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国际贸易论文格式、国际贸易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韩国在TPP/CPTPP和“一带一路”之间的选择——基GTAP模型的分析

日期:2021年05月24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284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5111536478295 论文字数:45655 所属栏目:国际贸易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韩国的选择所考量的国际政治、经贸关系,以及各种选择的正向推动和负面掣肘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 GTAP 模型模拟了 TPP/CPTPP 和“一带一路”的不同推进程度和韩国的不同选择方案,详细分析了各情景对经济总量、国民福利、进出口贸易等宏观方面和各产业产出方面的影响,从而判断韩国的策略选择。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韩国地处大国环伺的朝鲜半岛,是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出口导向是其经济的显著特点,根据韩国贸易协会、IMF、韩国统计厅数据,2017 年韩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 68.8%。韩国与其邻居中国、日本的经贸合作关系密切,中、日分别为其第一 、第三大贸易伙伴,由于美韩同盟关系及美国的经济体量,美国是其第二大贸易伙伴,韩国与中、美、日三国的双边贸易额占其贸易的 42.57%。

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亚太地区的经济和权力格局出现一系列复杂深刻的变革,加之 WTO 搁浅,各主要国家纷纷推动战略性区域经济合作。但由于政治诉求和经济利益不一致,中、美、日在亚太经贸合作上态度不一,选择并主导着不同的亚太经贸合作体系,角力亚太经贸合作的主导权。这其中,TPP/CPTPP 和“一带一路”是当前和未来的两种主要力量和路径。韩国在此间的抉择在所难免。

TPP/CPTPP①(Trans-Pacific Partnershi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以及Comprehensive Progressiv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全面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与“一带一路”是最受全球广泛关注的两个战略或倡议。TPP 最初由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提出,并于 2005 年签订协议。而后由于 2008年美国宣布加入而成为世界经贸舞台的主角,并被广泛视作美国重返亚太并且在政治经济上围堵中国、帮助其他国家降低对中国的依赖的战略手段。TPP 包含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措施,以及建立了一系列投资者-政府争端解决机制。原本 TPP 共有 12 个成员国,GDP 占全球总量的 37.28%(2018 年),而后美国于 2017 年 1 月 23 日正式退出 TPP,日本由此挑起了 CPTPP 的大梁。美韩同盟是韩国对外关系的基石,两国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都有很强联系,并且韩国在美韩同盟之间处于从属地位,但两国在韩国的敏感产业农业利益分歧较大。日本与韩国同在东北亚地区,同为美国盟友,二者在经贸方面主要表现为竞争关系,尤其在美国退出 TPP 后,日本挑起 CPTPP 大梁更进一步挤占了韩国的经贸生存空间和亚太地区主导权。尽管当前日韩关系跌至冰点,但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受利益驱动并非一成不变,CPTPP 依然是韩国的一个选项。

..............................


1.2 主要内容、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2.1 主要内容

基于韩国的主要国际政治关系梳理和经贸合作基础分析,本文采用 GTAP10.0 版对韩国在 TPP/CPTPP 和“一带一路”的不同推进程度下各种选择进行情景模拟,从经济总量、国民福利、进出口贸易表现、贸易条件等宏观层面以及产业层面观察韩国的各种选择对其自身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主要经济体产生的效应,并判断韩国的策略选择和给出中国的应对建议。

研究的具体安排如下:

第 1 章为绪论。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说明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及创新和不足。

第 2 章为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围绕研究主题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韩国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相关研究综述、韩国在 TPP/CPTPP 上的选择的相关研究综述、韩国在“一带一路”上的选择的相关研究综述,并最后进行总结性评论。由此,确定本文的研究目标和重点。

第 3 章为韩国国际政治与国际经贸关系的现状与特征分析。分析了韩国的国际政治关系格局、主要贸易伙伴以及贸易产品结构,进而考察韩国与TPP/CPTPP 及“一带一路”主要成员的合作关系。

第 4 章为韩国在 TPP/CPTPP 和“一带一路”之间的选择:国际经贸与政治分析。该部分从理论上对韩国的选择进行剖析和判断,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韩国的主要贸易关系,二是韩国与 TPP/CPTPP、“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竞合关系,三是韩国在 TPP/CPTPP 和“一带一路”之间选择的动因与阻碍。

第 5 章为韩国在 TPP 和“一带一路”之间的选择:基于 GTAP 模型的经济效应模拟。这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首先简要介绍 GTAP 模型,然后基于前文对韩国经贸关系的分析以及对 TPP/CPTPP、“一带一路”相关文献的分析,设定GTAP 模拟时所需的区域、部门划分以及韩国的各种选择所对应的关税冲击、非关税壁垒冲击、交通基础设施冲击,利用 GTAPAgg10.0 及相应的软件模拟其经济效应,最后深入分析模拟结果——各种情形下韩国、中国、美国、日本、TPP/CPTPP 成员国、“一带一路”国家、TPP/CPTPP 和“一带一路”的共同参与国以及世界上其他地区在 GDP、福利、进出口方面的变化,以及韩国的各产业部门的受损/受益情况,得出韩国在 TPP/CPTPP 和“一带一路”之间选择的主要结论。

第 6 章是结论及政策建议。总结全文,并对韩国的亚太经贸合作政策及中国推动韩国参与“一带一路”的政策提出建议。

............................


第 2 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1 韩国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相关研究综述

夹在两个强大的(powerful)邻国之间,韩国的地位被 Gu(1995)形容为“鲸鱼群中的小虾米(a shrimp among whales)”。韩国在战后时期(post-armisticeperiod)就开始积极寻求国际外交影响力以打破朝鲜战争带来的外交孤立(diplomatic isolation),并通过外交手段扩大韩国的贸易关系以取得后来“东亚四小龙”的地位,在整个过程中,韩国的安保、经济援助和外交支持全部仰仗于美国(Dennis Patterson & Jangsup Choi, 2018),尽管特朗普上台以来,美韩之间发生了一些列矛盾与分歧,如美韩 FTA 重谈、驻韩美军防卫费分担比例争议,但美韩同盟关系依旧是韩国对外关系的支柱。同时,文在寅上台以来一直竭力恢复与中国的关系,上任伊始即派团参加中国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积极寻求“半岛新经济地图”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董向荣和安波, 2019)。

(1)韩国对外贸易政策

韩国是世界上第五大出口国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国,2017 年韩国的对外贸易额高达 GDP 比重的 40.7%,对外贸易是其经济命脉和增长支柱(金英姬,2017)。同时,韩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经历了一系列调整演变:

1960 年代,韩国的贸易政策倾向于多边主义,而后经历 WTO 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丧失动力以及欧美各国加强区域主义的变化,1980 年代后期韩国开始偏向于地区主义的政策选择,20 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爆发,APEC 在危机时期表现出的胶着状态,欧盟的不断推进、NAFTA的成功和FTAA(Free TradeAgreementof theAmericas,美洲自由贸易区)的提出、中国和日本在双边 FTA 的主动出击等,迫使韩国政府认识到自身的贸易环境可能迅速恶化,由此转向双边主义(   ,2007)。

2005 年是韩国 FTA 政策的转折点,由原先的区域内(intra-regional)方向转变为区域外(extra-regional)方向,由迂回(detouring)战略转变为突破(breakthrough)战略,韩国在国际自贸协定竞争上寻求的身份由“后进者(latecomer)”变为“领跑者(forerunner)”——呈爆炸式增长的国际上跨区域FTA、停滞不前的东亚地区主义,以及通过 FTA 倒逼国内经济改革和贸易开放的需求,一同促进了韩国与区域外大型经济体的经贸合作①(Moon Don, 2010)。

................................


2.2 韩国在 TPP/CPTPP 上选择的相关研究综述

2017 年以前,奥巴马政府曾拉拢韩国加入 TPP,但韩国对此态度谨慎。此后,美国新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 TPP,日本由此成为 TPP-11,即 CPTPP 的主导国。日本与韩国同在东北亚,同是美国的同盟,日本认为韩国与其共有战略利益,通过各种机会试图强化”日美韩三边”中相对薄弱的”日韩”一边,但两国在领土争端、慰安妇等历史问题上始终没有达成一致,2019 年 7 月日韩双方还由此引发了限制贸易,韩国对日本在朝鲜半岛上是否怀有野心抱警惕态度,甚至明确表态日本不是韩国的同盟(李庆四和何霁赠,2017;周建仁和林一伦,2017;孟晓旭,2018)。在国际贸易领域,日韩两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两国科技产品技术水平较高、差距较小,在电子、汽车等领域已经形成”二虎相争”的局面(于洋,2018)。孙莹和徐柯(2018)采用出口产品相似性指数(ESI)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结合回归分析,对中韩两国对日本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整体竞争力与高技术九类产品的竞争力进行研究,发现韩国对日本出口的高技术产品整体具有比较优势但优势趋于减弱,竞争力趋于下降。

图 3.1 韩国对驻韩美军防卫费分担金额(2009-2019 年)

图 3.1 韩国对驻韩美军防卫费分担金额(2009-2019 年)

...................................


第 3 章 韩国国际政治与经贸关系的现状与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