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民法论文格式、民法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建筑工程挂靠现象与法律问题探讨

日期:2021年08月20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716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8092055531225 论文字数:31255 所属栏目:民法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相关标签:民法论文
议............................ 38

5.1 完善立法规范................................... 38

5.1.1 准确界定挂靠行为.................................... 38

5.1.2 完善资质管理模式................................ 38


第 5 章 解决建筑工程领域挂靠行为的建议


5.1 完善立法规范

5.1.1 准确界定挂靠行为

我国对“挂靠”一词并未明确提出其法律概念,而是以“资质借用”的形式对其进行界定,随着挂靠行为的普及,加之挂靠案件的繁杂性,给我国挂靠纠纷的司法处理增添了极大的难度,虽然各省根据《建筑法》等规范均陆续制定了相关的认定依据,但各省市之间行业发展实际情况各有不同,其差异性不容忽视,所以笔者个人观点认为,首先应加强法律规制,增强法律规定的操作性,譬如对挂靠行为作出准确的界定,为案件纠纷的解决提供明确的司法依据,在判定标准上,可以对典型的挂靠形式进行列举式说明,而不仅仅以“资质借用”来抽象表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同案不同判”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了审判难度。

5.1.2 完善资质管理模式

我国建筑行业对资质实行等级、分类管理,标准严格,因而操作性较弱。因此,笔者认为,针对我国建筑业资质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在立足于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域外优秀发展经验。就英、美成熟的资质管理模式而言,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将权力下放,有效解决的政府部门人手不够的缺陷,扩大了监管的范围;新加坡作为目前建筑行业资质管理模式取得效果最好的国家之一,根据建筑对象的不同分类区别处理,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同时还借助历史记录、银行担保等来作为评定其综合实力的标准之一;值得提及的是,日本虽然也对资质管理制度作出限制,但拥有一套完整行政体系,借助一套涵盖从政府当局到各级政府部门、协会的网络体系,来维持行业协会的健康发展,只要有普通资质即可进入市场,若施工,则另行取得许可证,并不区分等级①;对此,我国可以充分挖掘“四库一平台”系统的强大功能,“四库一平台”即我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全国 31 个省联合构建的监管与诚信一体化平台。其中“四库”包括企业数据、人员数据、工程项目数据、诚信信息数据。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资源提高效率,完善自治管理模式。

...........................


结论

建筑工程挂靠现象由来已久,是社会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被视为我国建筑领域的一块顽疾,表现形式极具隐蔽性,涉及的法律关系也更是错综复杂,该现象的解决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建筑工程涉及利益覆盖范围较广,与人民、国家利益息息相关,切忌一蹴而就,用力太猛,反之会带来不良的负面效应,造成巨大的损害,应循序渐进,不断完善。

本文以挂靠行为为研象,展开系统分析,立足于丰富的理论基础之上,对司法实务审判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大量案例辅助讨论,研究挂靠行为所显现的弊端,针对性的提出完善和发展的建议:首先,完善立法规范,准确界定挂靠行为,提高违法成本,完善立法资质管理制度;其次,加强监管,拓宽监管方式,在工程建设各阶段,将监管落实到招投标、施工、验收阶段;然后,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加强法官专业素养,适应当前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同时,信用体制建设方面,客观上应立足于“四库一平台”建设,构建信用评价机制,主观上也应当注重诚信意识的培养;综合多角度,致力于挂靠行为的解决,为建设工程领域的健康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