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本文立足 D 市市委党校的校情以及 D 市市情,对 D 市市委党校有关干部培训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完善措施。(1)党校是党的特殊学校,与其他培训机构具有本质上的区别,D 市市委党校为了扩大知名度除了市委组织部及上级党校委派的主体班以外,各种企事业单位的会议、食宿班次都接,使得名誉度受损。除此之外,学员管理工作不规范、各培训部门之间配合不紧密、缺少有效的培训评估制度、培训内容设计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等都是D 市市委党校在培训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导致了委培单位及学员对培训管理工作不满意情况的发生。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2017 年 10 月 18 日-10 月 24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发言,报告当中多次提到了有关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尤其针对党员干部的理论武装、党性教育、专业化能力培训等方面做出要求。报告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党校是党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领导干部的主阵地,是巩固执政党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基地[1]。2018 年 11 月,中共中央印发了《2018-2022 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指出:干部教育培训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D 市市委党校作为 D 市宣传党和国家主要政治思想的主阵地,自 2011 年搬迁至新校区以来,逐步扩大教育培训规模,专门成立了对外培训处,开始承接除主体培训班次以外的教育培训班以及各大中小型会议等,现已成为 D 市对省内外宣传 D 市精神的主要窗口。如何在我国大力发展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大背景下,发挥 D 市市委党校的作用,做好干部教育的培训及管理工作,成为摆在 D 市市委党校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结合当前国内外针对党员干部、公务人员的培训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比较先进的培训管理方法。再通过对当前 D 市市委党校的培训管理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 D 市市委党校在培训管理质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校内各职能部门间的沟通以及教学反馈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不足。通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针对D 市市委党校在干部培训的理念、师资队伍的培养及管理、制度保障、学员的课前课中及课后跟踪管理等诸多方面内容提出完善培训管理方面的建议,切实提高 D 市市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科学水平,突出党校培养党员领导干部的主阵地作用,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理想信念以及宗旨意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1.2.2 研究意义
《2010-2020 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中指出:要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2]。但在现实工作当中,仍然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党员干部在党性修养、工作经验以及思想意识方面不能够适应新时代对党员干部的要求,这就需要发挥党校的积极作用。本文对 D 市市委党校对干部教育的培训管理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并从培训管理现状入手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适合 D 市市委党校实际情况的完善其培训管理的对策建议,为 D 市市委党校制定培训管理改进方案提供参考,促进其提高培训管理效率,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培训质量,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党校研究和完善培训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因此本文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
..........................
第 2 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党校干部培训的相关概念
2.1.1 党校
党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重要部门。中国共产党的各级党校在各级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培训党的领导干部。党校的办学方针是在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导下,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为中心,不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培训出一大批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德才兼备的党员干部[28],各级党校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各级党委的要求,轮训各级党员干部,其中还包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29]。
2.1.2 干部
“干部”一词源于法语 Cadre,本义是“骨骼”,引申为在军队、国家机关和公共团体中起骨干作用的人员。“干部”一词最早在我国出现是在二十世纪初期,1922 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此次大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在党章中第一次规范地使用了“干部”一词。这里的“干部”主要是指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军队、人民团体、科学、文化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中担任一定公职的人员[30]。1982 年 9 月 1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修改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改后的党章指出:“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这是对我国干部本质特征所做出的科学概括,也是区别于任何剥削阶段官吏的根本标志。
2.1.3 培训
培训是教育的一种,但与传统的教育相比,培训更加注重培训对象的针对性以及培训结果的实效性。一般来说,培训就是一种由具体机构或者组织实施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学习,通过培训提高参与培训人员的知识水平、思想觉悟、工作能力以及技术含量等,以达到为组织或企业带来更大价值的目的[31]。
.............................
2.2 干部培训的相关理论
2.2.1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在 1960 年召开的美国经济学年会上提出来的。西奥多·W·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最核心的是要提高人口质量,而之所以要重视对教育的投入,是因为教育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技术知识程度低的人力的产出明显低于技术知识程度高的人力。因此,必须加强人力资本的投资,对人进行必要的培训至关重要。
2.2.2 人本主义需求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克莱顿·阿尔德佛 1969 年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这种人本主义需求理论被称为 ERG 理论,ERG 理论区别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更加贴合实际。克莱顿·阿尔德佛认为,个体的需要是以层次排列的,但只包括三层:一是生存需要;二是相互关系需要;三是成长发展需要。他认为多种需要是可以同时存在的,高层次的需要不以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为前提[32]。
............................
第 3 章 D 市市委党校干部培训管理现状............................ 14
3.1 D 市市委党校概况及主要部门介绍.......................14
3.1.1 D 市市委党校概况...................................14
3.1.2 教务处............................. 14
第 4 章 D 市市委党校干部培训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0
4.1 D 市市委党校干部培训管理情况的问卷调查........................20
4.1.1 问卷设计............................ 20
4.1.2 调查实施.....................21
第 5 章 完善 D 市市委党校干部培训管理的对策建议..................... 31
5.1 树立特色干部培训理念做好干部培训工作....................... 31
5.1.1 树立特色干部培训理念..................................31
5.1.2 坚持党校培训工作的根本原则............................32
第 5 章 完善 D 市市委党校干部培训管理的对策建议
5.1 树立特色干部培训理念
做好干部培训工作党校的最主要工作就是做好党员干部的培训工作,这就要求党校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干部培训理念、明确党校的主要工作任务,认真开展干部培训工作。
5.1.1 树立特色干部培训理念办学理念
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具有指导性意义。现阶段各地市党校大多还是集中在传统的针对党和国家的时政方针和新的会议思想的解读,D 市党校应在坚持“党校姓党”原则的大前提下,结合本地特有的“D 市精神”,从服务党和国家干部培训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地方发展、突出地方特色同时具有实效性的干部培训理念。
(1)以人为本
树立以人为本的干部培训理念就是要在干部培训的过程中,站在学员的角度出发,强调对人的尊重,发挥培训的目的,通过培训来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学员的全面发展和全方位发展。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要遵循重视学员需求、以激励为主要手段、以提升个人能力为主要目的进行培训,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的学习环境,在解放思想的同时注重实事求是,采用最适合学员的培训方式达到培训目的。
(2)服务地方发展
党校的干部培训工作不能只局限于理论培训,要突出科学发展主题,适应不同地区具体情况,做到思想培训指导实际工作。特别是 D 市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城市的转型发展是今后一段较长时间内的主要工作任务,那么如何做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就是 D 市党员干部面临的重要课题,如何通过党校培训,解决地方发展的实际问题是培训工作的最终目的。所以党校的干部培训工作要做到紧跟时代步伐,引领党员干部知识结构的及时更新,大力培养一支能够切实服务地方发展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