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延伸法学毕业生的就业路径。
(二)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就业指导法学毕业生应改变只有进入公检法机关才是“专业对口”的狭窄的就业观念。实际上,法治社会的发展使得各行各业都非常需要法律人才,而法律专业学生本身一般都具备良好的文科功底,可以将就业渠道向非传统领域扩散。根据统计,2006年吸收法学毕业生的行业和领域除了国家机关外,金融单位、高校、事业单位、企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也较大。[5]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辅导。盲目的就业心理是求职困难的原因之一。毕业生对自己喜欢什么、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应当有明确的目标,盲目从众的心态,只会使毕业生找不到就业出路。对此,高校就业指导应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开始,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使大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我、了解社会、了解职业生活,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