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基金当期赎回率为 OUTt,当期赎回份额为 SELLt,上期基金总份额为 TSt-1。则基金当期赎回率公式为:OUTt=SELLt/TSt-1,即:赎回率=当期赎回份额/上期总份额假设基金当期申购率为 INt,当期申购份额为 BUYt,上期基金总份额为 TSt-1。则基金当期申购率公式为:INt=BUYt/TSt-1,即:赎回率=当期申购份额/上期总份额假设 NFt为基金当期净赎回率,则当期净赎回率公式为:NFt=OUTt-INt。所得结果若为负数,则基金当期发生了净赎回;若结果正数,则基金当期发生了净申购。考虑到我国个人投资者的特殊性,本文将基金净赎回率乘以个人投资者持有比率,作为新增的被解释变量:个人投资者当期净赎回率,即 NR-indt。
第五章 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本文结论
笔者选取 2013 年第三季度至 2019 年第一季度共 23 个季度的股票型开放式基金 251 支,债券型开放式基金 165 支,通过实证研究,运用 Eviews8.0、Excel等软件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建立回归模型,通过稳健性检验,最终得到结论如下:
(1)对于股票型开放式基金而言,由于个人投资者占比大,而个人投资者更容易受心理账户、处置效应、前景理论、羊群效应等影响,这使得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赎回机制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赎回异象的发生。
(2)对于债券型开放式基金而言,总体看来,债券型开放式基金个人投资者比例比股票型开放式基金要小,且债券型开放式基金的风险相较股票型开放式基金而言更小,因此投资者不容易受到恐慌情绪、趋避风险的心理因素影响而忽视手头上的有用信息,能够以更理性的态度、从更全面的角度进行投资决策,总体看来债券型开放式基金并不存在赎回异象。而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必要的投资信息和投资知识,在基金业绩上升时,个人投资者的净赎回率反而增加。因此债券型基金个人投资者存在赎回异象。
(3)基金分红频率对基金赎回的影响不大,但基金分红额与基金净赎回率呈反相关关系,即分红额越多,基金净赎回率越低。这是因为基金分红满足了基金投资者“落袋为安”的心理,也展现了基金经理的管理自信。
(3)基金规模对基金赎回率的影响较为显著,过大的基金规模反而容易导致净赎回。这可能是因为,基金规模过大,基金经理人需要多倍的精力管理操作基金,不容易让所管理的基金实现良好的业绩表现。
(4)在证券市场表现好时,个人投资者对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净赎回率上升,但对债券型开放式基金的净赎回率会下降。这可能是因为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标的物股票同股票型开放式基金有一个替代作用,即投资者会选择赎回股票型开放式基金,转而购买表现更好的股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