金融而言,绿色金融具有正外部性,在促进企业环保责任、技术创新和经济转型中具有重要作用。金融机构在向企业提供环保理念的金融服务时,绿色金融将环境污染转化为企业治理的内在成本,这种模式激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环保措施,降低企业的环境风险和对环境的损害,从而促使企业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另一方面,发展绿色金融不仅为环保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降低生产成本,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有助于建立起经济与环保的良性互动机制,推动社会经济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第三章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分析....17

第一节综合指数的构建原则与方法................................17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17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17

第四章绿色金融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29

第一节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29

一、变量选取............................29

二、数据来源...............................30

第五章结论与政策建议........................49

第一节研究结论....................49

第二节政策建议...............................49

第四章绿色金融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一、变量选取

(一)被解释变量

经济高质量发展(HE):本文根据已有相关文献,借鉴学者的相关研究,根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概念内涵,从五大发展理念层面选取相关指标进行衡量,具体衡量指标与经济高质量的综合指数见第三章。

(二)解释变量

绿色金融(GF):本文从绿色信贷、碳金融等五个层面构建绿色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同样利用熵值法测算每个指标的权重与综合指数,时间跨度为2011年-2021年。

(三)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是在研究中需要控制或者持续观察的因素。为了控制其它变量造成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差异,保证研究结果更准确和客观,本文选择四个控制变量。具体如下:

人力资本(H):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所具备的技能、知识和教育水平,它可以被看作是经济增长的第二大推动力。从直接作用上看,人力资本越高说明劳动者拥有更高的技能和知识,能够有效应对复杂的生产和经营环境。人力资本能够增加工人的边际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发展,受教育越高,生产者的效率就越高。从间接方面来看,人力资本具有溢出效应,人力资本的提升能够促进技术的传播,直接影响到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