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论文栏目提供最新产业经济论文格式、产业经济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产业结构对流动人口收入水平及分配的影响

日期:2021年03月04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069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2211455224459 论文字数:32522 所属栏目:产业经济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产业经济论文,本文结合宏微观数据研究我国产业结构对流动人口收入水平及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加入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等个体特征变量和城市人均 GDP、城市失业率、城市工业总产值、城市金融发展效率、城市人口密度等城市控制变量后,产业结构对收入水平呈现显著稳健的正向影响。但产业结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有偏的。具体变现为:产业结构对高技能人群收入的影响大于低技能人群收入的影响;产业结构对不同行业劳动者收入影响不同,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大于传统产业的影响。最后,本文探讨了失业率和人口密度的中介效应,发现城市产业结构可通过降低失业率和增加人口密度来增加流动人口收入的内在影响机制。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有着明显的变化,第一、二、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由 1978 年的 28.2∶47.9∶23.9 变为 2017年的 7.9∶40.5∶51.6。中国经济正在实现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转变。2014年我国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理念,今后国家将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5 年我国又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使得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成为我国改革目标之一。2017 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党十九大的召开均提出了要加快升级我国的产业结构,以供给侧改革为主导来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这对于我国产业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产业的跨行业、跨地区深度融合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促进劳动力流向工资水平更高的岗位,提高了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流动人口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简称《报告》)显示,2017 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为 2.45 亿左右,且近几年一直保持在较为稳定的规模,可以说,大规模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因素。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产业结构正在实现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优化转变,由此造成的产业结构升级使得第二产业流动人口的就业比例降低,而提高了第三产业的流动人口的就业比例。流动人口是我国当前劳动力的主力军,其中大多数为农民工。他们工作技能和学习能力有限,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产业结构升级对于他们收入的影响是我们所必须关注的。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了新型产业的发展,给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吸引劳动力流向工资水平更高的岗位,使得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此外,《报告》还指出,从消除价格因素的实际收入来看,流动人口人均月收入从 2011年的 2535 元增长到 2016 年的 4503 元。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流动人口的收入得到了提高,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生活的质量,增加幸福感与满足感,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1.2 文献综述

1.2.1 流动人口成因探析

流动人口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人口流动现象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国外最早对流动人口进行规律性的研究是英国学者 Ravenstein 在十九世界提出的人口迁移理论,他将社会中的人口迁移总结为以下几条规律:1、迁移数量是与距离成负相关的,即人们会更愿意迁往一个离自己更近的商业中心城市城市,迁移行动以短距离为主;2、迁移行动是阶段性。对城市来说,首先是城市周围的乡村居民搬迁过来,然后是更远地方的乡村搬到城市周围的乡村地区;3、迁移与逆迁移是同时存在的。也就是说,在农村迁移到城市的同时,也会有城市迁移到农村的人群,但净迁移通常是农村到城市;4、女性在短距离迁移中会占据一定的优势;5、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迁移;6、人们迁移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向往当地更加有利的经济条件[1]。学者们在以此为基础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美国学者 Everett(1966)提出了“推拉”理论,人们迁移必定是受到“推力”和“拉力”的共同作用。“推力”是指迁出地存在的消极因素,推动人们迁出;“拉力”则是指迁入地的积极因素,吸引渴望改变自身生活的人们迁入到此地[2]。此外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个人因素中的年龄与性别等影响着人们的迁移,宗教信仰和地理位置也起到重要的作用。Stark(1991)在对全球范围的迁移行动研究后,得出结论:人口流动最根本的原因是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3]。

改革开放以前,受我国户籍制度的影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受到层层阻碍。刘传江(2009)将人口流动总结为三个阶段: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和融入城市。在农村向城市迁移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便是户籍问题,即要把农村户籍换成城市户籍;其次,要想真正地融入城市,还需要解决住房、就业及教育等一系列社会福利和政策的阻碍[4]。因此,这大大阻碍了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故将此次研究对象定为改革开放之后的我国人口流动。

........................


第二章 产业结构影响流动人口收入及分配的理论机制


2.1 配第—克拉克定理

配第—克拉克定理最早是由 17 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提出。他发现在当时的欧洲国家中,荷兰的人均收入水平要高于其他欧洲国家。于是,他便想要了解其中的原因,在经过一系列调查后,发现是由于当时荷兰的海外贸易业特别发达,大部分人从事收入水平较高的商业和制造业所致。而当时的英国也存在这样的社会现象,从事海外贸易的人收入远高于普通农民。于是他提出,劳动力会选择从事相应收入水平较高的行业。在各行业中,工业的行业收入高于农业,而商业又高于工业,所以劳动力会先从农业转移到工业,再由工业转移到商业。

20 世纪 4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配第的基础上,依据当时已有三大产业分类法,提出观点: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劳动力会从第一产业依次转移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换句话说,对于发展中的国家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比重会下降,第一产业的发展会逐渐衰落,而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人数比重则会逐渐上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将会成为国家的主导产业。

由此看出,产业结构升级影响了劳动力的就业情况,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们往往会选择转移到工资水平较高的行业。行业间的工资差异是导致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因素,这就促使了劳动力从收入水平较低的第一产业转移至收入水平较高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而也促进了劳动力区域间和行业间的转移。

......................


2.2 库兹涅茨定理、库兹涅茨曲线与逆库兹涅茨现象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库兹涅茨定理:1、农业收入占整体国民收入的比重和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整体劳动力的比重会逐渐下降。2、工业收入占整体国民收入的比重基本保持上升的趋势,但是从事工业的劳动力占整体劳动力的比重则会保持不变或者小幅上升。3、服务业收入占整体国民收入的比重和从事服务业的劳动力占整体劳动力的比重会逐渐上升。

另外,库兹涅茨还发现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提出了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库兹涅茨认为,随着经济发展而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会影响着社会上的收入分配。在经济发展初期,社会上收入差距会随着经济发展而拉大。然后,在经历收入差距变化不大的时期,到经济完全发展时期,收入差距会逐渐缩小。

然而,有学者发现在劳动力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过程中,劳动生产率可能会下降,即在产业结构升级出现逆库兹涅茨现象。我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认为这种逆库兹涅茨现象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在我国由于户籍制度改革不完善,我国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工作不能享受到平等的社会福利待遇。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等保障的缺失,会使得他们在仍有劳动能力的年纪就选择返乡。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他们在家乡很难找到在城市所从事的工作,大部分人只能从事农业。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回归到第一产业,这就导致了生产效率的降低,阻碍了经济的长期发展。农民工返乡是典型的逆库兹涅茨现象。

图 3.1 1952-1977 年三大产业产值占 GDP 比重的趋势图

..........................


第三章 我国产业结构和流动人口发展历史与现状.........................21

3.1 产业结构演进进程...........................21

3.2 我国人口流动历程..........................25

第四章 我国产业结构影响流动人口收入及分配的数据说明和计量模型.......................31

4.1 变量说明.................................31

4.1.1 被解释变量.....................31

4.1.2 解释变量...................................31

第五章 回归结果分析...........................36

5.1 产业结构与收入水平..........................36

5.2 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37


第五章 回归结果分析


5.1 产业结构与收入水平

表 5.1 报告了基准模型回归结果,列(1)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对流动人口收入水平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列(2)中加入城市控制变量,结果发现,城市人均 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