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格式、初中英语教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赏识教育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应用研究—以黑龙江省桦南县土龙山中学为例

日期:2021年05月19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353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5081402064800 论文字数:39556 所属栏目: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初中英语教学论文,笔者尝试把赏识教育理念渗透在农村初中英语的教学中,虽然不太成熟,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所以以这个研究方向撰写本文。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笔者查阅了许多有关书籍,仔细查阅了很多资料。由于笔者的水平和能力有限,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赏识教育在农村初中的运用的分析也不够深入,研究的对象只局限于笔者所在学校的部分学生,其它地区、学校的学生是否适用赏识教育未可知。其次理论挖掘不够深入。在未来的教育及研究中,笔者将继续完善赏识教育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继续搜集相关资料,推动农村赏识教育的进一步的研究。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新课程改革通过教育人十五年来的坚持不懈,让 21 世纪教育改革之路登上了新的台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教育形式和教学理念也正发生着改变。新教育理念的领头人们不断尝试,试图寻求符合当前中国国情的新的教育观。先进的教育技术以及科学的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广大教育学者自上个世纪 90 年代开始,就围绕中小学以及高职中专大学等各个学段开展了对赏识教育的实用性研究。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赏识教育将更有力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对教育改革而言,这项研究的意义深远且重大。对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与具体学科相结合的研究,可以促进赏识教育的进一步完善。为了保证学生身心在正常健康的轨道上有序发展,教师应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充分合理地赏识学生,坚持结合多种教育评价方式。而如今赏识教育理念越来越被更多人接受并应用到具体实践中,研究的趋势和范围也在逐年扩大,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自师范学校毕业后,本人于 2016 年通过特岗考入土龙山中学任教,三年来一直在一线教学,后期从事学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由于所在的这个中学位于一个乡镇,与之前实习的市区学校不同,无论是学校的硬件设施以及环境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其次由于信息的闭塞以及当地教师鲜有机会外出学习,其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仍保持早先保守老旧的方式。另外当地家庭主要以种植业为生,教育意识薄弱,文化程度不高。有的学生甚至是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属暂时照顾,还有学生孤零零一人寄宿在学生宿舍。家庭情况的复杂就使得家长在与学校配合方面也面临诸多难题。此外我还意识到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总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家长忽视孩子的学习管理导致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薄弱,接触新的知识有一定困难,存在畏难情绪,成绩偏低。二是学生对学校平时常规的教学管理存在的抵触情绪。还有少数学生在学校里混日子,打架斗殴,不遵守纪律,对抗管理,有时间就到网吧玩游戏。期间我一直在思考,这些学生为什么会自甘堕落?深入分析,原因有主观也有客观的,但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缺乏来自别人鼓励的声音,从而自暴自弃。这个心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英语。本文的目的也是为了深度调查分析这一问题,探索一条农村教育的改革之路。

农村教育总是伴随着财政、设施、师资等各种困难。近几年来优质的教育资源、生源、优秀的师资纷纷流入市区县,这使得各方面条件都差强人意的农村学校难以留住好教师的问题愈发严重,教学质量大不如前。中央对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强调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将改善基本办学条件,进行统一科学的标准化建设,提升教育质量,缩小城乡资源配置差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成为教育改革的重心,确保每个学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工作者要更新观念,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顺应时代潮流和教育形式将新课标要求贯彻到教学中、将赏识教育理念融入情感中,让学生在高质量、个性化教育的环境中,成为乡村教育的“源头活水”。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赏识教育的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世界范围内对于赏识教育的发展开始于 20 世纪下半叶,国外的教育家思想家经过反复试验并验证,深透研究之后从而总结出成功的教育方法。呼吁教育者应更加重视如何培养兴趣、树立学习者学习信心的理论思想。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在许多国家多次实施,体现了对如何使学习者学会学习、喜欢上学习的高度重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经通过一个实验证实了,没有得到赞赏和夸奖的人,能力难以有效发挥出来,但受到赞赏之后,能够迅速提升其能力,迅速提升至原来的3-4 倍。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性最深层的愿望就是得到别人的欣赏,这也是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的原因。

著名教育家、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先行者夸美纽斯在其伟大的著作《大教学论》中提到,学校教育必须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好的学校教育之下学生会被一种无法抵抗的吸引力,吸引他们去学习。如果学生不想学习,只能是老师的错。18 世纪以后,卢梭、卡尔·维特、约翰·杜威、赫伯特·斯宾塞、苏霍姆林斯基等资产阶级教育家从各自的教育观出发,揭示了教育艺术的本质。教育的关键不是传授技能,而是激发和激励。

卢梭是法国十八世纪最杰出的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他主张,教育者应尊重学生原有的特性和与生俱来的天性。每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是一张纯洁无瑕的白纸,只有运用充满爱的赏识教育去灌溉孩子的心田,孩子才会健康茁壮的成长。

杜威强调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合理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力所能及为学生提供发展的条件和空间,促进学生合理有序得朝着更高的目标奋斗。

苏霍姆林斯基则针对教师评价学生提出了几点建设性要求:第一,评分标准应全面,拒绝单一的评价成绩,忽略学生的道德品质等方面。第二,重视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并应及时有效地评价和反馈。第三,在学生掌握已学知识之后,再进行相对应的评价。第四,评分应结合学生的努力程度综合考量。

..........................


2.2 目前国内初中英语教学的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英语教学的研究自 90 年代以来日益增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很多方面都有了新的进展与突破,研究硕果累累。其主要表现有:首先,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在外语教学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改良,从原来注重学生成绩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强调学生综合发展的素质教育;其次,强化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教学的主体转变为所有学生;再者,注重培养学生对于外语听说读写的综合学习能力。近十年来,我国外语教学理论有两大发展趋向:一是从以传统语法为理论基础的教学向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理论基础的教学过渡,二是传统教育的以教师为主体开始转变成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杨敏,2005)。通过检索文献资料可以发现,第一篇内容关于赏识教育的期刊出现在 1986 年。学者们对赏识教育的研究由 2000 年以后逐年递增,从 2005 年开始进入喷井期。内容由早期对家庭教育的研究演变到研究学校的课堂教学和管理。很多教育者在课堂中应用赏识教育,采取切实有效的鼓励方法,激励学生主动讲英语。课后思考如何去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取得明显成效。

在知网检索“赏识英语”关键字,检索共计 3099 篇相关资料文献。以“初中英语教学”和“赏识教育”为关键字,检索到 17 篇相关的文献期刊其中包含 5篇硕士论文。最新的一篇是信阳师范学院的林亚丽于 2016 年写的《赏识教育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及 2015 年华中师范大学窦昕的《赏识教育在农村初中英语教育中的应用》、赣南师范学院范建红的《赏识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赣南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为例》等,更加详细的研究了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应用。通过检索的相关文献的数量以及内容不难看出:随着中国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内对于赏识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赏识教育理论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宽,内涵越来越丰富。但当前对于赏识教育的研究中,针对农村初中英语课堂的应用研究成果还比较少,所以仍需要广大学者不断的探究。

表 4-6 对照班前测、后测配对样本 t 检验

...............................


第三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8

3.1 关于赏识教育的界定................................. 8

3.2 赏识教育的内涵、本质、特征................................. 9

第四章 研究设计............................... 14

4.1 研究问题..................... 14

4.2 研究对象.............................. 14

第五章 研究策略................................... 37

5.1 实施的目标........................... 37

5.1.1 学生层面目标............................ 37

5.1.2 教师层面目标................................... 37


第五章 研究策略


5.1 实施的目标

5.1.1 学生层面目标

本篇文章重点以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通过科学合理地运用赏识教育的理念,结合当前农村学校的初中生的心理发展,让学生对学习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根本目的。

5.1.2 教师层面目标

摒弃传统英语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理念,结合新时代英语教育的课改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构建新型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育的使命感,用多种方式优化英语教学,最后达成素质教育对教学效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