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儿科护理论文格式、儿科护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探讨儿童用药的安全性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687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1106041508201048 论文字数:3421 所属栏目:儿科护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从儿童生理和发病特点探讨儿科用药的安全性

  澳洲留学生论文关键词:儿童;合理用药;安全性  

  儿童的最大特点是在连续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系统器官组织逐渐长大,功能亦渐趋成熟。从新生儿、幼儿、少儿、青少年向成年人转化的过程中,其各阶段的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同,由脆弱逐渐成熟,由被动逐渐主动,逐步建立起正常的心理、行为、精神规律,体内由被动免疫逐渐建立起正常的自身免疫体系。这些生理变化,也影响到儿童生长各阶段的防病能力,如婴幼儿期,易发生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消化紊乱和营养不良,易患感染性疾病,中毒和传染性疾病;少儿期,虽其防病能力有所增强,但传染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如急性肾炎、风湿热等),运动性疾病(如意外创伤)应引起高度重视;青少年时期除应重视上述疾病外,由于受社会、外界环境的影响来大,如不正确引导,导致其心理、行为、精神发生不稳定,易发生心理障碍、行为不轨、精神异常等,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防治手段。

  儿科的发病,其起病急骤,来势凶猛,变化多样,是其特点,只要我们能够采取及时有效的诊治,密切观察,恢复也较快。

  综上所述特点,儿科用药的合理,有效,安全尤为重要。鉴于此,在儿科治疗用药中,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原则。

  1) 抗生素的使用:在抗感染性疾病时,必须选择抗生素。当前,抗生素的种类繁多,在选择抗生素时,必须充分重视抗生素对机体有害的一面,如肠道菌群失调,体内微生物紊乱,易引起真菌和耐药菌感染等并发症,在儿科就更应该注意到这些不利因素。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注意:(1)注意抗生素的品种的药理作用和适应症,应该是选择药理作用强,适应症强,毒副作用少的抗生素。(2)切忌广泛、长时期地滥用广谱抗生素。儿童一般对抗生素是比较敏感的,根据病情,只要能达到治疗目的,能用普通的抗生素则不宜且强效的,慎用长效的抗生素。(3)慎用联合抗生素。除非病情的需要,一般不要采用联合抗生素,以免引起真菌或耐药菌的二重感染。(4)在使用链霉素,卡那霉素时,它们之间的合同或先后使用,都将对听神经、肾脏毒性反应增加,可能造成儿童的药源性耳聋或肾脏的损害,我们医务人员应有足够的重视和慎用。

  2)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的使用:该药在过敏性疾病,重症感染性疾病,休克,血液病,肾病综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虽有增强疗效的作用,但它也存在毒副反应,如使用不合理,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如:(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常见的有向心肥胖、满月脸、痤疮、多毛、浮肿、血压高、血脂高、低血胛、肌无力、骨质疏松等并发症。(2)诱发或加重感染或使体内潜在的病灶扩散,尤其应引起我们重视的是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结核病、水痘等,如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药,不但没有疗效,反而会使病灶扩散恶化,加重病情。(3)在疾病诊断末明时,忌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免掩盖了病情,延误了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期。

  3) 解热镇痛类药的使用:在儿科,解热、镇痛药是一种在临床常用药,如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安乃近、扑热息痛等品种。由于这些解热镇痛药主要是肾脏排出其代谢产物,尤其要重视其对肾脏的损害;由于解热镇痛类药不但对胃粘膜有直接的剌激,还会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和血小板聚集,影响了对胃粘膜的保护,易诱发胃溃疡和胃出血;还有解热镇痛药可以抑制环氧酶,使前列腺素合成受阻,导致脂氧酶途径生成的白三烯增加,引起支气管痉挛,诱发哮喘。等等并发症,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因此,应注意:(1)此类药物如病情需要长期较大量使用时,要密切观察其肝、肾功能、胃肠道功能、呼吸道功能、凝血功能变化,如若发生了不良反应,要及时停药和采取对症治疗,以免酿成不良后果。(2)因该类药有引发过敏报道,要在用药的过程中,密切观察,防止少数病例因过敏致死。(3)应用该类药物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和用药周期不宜过长。

  4) 镇咳、痰、止喘类药的使用:镇咳药,大家知道,分为中枢性镇咳药和未稍性镇咳药,前者通过药物选择性地直接抑制延脑咳嗽中枢而产生镇咳作用,多用于干咳;而后者则是药物降低咳嗽反射弧中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及效应器的敏感性而产生止咳作用。

  痰药,是通过药物刺激胃粘膜诱发恶心,促使呼吸道分泌增加,使呼吸道的痰液粘滞性降低,稀释液化,易于痰咳出。

  止喘药,其功能主要是通过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和支气管的扩张,抑制过敏反应介质的释放,增强纤毛运动,降低血管的通透性而达到止喘作用。镇咳、痰、止喘药往往是合用。由于其药理作用不同,药效作用和药物成份的不同,对人体均可产生不同的副反应,在这里,我们提出几点意见。

  (1)镇咳、痰药多数会引起一个共性的副反应,就是胃肠道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胃痛、食欲不振、便秘、腹泻等。(2)镇咳药(如可待因),带有吗啡类作用成份,易使人体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是临床不可忽视的,应严格控制使用。(3)(下转第135页)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及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改变。[2]

8 鉴别诊断

  1)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如不注意检查虹膜及房角,不易区别,最主要是在裂隙灯下检查虹膜表面有无新生血管。另外,病史亦很重要,询问有无糖尿病史,健眼眼底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 虹膜睫状体炎伴青光眼,此病房角镜检查亦有新生血管,但非常细,像丝状,此血管行径整个房角,不怒张,虹膜表面很少有新生血管。若有也很细,此类不易产生粘连。

  3) 慢性眼内炎症房角也可有新生血管,但不常见,血管也较细,不伴有房角粘连。

  4) 眼内出血伴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也可出现前房出血,任何原因致眼内出血伴青光眼,难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区别,做房水细胞学检查,查到血影细胞,不难确诊是血影细胞阻塞小梁致眼压升高,亦可从房水细胞学检查区分溶血性或含铁血黄素性青光眼。

9 治疗及预防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类需要内科治疗、激光、手术等综合治疗的顽固性青光眼,[1]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应重视预防本病。多因视网膜血管性疾病、视网膜缺血缺氧引起,早期可采用视网膜光凝、房角光凝,一旦房角闭锁,则考虑施行滤过性手术,术后眼压未控制,则加用药物治疗。

  1) 药物治疗:(1)缩瞳剂:有可能使新生血管破裂,一般不用。(2)碳酸酐酶抑制剂:可减少房水生成,降低眼压暂有效。(3)睫状肌麻痹剂:有助于眼的安静。(4)激素:可减轻炎症。

  2) 手术治疗:(1)小梁切除术常规小梁切除术手术效果较差,且易致前房出血,各种改良或小梁切除术报道甚多,但远期疗效不确切。[7~9]透巩膜的睫状体光凝术疗效不尽人意,普通应用的睫状体冷冻术有效率为30%~60%,但易引起视力下降,持续性低眼压,疗效不确切,且难控制。[6,10]目前国外倾向于滤过性硅管阀门植入术及植入物引流手术。临床使用有多种类型的人工引流装置,并且在不断地改良完善,最常用的是Motton植入物。[11]但据Andre Mermoud及Paul A的报道,其长期效果亦仅为缓解疼痛,避免眼球摘除。[12,13]植入物引流术,国内亦有报道。[14~16](2)玻璃体切割术。[17](3)光凝术是早期治疗方法。

  3) 滤过性手术的药物调节剂,目前报道的用药甚多,但有一定疗效,得到公认而且临床广泛应用的是5-氟尿嘧啶和丝裂霉素C。

参考文献:

[1] 澳洲留学生论文吴振中主编.青光眼讲座[M].哈尔滨:哈尔滨印刷出版社,1989.136~139.

[2] 王景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80,(4):12~15.

[3] 周文炳主编.临床青光眼[M].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98.

[4] 野寄喜美春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因及治疗[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81,(5):262.

[5] 张惠蓉编著.眼微循环及其相关疾病[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116~122;153.

[6] 周以浙主编.继发性青光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26~250.

[7] 冯少良.改良式小梁切除联合前房冲洗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7,(7):429.

[8] 赵家良摘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现代治疗[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82,6(6):326.

[9] 孙兴怀.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5,19:26.

[10] Melamed S,Fiore PM.Molteno implant Surgery in refractoryglaucoma[J].Surv Ophthalmol,1990,34:441.

[11] Krupin.Filtrating valve implant Surgery for eyes with neovascu-lar glaucoma[J].Am J ophth,1980,89:238.

[12] Lloyd MA,Baerveldt G,Heuer DK,et al,Initial 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the Baerveldt implant in complicated glancomas[J].Ophthalmology ,1994,101:640.

[13] Prata JA,Jr Mermoud A,LaBree L,et al.In vrtro and in viroflow characteristics of glaucoma drainage im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