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财务会计论文,本论文是在本人参与H企业SAP财务模块设计与应用的实践基础上,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结合H企业案例对SAP财务模块的运用展开有效分析。
1引言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格局发生剧烈的变化,在这种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在不断碰撞、冲击和融合的过程中,各国的企业在市场环境中所竞争的技术、企业理念也在不断的融合,为不断的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扩大各自的市场份额。企业的组织架构也变得更加立体和复杂。复杂的组织带来复杂的流程,提供复杂的产品。公司为不断壮大,而成立不同的公司主体,同步带来更多的挂历问题。比如跨区域沟通效率低下,跨区域经营涉及到的财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配置,引发资产管理的繁冗,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相互不畅通,更新不及时,集团化的管控手段日趋薄弱。这些问题不断的诱发企业一系列的财务风险、法务风险、税务风险等等。这些风险需要有更新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去支撑企业往更严谨、更规范、更通畅的方向去发展。传统而孤立的财务核算管理模式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那么如何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同步的问题呢?企业财务管理就需要巨大的意识变革,需要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逐步走向业务驱动的管理模式。站在更高的全局的角度,依靠信息化软件去达到业务、财务、管理的一体化模式,高效、实时地从企业各业务部门所产生的信息数据中编译成财务数据,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数据支撑、为决策者、投资者提供分析依据,这样才能使企业进入快速、科学、规范的良性发展循环,才能适应新世纪全球经济环境中的严酷竞争趋。
SAP系统作为一个业财一体化,高度集成性功能的信息化系统,自然成为世界诸多500强企业的不二选择。许多世界500强企业选择实施部署SAP软件,不仅达成企业财务管理的核算需求、更集中管控企业的供应链、项目管理、核算成本、人力资源、质量管理、生产计划等众多方面,从而达到全面的财务转型的需求。
1.2文献综述
本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重点从一下四个方面就行阐述相关理论知识,包括SAP管理系统相关理论与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的研究,SAP管理系统财务模块相关理论研究,SAP系统财务模块实施过程以及实施效果研究。这些理论从实践中来,又对实践具有具体的指导意义。
1.2.1关于SAP系统与流程优化相关理论研究
(1)ERP管理相关理论
梁向荣(2004)在概述一文中指出:“ERP意为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构建在信息的基石上,用系统化的思想和宗旨,为公司管理层提出决策执行管理手段的统合信息管理平台。”尚凌宇(2008)曾经认为企业资源规划理论是国际上目前最先进的战略经营思想之一,它实现对内部的物流、资本流和信息量进行体制的管理工作与调控,同时还实现对内部的人员、资本、库存、机械设备、制造材料、生产时间和信息等多种资源做出更全面的考察与综合的协调,以便最大限度的运用其已有的自然资源以实现更高的效益的目的。马玉莹(2013)也提出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一种管理宗旨和思想,运用企业现有资源,为企业设计商品和服务创新最佳的方案,最后达到企业的目标。
ERP管理系统是规范、整合、优化企业流程的方案和信息化开发工具。ERP原理先后走过五大步骤,依次为仓库管理与订货节点法、物料需求计划、闭环MRP、生产与资源控制MRP II,以及ERP的具体实现。MRP-MRP II-ERP是一脉相承的发展过程,蕴含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陈静(2022)阐述道,ERP管理的核心概念主要是事前规划与事中监控,供应链概念,精益生产方式与快速制造生产的概念。首先,ERP的事前规划表现在制造业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规划,供应规划,营销规划,盈利规划,资金预算管理和人力资源计划等,同时这种规划职能与财务管理的经济价值职能相结合,表现在供应链流程的每一个环节,达到事上管理的职能。其次,孙轶卿(2013)阐述道,企业经营是ERP的基础,从供需链的角度来看,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格流和服务流构成企业的经营,形成五种流程。
2 SAP财务模块及其实施的理论概述
2.1 SAP财务模块的含义及作用
2.1.1 SAP财务模块的含义
SAP财务模块总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FI(Financial Accounting)模块和另一部分是CO(Controlling)模块,每个模块又包含不同的组成部分,如下表2.1SAP财务模块组成部分:
(1)FI模块
总分类账会计模块,汇集后勤模块以及财务模块的会计凭证。总分类账模块不仅自动集成来自其他模块凭证,由于业务需要,也可以在本模块内部也会做一些手工账务处理,例如差旅报销等费用报销,并且会定期在月末做一些手工账务的财务处理工作,例如供应商、客户清账等。因此,总分类账会计凭证的汇集是实时查询各个科目的余额以及最终的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必要条件。
2.2 SAP财务模块实施基础条件
2.2.1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相对完善
在企业实施SAP之初,一定要具备基础的信息化水平。包括IT硬件设备、终端普及电脑设备、物资管理方面要具备基本的进销存软件产品,在供应链管理上具备基本的SRM等信息储备,在客户关系管理上要具备CRM等客户信息收集的储备,尤其在财务终端,具备基本的财务软件。这有利于企业在实施SAP时,能够借助信息化工具快速收集、处理、汇总企业各方面的信息数据,并由项目组进行加工,使之能够为基础数据推送到SAP所用。在企业流程贯穿上面,企业一般要具备OA等流程审批软件、PLM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软件等,这使得企业信息化的渗透程度要高于一般的中小型企业,才具备能够实施SAP的先决条件。
2.2.2企业需要拥有相对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SAP的实施过程不仅要求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投入上达到一个高度,同时对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也提出相对较高的要求。一般要求企业具备独立的信息中心或者IT部门,能够统一协调公司范围内网络安全、硬件、软件、通信、开发等一系列IT业务操作,具备一支能够懂技术,同时又懂得公司业务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这支人才队伍,不仅在实施SAP软件的过程中发挥主力的作用,同时在实施SAP过后的运维过程中,仍然对企业业务流程梳理、数据更新维护、业务资源变更、程序开发调整发挥着重要的基石作用。因此,企业要想实施SAP,并且取的相应的成功,就必须要具备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3 H企业SAP财务模块实施案例介绍 ................................ 17
3.1 H企业基本概况 ..................................... 17
3.1.1 H企业简介 ............................... 17
3.1.2 H企业财务模块业务流程现状 ............................ 17
4 H企业SAP财务模块的实施效果以及原因分析 ......................... 38
4.1 H企业SAP财务模块的实施效果分析 ............................... 38
4.1.1 实现信息共享,促进业财一体化 ........................... 38
4.1.2 实现企业内部产品成本核算精细化........................... 38
5 案例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 47
5.1 H企业SAP财务模块应用的结论 .......................... 47
5.1.1 领导层需对企业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 ........................ 47
5.1.2 标准化流程对企业SAP系统应用至关重要 ......................... 47
4 H企业SAP财务模块的实施效果以及原因分析
4.1 H企业SAP财务模块的实施效果分析
4.1.1实现信息共享,促进业财一体化
SAP系统财务模块的实施,本质上是SAP系统后勤业务的有效利用。SAP系统依据业务类型系统自动生成财务数据集成到财务模块,系统特有的数据流转方式,使得财务专业知识在系统实现过程中得到很好的渗透。为全面的融合H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整合现有资源,提升企业决策的效率,SAP系统持续性的融合,升级,能够确保H企业的公司制度能够严格贯彻执行,操作规范,保证业务的规范性,是财务数据准确详实的基础和来源。
4.1.2实现企业内部产品成本核算精细化
H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产品成本核算,在业务流转的过程当中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产生的差异叫做标准成本差异,差异主要来源于物料移转过程中产生的价格差异、在制品核算的时候产生的在制差异、采购发票校验时的发票差异等,最后都会通过物料分类账还原差异,计算出物料的实际成本,具体流程如图4.1。
5案例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5.1 H企业SAP财务模块应用的结论
5.1.1领导层需对企业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
H企业对SAP ERP的实施非常重视,在项目启动大会时,H企业的董事长明确项目的目的和意义,特别指出SAP的实施将引进新得管理思想、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是公司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一次重大变革。集团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的建设项目,务必完成两个目标:(1)构建简单、便捷、高效的企业应用系统,提高业务沟通效率;(2)充分利用SAP系统对全企业各产业线数据进行有效整合,采用数字化工具手段对公司进行业务信息化管理。
5.1.2标准化流程对企业SAP系统应用至关重要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业务类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