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语文教学论文,笔者认为微课资源的丰富多样性开拓了他在语文教学中的适用度。目前国内最主要的微课资源库是由各类微课比赛构成的,这些资源大部分通常可以免费获取。微课资源根据多种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设定而成,每个地区和各种层次的学生都可以依据自身水平找到与自己匹配度最高的微课40。目前国内微课需求主要有老师和学生两大类人群,老师在微课选择之前需要依据自己的课堂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任务等进行选择;学生则可以通过自己对自己知识掌握程度的判断、对知识的需求、自己作业考试的反馈等选择。明确教师与学生需求的多样化与区分化。
第一章 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
第一节 调查设计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笔者所在辽宁省沈阳市虹桥中学、沈阳市四十三中、沈阳市八十五中、沈阳市第十二中学、辽阳省实验中学、沈阳市广全学校等 6 所初中的一线语文老师和学习者。这 6 所学校既有重点中学,也有普通中学。在调查问卷制定的过程中,是以研究方向为依据来开展的,通过这种方式来对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微课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解。所以,在选择调查对象方面主要为使用或者是接受过微课的老师与学生,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调查结果能够具有代表性。所以,笔者在问卷调查之前先对这些学校的有关情况实际了解之后开始进行。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是从初中采用随机抽查的方法,调查对象为语文教师 20 名、学生 200名。为使问卷调查的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避免结果失真,最终发放 260 份问卷,收回 220 份,学生发放 230 份,回收有效问卷 200 份;教师部分发放 30 份,回收有效问卷 20 份。
三、调查问卷设计原则
针对这一次的问卷调查活动,笔者为了让结果更具有有效性与真实性,在活动开展之前就有关方面的资料进行了大量查阅,并做了详细的记录,再与自身所学习的之后及实践经验结合之后,精心制作了这一次问卷调查中的所有内容。在调查活动当中,中心目标就是了解教师与学生对于微课的认知。由于文章后续研究内容的开展离不开前期的调研活动,所以活动真实有效是必须要保证的基础。对于得到的调查结果,在经过认真分析以后,才能为充分了解中学课堂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状况,并从中发掘存在的问题,进而实施有效的对策将这些问题有效解决。与此同时,还能够让师生更为客观的认识到微课的价值与作用,引导师生正确看待的同时促使微课更好地应用于师生的教学活动当中。
第二节 现状分析
课堂最主要的相关对象是教师与学生,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到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视角出发[22],围绕着教师对微课的认知情况、微课的内容选取与设计、教师使用微课的方式、微课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效果等四个方面来对微课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
一、教师的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一)教师对微课的认知情况
由表 1.1 可以看出,教师对微课的整体认知情况不是特别深入。问及教师对微课的了解程度,表示只有“一般了解”的占比 63%,“很了解”的仅有 18%,可见大部分教师对于微课的概念和使用只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另有 19%的教师表示不了解微课。了解微课是使用微课的一个前提,由于教师对微课的了解程度不够高,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时,有 64%的教师几乎不太使用微课这一工具来辅助日常教学,常常使用微课资源的占比仅为 9%。同时,问及“关于微课的制作,您的熟练程度是?表示“很熟练”和“基本熟练”的教师合计占比 26%;有 74%的都表示对于微课的制作,是不熟练或是不太会的。微课的制作需要一定的学习和技巧,因此也会对的微课的使用和效果产生影响。
第二章 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必要性分析
一、对学科的作用
语文学科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因此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与其他科目相比较也要有自己的特点30。这就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文化底蕴,人文素质的培养。语文内容广泛,仅仅靠课堂上老师教授的有限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在课下广泛的阅读写作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知识,除此之外,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也是必不可少的。语文相较其它理工科类科目相比,知识的关联性很大,字词句逐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对基础知识的要求较高,逻辑性较弱,学习特点比较散落零碎。微课就可以将这些部分集中整合起来,构成提升语文素养中必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对教师的作用
一是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随着网络大环境的不断发展,教师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手段,语文课堂不再单纯地围绕粉笔白版31。微课出现后,教师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抓住学习重难点,知识点的梳理也会更加轻松。另外,微课的还可以渗透到学生课下作业辅导等,更加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们的知识面,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明显。二是微课可以提升教师对教学辅助工具的应用水平。微课时间虽然短,但是其中包含的知识量却十分巨大。老师从选题到设计制作,每一步都需要老师反复思考,除了最重要的知识点教学目标之外,学生的心里、学习习惯、认知能力等也都需要准确掌握。教学从课堂导入到讲解知识,每个环节都要做到万无一失,各个部分都需要完美衔接,在此过程中,教师既熟悉了学情与教学重难点,同时又提升了教师制作视频微课的专业技能,文字处理、动画编辑等专业技能,驾驭互联网的能力迅速提升。三是微课可以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崇德曾建立一种成长模式,优秀教师等于教学过程和反思之和。教学反思是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评课就是教学反思中很有效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自评或者他评。自评就需要我们不断反复观看自己制作的微课视频,在观看中可以找出自己的长处与不足,除此之外还可以找到微课使用者询问他们的意见与反馈,与其他使用者进行交流互动,进行实践研究与反复交互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会使自己进行自我批判与反思,这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会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让老师得到全方位的全面发展。
第二节 可行性分析
一、微课资源学习符合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特点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过渡期,是一个衔接小学与初中的敏感时期初中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无论是身体还是思维都处于一个质变的时候,因此往往具有很强的塑造性,这个阶段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与学习行为的重要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终身受用的,一些学生因为学习主动性较低,在课堂的 45 分钟内都难以全神贯注,在自主建构内化知识的过程中效率低下,在老师的监管下都如此更不要说脱离老师视线外了33。所以教师应当采取正确恰当得措施,将课堂时间充分完美利用,使学生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自发性自主性学习。初中生好奇心重,面对周围未知的新鲜陌生事物充满好奇心,这种想要去探索一切的愿望驱动着他们去发现一切未知事物。传统的课堂媒介载体是固定的,固定的教室教材毫无新鲜感,极其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无聊感。在这种学习条件下学生自然而然兴趣全无,因此他们希望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来改变他们的日常学习,改变传统课堂。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已经接近于成人,具有一定的批判意识,在他们的眼中,会根据自己的逻辑思维来解决遇到的问题。他们求知欲旺盛,创新型思维强烈,不喜欢按照传统逻辑看待问题,喜欢提出质疑。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毫无疑问是对他们天性创造力的碾碎,因此我们要打破“满堂灌”,树立理性的辩证思维。
因为初中生身上具有的几种特点,完全更符合微课资源进入课堂,微课为初中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为养成更加良好的学习习惯铺平了道路,为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34。学生毫不限制时间地点 随时随地运用微课资源来复习或预习,这种学习的便捷条件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一个便捷宽阔的学习空间。学生不需要在教师“教”后才能“学”,而是可以完全利用微课的方便条件先“学”后“教”。
第三章 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建议与策略.................... 21
第一节 微课的制作建议.............................21
一、选择适当合适的制作工具............................21
二、优化微课制作要点.................................21
第三章 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建议与策略
第一节 微课的制作建议
一、选择适当合适的制作工具
通常微课时长的设计主要在五分钟到十分钟之间。微课强调高效对知识内容进行表达。相比于传统再现课堂、课堂录影来说,微课有着自己的特点35。教学目标如何实现是其考虑的重点。微课的信息密度、微课的表达效率都是比较高的。不管是制作水平方面,还是呈现方法上,微课都提出相对高的标准。所以,微课制作中往往要投入足够的精力,进而将知识通过更为有趣的方法进行呈现。为此,制作者在微课制作中必须保持严谨的态度,采用高质量工具,确保微课的质量。
实践层面可以对各种制作工具进行尝试,以下为常见的几种:
第一,绘声绘影。作为一种视频剪辑软件,其操作简单,很容易掌握。首先教师需要对视频、音频文件需要先行录制,接着通过这一软件处理文件,最后是完成目标微课的制作。借助录屏软件可以对电脑屏幕中的相应操作进行捕捉,进而形成视频文件。这样在 PPT 放映、视频文件讲课方面,形成固定的方法。至于录音,利用手机、其他录音工具,可以完成,进而形成相应的音频文件。随着绘声绘影的相应处理,最终形成了微课视频。在该软件的应用上,无需比较高配置的电脑,对初学者也容易上手。同时有着较高的制作效率,能够加深对录制文件的剪辑以及变换,由此微课效果更为理想。
第二,直播软件。微课录制可以采用抖音、斗鱼等直播软件。通过这些软件的采用,能够在直播过程中,同时保存视频、音频。从操作方面看,这些软件难度比较低,对于不太了解电脑技术的教师而言较为适用。直播软件中能够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