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当代文学论文格式、当代文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川端康成的新感觉派文学理论所引起的激烈争论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2069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1006030942246786 论文字数:4531 所属栏目:当代文学论文
论文地区:日本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内容提要:日本的新感觉派文学运动在20 世纪初叶的日本文坛, 被视为“异质文学”, 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川端康成积极倡导和实践新感觉派的文学理念, 是新感觉派文学的重要理论家之一。他认为新感觉派文学具有作为新主观主义表现依据的表现派、立体派的哲学要素, 受到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川端康成的文学理论强调主观的力量, 确信主观的绝无忧论文网对性, 主张主观的直观感觉和“自他如一”、“万物如一”的一元精神世界。他的理论在哲学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范畴, 对新感觉派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 过于偏重表现, 过于追求新感觉, 缺乏生命力。 

日本的新感觉派文学运动, 缘起于文学刊物《文艺时代》的创刊。1923 年1 月, 菊池宽(1888~1948) 创办文学刊物《文艺春秋》, 聚集了当时最优秀的新进作家。1924 年10 月, 以这些新进作家中的大部分作家为中心, 创办了以小说为主的《文艺时代》。以《文艺时代》为阵地的这些作家们的文学创作活动, 引起了文学评论家千叶龟雄(1878 ~ 1935) 的关注。千叶龟雄在《世纪》杂志11 月号上发表随笔《文艺时评??新感觉派的诞生》, 把《文艺时代》的同人们一概冠以“新”字, 称之为“新感觉派”。千叶龟雄的评论, 促发了以《文艺时代》为阵地的作家们的“新感觉”意识和自我认同感, 并欣然接受了“新感觉派”这个名称, 同时也为社会所接受, 一时间成为极其流行的词语。在这个时候,“新感觉”一词和“新近作家”、“新时代”已经密不可分, 几乎成了同义词。川端康成是一位优秀的新感觉派作家, 也是一位优秀的理论家。面对日本文坛围绕新感觉派文学的激烈争论, 1925 年1 月, 在《文艺时代》发表《新进作家的新倾向解说》, 阐述了新感觉表现的理论依据, 对新感觉文学运动的兴起、新感觉的内涵、表现主义的认识论, 以及达达主义的思维方式等进行了论述。对于新感觉派文学运动的蓬勃兴起和作家的创作活动, 川端康成首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 “所有对文艺感兴趣的人, 今天必须注意的首要目标, 就是当今涌现出来的新近作家, 就是这些新近作家的‘新’。理解他们的‘新’, 就获得了通向新时代文艺王国不可缺少的唯一的入场券。没有获得这张入场券的人, 在明天的文艺界, 就失去了当作家和鉴赏家的资格。”①川端康成认为,新感觉派文学运动的兴起, 将在传统文学的基础上, 作为文学之母, 催生一个崭新的文学时代的到来。他举例说, 某位新近作家和新感情结了婚, 某位新近作家和新生活结了婚, 于是, 他们便开始催生新的文艺。一个新母亲的时代正在开出绚丽的花朵。昨天的花朵无论多么美丽, 其美丽毕竟是乏味的, 是人们习以为常的。而今天的花朵却鲜艳可人。感知不到今天的花朵之美, 活到今天就毫无意义。今天还在欣赏昨天的花儿, 和昨天死去别无二致。

川端康成在评论中阐明了“表现主义的认识论”和“达达主义的思维方法”。把“新感觉的文艺”归结为“新感情的文艺”, 认为新感觉派文学具有作为新主观主义表现依据的表现派、立体派的哲学要素, 进而以精神分析学为依据, 探索丰富心象的感觉表现。川端康成在评论中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极为关注, 认为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和达达主义等, 都可以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中找到影响的源流。他在文章中指出, 对新感觉的渴求, 目的不是去“发现感觉”, 而应该建立在为探究人类生活的根源而产生的新思想之上。在1924 年的日本文坛, 老作家和新近作家的文学观和方法论问题, 一直是文坛争论不休的话题。川端康成认为, 就词汇的搭配关系而言,理提供“老”和“已知”是自然的一对, 而“新”和“未知”却浑然天成。仅仅“未知”一词本身, 就足以令人感到无限的魅力。为了探求未知的世界, 我们踌躇满志, 我们的目光炯炯有神, 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川端康成在评论中指出, 像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一样, 人们对传统的、一成不变的文艺已经麻木不仁,已经厌倦了。需要有一种崭新的文艺取而代之, 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 给人一种不曾有过的鼓舞和激励。新的文艺是什么? 新的生活是什么? 在今天, 并非每个人都懂得。但是, 这又何妨? 我们在谈论新近作家的时候,并非去计较他们的过去, 而且就像“今天的梧桐树明天能长高几寸”一样, 满怀期待地去预测他们充满生机的未来。当时日本文坛的“新近作家”有两部分: 一部分是被千叶龟雄称之为“新感觉派”的《文艺时代》同人,另一部分是以《文艺战线》为阵地的无产阶级作家群。这两部分作家都有“新感觉”倾向。关于“新感觉”, 川端康成在文章中说: “如果说无产阶级作家们也是创造新文艺的新近作家, 那么, 他们的创作风格中就必须含有新感觉。

理由很简单: 没有新表现就没有新文艺, 没有新表现就没有新内容, 而没有新感觉就没有新表现。这已经是老生常谈。实际上, 无产阶级文学作家前田河广一郎(1888~ 1957) 、金子洋文(1894~ ) 、今野贤三(1893~ ) 等也正在尝试新感觉的表现技巧, 这是理所当然的。”②但是, 无产阶级文学作家有他们自己的学说,对新感觉抱有另一种态度。他们认为: 迄今为止的文艺,都是用资产阶级的感觉去感觉自然和人生, 而无产阶级的文艺必须用无产阶级的感觉去感觉自然和人生。必须是农民眼中的萝卜地, 必须是工人的手抚摸的女人的肌肤。换言之, 作者必须是工人或穷人, 或者是和他们的感觉相同的人。对于无产阶级文学作家们的这种学说,川端康成认为, 这种学说的实现, 必定创造出富有新感觉的文艺。但是, “这并不是‘感觉主义’, 而是‘感觉的发现’。”③川端康成进而论述说: “‘感觉主义’并不把‘感觉的发现’作为目的, 而是要对感觉在人们生活中占有的位置进行全然不同的思考, 要把人生新的感觉方法应用于文学世界。”他进而举例说: “比如说, 糖是甜的。在以往的文学中, 把‘甜’一度从舌尖送到大脑, 用大脑写出‘甜’来; 现在是用舌头直接写出‘甜’。又如,在以往的文学中, 把眼睛和蔷薇分开, 写成‘我的眼睛看到了红色的蔷薇’。新近作家却把眼睛和蔷薇融为一体, 写作‘我的眼睛是红色的蔷薇’。”④这样的表现心情, 即成为事物的感觉方法和生活方式。这并不是感觉的享乐主义, 也并不是没有内容的。文艺的内容是什么?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但是, 文艺的内容就是人的感情,这应该是的的确确的。可是,“认为可以经历‘脱离感情的感觉和没有感觉的感情’, 就像相信存在‘没有颜色的形状和没有形状的颜色’一样, 是完全错误的。

由此可见, 新感觉的文艺, 必定归结为新感情的文艺。只有不了解这一点的盲人, 才把新感觉主义的文学蔑视为‘没有新感情的文学’和‘没有新内容的文学’。这是一种艺术论上的迷惘。”关于表现主义的认识论, 川端康成论述说: “比如说, 山野里开着一朵百合花, 对这朵百合花的看法只有三种, 发现百合花时的心情只有三种: 或我在百合花之中, 或百合花在我之中, 抑或百合花和我分别存在。从百合花和我分别存在的视角去描写百合, 是自然主义的描写手法, 是旧的客观主义。迄今为止的文学描写, 几乎无不如此。”但是, 主观的力量绝不以此为满足。我在百合花之中, 百合花在我之中, 两者最终是一样的。而且, 用这种心情去描写事物, 是新主观主义表现的根据之所在。“有我而有天地万物的存在。自己的主观内部存在天地万物。用这种心情去观察事物, 就是强调主观的力量, 就是确信主观的绝对性。这里有新的喜悦。而且,用天然万物之中有我的主观这种心情去看待事物, 即是主观的扩大, 是主观的自由流动。这种想法的拓展, 就变成自他如一, 万物如一。天地万物完全失去境界, 变成融为一种精神的一元世界。”⑤这就是新感觉派作家的表现态度。按照川端康成的理论, 文艺的内容应该是人的感情。新感觉的文艺, 必定归结为新感情的文艺。他主张用“我的主观存在于天然万物之中的心情去看待事物。”这种“心情”, 是大部分新感觉派作家的共同特色。他们的表现态度、技巧和手法, 或使情景浮现眼前, 历历在目;或使人物跃然纸上, 栩栩如生。概而言之, 使得描写立体而鲜明。这种心情自然需要新感觉, 同时又使感觉常新。川端康成论述的表现主义的认识论, 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认识方法, 是自然人生的新的感觉方法, 是一种新的感情。不管被千叶龟雄冠以“新感觉派”的作家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川端康成在论述中, 把这一作家群的文学理念升华为一种文学理论, 并视为他们文学实践的理论依据。“新感觉派”的作家们, 正是有意识地或潜意识地运用这种新的感觉方法, 新的感觉主义, 新的感情, 新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创造出新的文艺的。关于达达主义的思维方式, 川端康成在文章中开门见山地说: “达达主义没有道理可言。我不知道什么是达达主义。????我把达达主义的、时而不知所云的诗或小说的表现, 看作是一种‘思维方式的破坏’。并试图从这种‘思维方式的破坏’中找出新近作家的新表现的理论根据。”⑥与此同时, 川端康成另辟蹊径, 从心理分析学(又称“精神分析学”) 的角度, 对达达主义, 以及达达主义与新感觉派表现手法的联系进行了论述。所谓精神分析至少有两种含义: 一是无忧论文网治疗精神病的一种方法, 二是探索人类精神的一种手段。这一学派的学者, 在分析梦的时候使用“自由联想”的方法。心理学家让患者———被试验者———躺在舒适的睡椅上, 全身心放松, 把当时出现在头脑中的随便什么意象都讲出来。无论这些意象是怎样地杂乱无章, 怎样地微不足道, 怎样地羞于启齿, 或怎样地荒谬绝伦。比如患者梦到了一条蛇, 就把当时浮现在脑海的对蛇的自由联想和所有意象都一一地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