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广播电视论文格式、广播电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经营模式探讨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703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1309041150026469 论文字数:36850 所属栏目:广播电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现实背景


近年来,出现了这样一批新的媒体,如手机报纸、网络电视、网络广-播、个人博客、车载电视、楼宇电视等,它们被人们称为"新媒体"。 a然新媒体存在的时间不太长,但却发展迅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新媒体已经接进了报纸、广播和电视用数十年、上百年才拥有的受众群体,它们正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新媒体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和习惯,人们利用新媒体可以随时随地扑捉和交流信息,极大地增强了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的市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根据艾瑞市场咨询的数据表明,2010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321.2亿。中国有很好的宽频基础设施,互联网广告潜力巨大,市场份额将会上升好几倍,而这些市场份额将会从目前的传统媒体手中抢夺[2]。此外,新媒体较之传统媒体相比较己经成为传媒业^点投资领域。根据有关机构对手机广告监测数据表明,中国目前手机用户迫近10亿人关,3G用户占14%; 2006年,全球手机移动广告花费规模己经达到15.41亿美元,2011年已达到138.62亿美元[31。业界人士认为,手机媒体有望成未来最大投资热点之一。


1.1.2理论背景


近年来,新媒体发展持续快速推进,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给社会生活的众多方面都带来了影响和冲击。面对新媒体这样的新生事物,学者们都在积极的对其做着探索性的研究。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对新媒体的讨论多是管理实践者们的经验性的讨论,学术界内学者们对新媒体实证研究几乎是空白。对新媒体的关注,较多的文献是对新媒体进行概念的界定;其次,是人们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展开的论述,尤其是新媒体对广播电视媒体的影响及广播电视传媒业对策研究;此外,还有学者开始尝试探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媒体的经营和管理问题,例如在新媒体情境下,陈皆平(2005)对广播电视媒体的品牌建设进行了分析,而周洪(2011)和杨济如(2011)则探讨了广播电视传媒的人力资源建设问题。关于广播电视传媒业经营模式的研究一直以来是管理实践者们和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但囿于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业体制上的一些特殊性,对于其经营模式的探索也遵循着特有的路径,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2研究目的和内容


通过上述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在理论上,广播电视传媒业经营模式是经营模式研究领域里一个重要分支,在新媒体环境中尚有许多研究空白;在实践上,对于回答如何构建新媒体影响下广播电视传媒业经营模式相关问题,将会为广播电视传媒业的经营和管理者提供必要依据。因此,本文试图依据经营模式构建理论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目前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媒体经营模式的发展变化,最终目的是要构建新媒体影响下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业经营模式。本文的内容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提出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和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对传媒和企业经营模式的概念、分类等相关内容进行了回顾;第三章对新媒体环境下,国内外广播电视传媒业的经营模式的现状作出了描述,并比较归纳了差异点;第四章是构建了新媒体影响下的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业经营模式,其中包括构建经营模式的原则、路径选择和实施保障;最后一部分是论文的结论。以上研究内容遵循研究流程如图1.1所示。


第2章相关理论综述


2.1传媒、传媒业与广播电视传媒业


2.1.1传媒


(1) 传媒的定义传媒,就是传播各种信息的媒体。传播媒体或称"传媒"、"媒体"或"媒介",指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i9j。(2) 传媒的分类根据大众参与的主观能动性,需要大众被动接受的传媒可以称为传统传媒,如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等是人们被动接受传媒信息的途径;相反地,如果大众可以依照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己参与的传媒则称为现代传媒,如,手机、个人电脑、互联网等,人们通过触摸屏幕或点击鼠标就可以随时获得所需服务或信息。


2.1.2传媒业


根据产业经济学对产业的定义: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产品和劳务的生产经营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和系统。如今,产业包括生产领域的活动、流通领域的活动、物质资料部门的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也包括非物质资料部门(信息、知识等)的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按照产业的定义,传媒业是指与传媒相关的产业门类。传媒业又称媒介产业、媒体产业或传播产业,传媒业的提法产生于国外,后逐渐被其他国家接受,具体含义中外学者表述并不统一。有的认为传媒业是由传播媒介等信息传播行业组成的群体;有的认为是生产、提供传媒产品以满足人们精深生活需要的经营性活动;有的认为是媒介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经济体现,只有推向市场的才是传媒业,否则就是传媒事业。广义的传媒业是指与传播活动相关的所有组织的企业经济活动的总和,狭义的传媒业是指除政府传媒管理部门以外的各类媒体以及为媒体生产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组织、机构。一般意义上的传媒业是指狭义的传媒业。


2. 2新媒体


2. 2.1新媒体的定义和特点

关于新媒体的定义,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总体来说,对于新媒体的定义需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但值得一提的是,新出现的媒体并不一定是新媒体;其次,新媒体是在新的数字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发送和接受设备终端,向用户提供传媒信息;第三,新媒体的传播是高度互动的,而非传统媒体的线性方式;最后,新媒体的传输内容是复合多元化的。那么,本研究对新媒体做出如下定义: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基于数字技术的,具有高度互动性,传输多元复合信息的媒体。

2. 2. 2新媒体的几种形式


(1)甲4几媒体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国内外手机的使用率和普及率大幅度提高,作为通讯工具的手机现如今已功能已经大大超越了其单纯的通讯功能,成为了--种新兴媒体,进一步满足了人们越来越高的信息获取要求。目前,手机的媒体性功能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手机与互联网的结合,也就是手机上网;二是新闻媒体组织通过手机为广大消费者开通的手机报;还有一个就是手机电视,可以在手机上实现观看电视的功能。手机媒体受众面很大,及时性强,并且交互性突出,其发展方兴未艾,这样一个信息服务平台将会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应用潜力不可限量。(2) IPTV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一般是指通过互联网络,特别是宽带互联网络传播视频节目的服务形式,是一种崭新技术。IPTV很好地适应了当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态势,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IPTV的用户接受服务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个人电脑;二是通过网络机顶盒+电视机;三是移动终端,如iPhone、 iPad等。IPTV的用户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收视节目内容,在未来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交互性是IPTV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人们愿意使用它的重要因素。


第2章相关理论综述...........7

2.1传媒、传媒业与广播电视传媒业...........7
2.1.1传媒...........7
2.1.2传媒业...........7
第3章广播电视传媒业经营模式现状分析...........18
3.1新媒体对广播电视传媒业的影响...........18
3.1.1广告受到影响...........18
3.1.2地位受到影响...........18
第4章广播电视传媒业经营模式...........34
4.1明确广播电视传媒企业宗旨...........34
4.1.1符合发展总体规划...........34


结论


对于广播电视传媒业來说,在新媒体吋代,选择IH确的经营模式,就是在选择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赢利模式,没有明确的经营模式,就无法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正确经营模式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企业决策行为,一旦确定了某一种经营模式,企业的所有资源配置都必须要为该经营模式的执行而服务。通过前面的分析和论述,本研究建议: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业经营模式应该选择以"信息服务型+多元化经营型+技术领先的差异化型"为一体的综合型经营模式。这是在对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业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最具有优势的经营模式。它不但可以保证让广播电视传媒业积极应对新媒体的冲击,也可以使其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I]郑涵.当代西方广播电视体制商业模式研究[J].上海人学学报,2002, 4: 80-83.

[2] 喻国明.传媒产业经营模式的转型[J].当代传播.2004. 4: 1.

[3]江作苏.建传媒新平台创立经营新模式[J].新闻前哨.2007, 9: 11-12.

[4]李焰.新媒体格局中广播电视的对策[J].卢屏世界,2010, 6: 31-32.
[5]曹娜.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媒体与传统广描电视的舆论竞争[J].群文天地,2011, 18: 198.
[6]陈皆平.论新媒体背景下的广播电视品牌假设[J].视听纵横,2005, 4: 33-35.
[7]周洪.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屯视人力资源培养战略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 4: 74-76.

[8]杨济如.浅谈广播电视事业与新时代媒体人[J].大舞台,2011, 11: 172.

[9]彭永斌,姜太,刘涌泉.中国传媒产业经营基本模式及政策取向[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