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语文教学论文格式、语文教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初中现当代散文文本多元解读的教学探讨

日期:2022年04月03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547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11221839447329 论文字数:22366 所属栏目:语文教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相关标签:语文教学论文
三句分别写了山、水和太阳,山是雄伟的象征,涨起来的水是比较迅猛的,太阳给人以力量。所以,读最后三句的语调应该是一句比一句高昂,语速要适当加快。通过抓住文本中的动词和形容词进行朗读,能够让学生把握住文本的情感基调,体会作者期盼春天快点到来的迫切的心情以及春天到来之后春季里的美景带给自己的快乐。

语文教学论文


第 三 章 初中现当代散文文本多元解读课例及教学反思.................... 26

第一节 散文文本多元解读的教学课例...............................26

一、课前准备........................26

二、教学过程.......................................27

三、板书设计与课后作业.............................. 29

结语...............................33


第三章 初中现当代散文文本多元解读课例及教学反思


第一节 散文文本多元解读的教学课例

教学课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课前准备;二是教学过程;三是板书设计与布置作业。

一、课前准备

教师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大主体,在课前准备阶段中同样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

(一)学生的课准备

学生在课前准备中要完成两个任务。因为本节课的授课内容是《老王》的第二课时,所以,第一部分就是让学生去复习教师在第一节课上课时所讲的内容,即通过浏览第 1 到 7 自然段,从贫苦和善良两个方面把握文中的老王形象,感受老王身上的高贵品质,再次体会作者对老王以及像老王一样的“小人物”的同情与赞美之情;第二部分是要求学生预习第 8 段到文末,从中提出让自己感到很难理解的问题。下面是学生预习时提出来的问题,具体如下: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可知,作者对老王的态度是充满同情和感激的。而在后半部分,作者对赞美的人却用一种冷酷无情甚至是“丑化”的语言来描写老王,而且面对生病中的老王,作者还再说:“说得可笑些”,还有开玩笑的兴致。这是否矛盾?

(二)教师的课前准备

教师在给同学们上课之前,应该根据课文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等方面认真进行备课。

1.备学生

笔者对学生存在质疑的地方进行了仔细思考,发现学生的疑惑点在于他们认为文本是存有矛盾的,这个矛盾指的是情感上的矛盾,即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可知,作者对老王的态度是充满同情和感激的,但是在课文的详写部分中作者却把老王的外表描写得十分吓人,而且面对病入膏肓的老王,作者还在说“说得可笑些”,学生不理解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同时,在上这节课之前,笔者一直在跟班听课,所以比较了解本班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一些表现。本班学生在课堂上还是比较活跃,喜欢回答问题,在思考问题时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基于这样的学情特点,笔者在准备教案时,会给学生留出一些时间,让他们进行交流和讨论,而自己所扮演的就是引导者和补充者的角色。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现当代散文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我在读过赖瑞云先生的《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新论》之后,对于其中涉及到的“多元解读”方面的内容十分感兴趣,并以此作为我的论文选题。

多元解读强调不同的读者在解读同一篇课文时,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采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文本,从而得出差异性的解读结论。在文学作品中,特别是现当代散文这一文学体裁,其中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主题也具有多元性,由于作者的创作风格存在着差异,使得散文的语言也具有多义色彩,而其中蕴含的情感也是真挚且复杂的。同时,对于初中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和想法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对事物也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由此可知,文本内容的丰富性和多义性以及初中生的差异性就为多元解读提供了可能。多元解读具有独特的价值,一方面打破了思维定势、提倡发散求异的思维,这有助于挖掘文本深层次的意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但是多元解读并不是随意地解读,并不是对一元解读的完全否定。解读时应当遵循立足文本坚持多元有界、以一元解读为基础和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导向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误读、错读的现象。

笔者在本论文中将多元解读这一新型解读方法应用于初中现当代散文文本教学中,并在这一基础上从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两个方面探究可以实施的策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笔者深知本论文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今后的日子里,笔者将继续努力,希望能继续探索更有效的多元解读教学策略,也恳请各位专家对本论文进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