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亚洲人物形象系列及其文化理想 .................................. 16
第一节 战争背景下的东亚人 ................................ 16
第二节 风情各异的南洋人 .................................. 20
第三节 “东方文化理想” .................................. 23
结语 .......................... 28
结语
众所周知,老舍以塑造文学人物见长,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饱满、惟妙惟肖,令人过目不忘。特别是那些外国人形象,形态各异、各具特色,以其血肉丰满的“国民性”散发着永久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经典。老舍先生从未停止过对文化问题的思考,可以说,他所创造出的人物形象都带有一定的文化寓意,这也是作家对文化问题进行思考的结果。“老舍文学”中的外国人形象研究是一门有趣的、值得继续扩展的课题,本文力图从更多方面、更多角度展开讨论,争取发掘出其中更多的价值与内涵。
通过以上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老舍文学”中的外国人形象不仅仅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是映照东方文化的不可多得的一面镜子;是审视中国文化、反思中国文化的一个生动鲜活的参照系;是寻找中国文化前进方向的具有真理意义的标识。所以,老舍倾心打造的这些外国人形象,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形象,而是老舍在中西方文化比较中的结晶,凝结着老舍关于“不同国度的人有着不同国民性”的思想观点。老舍用他笔下的外国人形象有力地表达了这样一个关于塑造文学形象的基本立场:实现个性与国民性的有机统一,是文学形象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口上,老舍先生正是看到了文化与人的关系所在,发掘出了其中的深刻寓意,思考着文化之间的不同之处,对比着不同国家在国民性等方面的差异。在对文化进行思考的基础上,老舍也表达出了自己的文化畅想,就是实现文化的共同发展与共同繁荣。老舍先生对文化的态度是客观、辩证的,文化之间也是需要相互沟通、交流、借鉴的,每种文化之中都有可取之处与不可取之处。作为人类来说,要及时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反思,也要看到外国文化中的可取之处,保留其中的积极因素,不断更新、改善本土的文化,这样才能实现文化的向好发展。老舍先生鼓励中国人民向外国学习,倡导在文化领域多与外国合作、交流,摆脱传统文化中的不可取之处,积极吸收外国文化中的优点。本文的有待完善之处在于未能充分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与寓意,对某些国家的国民性探究还可以再深入些。例如,在对“老舍文学”中南洋人形象的解读上,可将其与康拉德小说中描写南洋风土人情的部分进行关联研究,更加充分地发掘出南洋人国民性中的更深层次的特质,找出老舍所受的“康拉德文学”的种种影响,不断完善“老舍文学”中外国人形象的文化内涵。综上所述,就是本文的研究状况。“老舍文学”中的外国人形象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同时也是一个有趣的课题,希望对此课题的研究可以取得更大的具有突破性的进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