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3 章 BM 公司 HRBP 管理模式现状............................ 15
3.1 BM 公司简介.................................... 15
3.1.1 公司简介.....................................15
3.1.2 前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15
第 4 章 BM 公司 HRBP 管理模式现存问题与成因分析....................... 24
4.1 BM 公司 HRBP 管理模式现存问题........................... 24
4.1.1 HRBP 角色定位不清.........................................24
4.1.2 胜任力模型未系统成型...................................24
第 5 章 BM 公司 HRBP 管理模式提升策略.................................... 33
5.1 建立共生型三角平衡关系............................... 33
5.1.1 重塑 HRBP 雇佣关系理念.................................33
5.1.2 重构 BM 公司的三支柱格局...................................34
第 5 章 BM 公司 HRBP 管理模式提升策略
5.1 建立共生型三角平衡关系
5.1.1 重塑 HRBP 雇佣关系理念
重构 BM 公司的三支柱格局要求打破雇佣制的禁锢,提出变“为老板打工”为“为自己打工”的新型 HRBP 雇佣关系理念,推动雇佣制向合伙制转变,建立过去由“所有者驱动”转变为“团队驱动”的新驱动体系,推行“自由的自由人与资源深度联合”的动态管理合作制度,颠覆传统金字塔科层架构,加深企业与“利益相关者”深度关联与合作互动,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生模式,从而保障人与组织、资源的三角平衡关系。
一方面,企业不再仅仅是雇主,而是存储、衍生和整合资源的云平台及管家,是商业赋能作训教练/导师或商业“大学”校长,是动态、开放的内部创业者孵化和教育平台,更是为企业 BP 提供稳定的平台化商业环境及云端资源链条保障的云平台资源管家,强调将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进程中“事”“人”“知识”的中心迁移到“资源”。企业逐渐开始承担知识、人才和资源等核心生产力大融合的资源池的云端角色,并以云端平台的形式吞吐云资源池数据,从而根据市场的变化来选择重组或革新资源池的资源,以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驱动力。未来企业对资源的优势整合配置与革新的能力或将成为新时代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BP 不再仅仅是雇员,更是自由的内部企业合伙人、企业内创客、战略资源链条的创造者、未来型业务用户,每个 BP 都是CEO,每个 BP 都是在开放的企业平台上开发自己的项目王国或经营一家名叫“自己”的公司。
...........................
结论
本研究以 BM 公司为背景,结合时代背景及当前备受推崇的三支柱模式和四角色模型,通过对 BM 公司的 HRBP 管理模式现状进行分析及相关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结论:
(1)打造以创客化内部事业合伙人的新型 BP 植根于企业内部,重塑了HRBP 与企业共创、共担、共享的新型 HRBP 事业合伙关系,建立人、组织与资源互联共生的新三角平衡关系;
(2)结合 BM 公司将原三支柱格局加入创客思维、事业型人才特质、战略思维、共生组织价值观,重构为以平台中心(PSSC)、专家中心(SCOE)、EBP中心(EBP)为组合的新三支柱格局;
(3)糅合内部事业合伙机制、创客精神及共生价值观,塑造以创客化内部事业合伙人的新型 BP 植根于企业内部,确立企业内生型事业合作伙伴(EBP)新角色,并对新角色给予命名并加以定义;
(4)重新对 BM 公司的新型 HRBP 三中心划分出 HRM 专家、平台服务管家、战略合作伙伴、企业微创客、变革推动者五层角色,并以此确立了 BM 公司的新型 HRBP 核心胜任素质模型。
由于时间和能力有限,本文部分问题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分析及探究。如 BM 公司的 HRBP 重构尚处于初始阶段,各方面都不尽完善,尤其 HRBP 的绩效体系及专业培训体系尚不健全。虽然当前的伙伴中心总体素质大幅上升,但伙伴中心乃至专家中心的 BP 专业性及灵活性均处于同步学习阶段,二者的 BP专业性均尚需进行系统性渗透。一切困惑都来源于未知,BP 团队到底能发挥多大的效能、如何检验重构 HRBP 管理模式的科学性、伙伴 KPI 如何量化、如何有效结合 EBP 开展工作、如何实现 EBP 的循环赋能、如何结合创客和合伙人的优势开展 BP 战略人才梯队计划等难题对于 BM 公司来说依然是一团需要拨开的迷雾。BM 公司乃至各行各业都依然需要耐心等待 BP 团队在未来实践中通过实践成效来告诉大家 BP 的价值在哪里。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