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论文栏目提供最新财政论文格式、财政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营改增”后银行业税负变动对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

日期:2022年04月03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856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1201416134950 论文字数:28955 所属栏目:财政论文
论文地区:其他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财政论文研究,本文在总结以往学者的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搜集整理了 15 家上市商业银行 2014-2018 年的年报数据,先对银行业“营改增”前后的流转税税负情况进行测算分析,再将“营改增”政策、流转税税负、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结合起来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从总体上来看,“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能够提高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税制改革后,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平均提高了 0.201%。“营改增”政策实施后流转税税负与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呈反向变动关系,流转税税负每降低1%,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便提高 0.157%。(2)“营改增”政策实施后,15 家上市商业银行整体上流转税税负有所降低,即银行业全面“营改增”具有减税效应。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2016 年 3 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式上,宣布 2016 年 5 月 1 日起在全国范围全面实施“营改增”政策。房地产、建筑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从 2016 年 5 月 1 日起同时被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这次重大的改革是继 1994 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最大的一次税制变革,结束了营业税和增值税同时存在的现状。从 2012 年开始试点到 2016 年全面实施,“营改增”政策前后经过了近 4 年的时间,可以看出国家对该政策的实施非常谨慎,采取了先在某些行业和区域试点,然后再全面推开的方式稳步进行。一方面,“营改增”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宏观经济、企业经营都会产生显著影响;另一方面,与先行开展“营改增”试点的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相比,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业业务种类更加复杂、对税收收入影响更大、实施过程耗时更长。从 2016年 5 月开始金融业实施“营改增”政策至今已 4 年多,现实中关于“营改增”政策实施后银行税负上升的报道屡见不鲜,因此“营改增”政策是否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税负,仍有待进一步检验。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商业银行是金融业的主体。2017 年 7 月,习近平主席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金融工作要把握好“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①2017 年 10 月,习近平主席又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近年来,我国资金“脱实向虚”问题较为严重,资金在金融领域内的空转现象增加,大量资金涌向房地产等金融属性较强的行业,导致系统性风险累积。金融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大量资金叠加杠杆,银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质量不高。因此研究“营改增”这一重大财税政策调整对我国商业银行服务于实体经济效率的影响,对于供给侧结构背景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本文在我国金融业全面实行“营改增”政策的背景下,梳理总结国内外商业银行税制以及“营改增”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相关研究,选取了 15 家上市商业银行,比较分析“营改增”前后真实的以及模拟测算的流转税税负差异,并通过年报数据构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算出总得分,进而将“营改增”政策、流转税负、银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总得分统一起来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政府和银行的应对策略。各章的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列举了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说明了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分析了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和影响机制分析。本章首先提出税收负担、税收效率、税收调节和税收中性这些理论,然后从“营改增”对银行业税负和税负变动对银行主体行为两个方面进一步分析了内在的影响机制。

第三章:商业银行“营改增”前后税负的测算。本章先概述银行业增值税制和营业税制这两种不同政策下的测算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测算 15 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流转税税负并进行比较分析。

第四章: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衡量。本章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获得 15 家上市商业银行 2014-2018 年报数据,从信贷供给情况、风险控制能力、成长发展能力三个维度选取了十个指标,分别是贷款总额 X1、企业贷款和垫款 X2、个人贷款和垫款 X3、存贷款比例 X4、资产负债率 X5、拨备覆盖率 X6、资本充足率 X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X8、总资产周转率 X9、净利润增长率 X10构建银行服务于实体经济经济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 spss 软件算出每家银行的总得分来衡量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效率。

第五章:“营改增”对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本章以15 家上市商业银行 2014-2018 年度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 stata 软件建立简单线性回归模型,选取银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总得分为被解释变量,“营改增”政策、流转税税负与政策交互项为解释变量,企业规模、资产收益率、资本密集度、不良贷款率等为控制变量,探析“营改增”税制调整与税负变化对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影响。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得出相关的结论,并根据问题从纳税主体商业银行和征税主体政府两个层面提出应对及优化“营改增”政策的建议。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影响机制分析


第一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税收负担理论

税收负担简称“税负”,指的是纳税人由于向国家缴纳税款履行纳税的义务而需要承担的经济利益的损失。税收负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的高低需要通过对比来体现,若只是一个纳税额,无法科学地衡量比较。按照衡量税负水平的方式可以分为绝对税负与相对税负,绝对税负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的税款总额,即“税收负担额”,相对税负是指一定时期内的税额占实际收入的比重,即“税收负担率”。根据税负涉及的范围,可以划分为宏观税负与微观税负,宏观税负以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分析范围,微观税负研究对象一般为单个企业和单个税种,本文的分析对象为金融业中商业银行的流转税税负。

商业银行的税负主要影响因素有三个:第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特别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社会剩余产品增多,银行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总体的税收承担能力也就越强。社会税负的确定要考虑经济体系的情况和纳税人的承受力,社会负担超出了银行自身的发展水平,势必会增加成本,影响银行流动性释放。第二是税收政策。国家根据经济运行情况运用经济手段调控,对不同的行业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调节税负,实行政策倾斜和区别对待,促进经济结构调整。2016 年 5 月 1 日金融业实施全面“营改增”,商业银行实行增值税制度,可以进项抵扣税额。税收政策改革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降低银行的税负,更重要的是促使银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第三是税收的征管能力。由于税收具有无偿性的特征,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经常遇到矛盾和冲突,此时税收征管能力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税收负担大小和稳定性。政府税收征管能力强,银行税负便趋于稳定。

.......................


第二节 影响机制

一、“营改增”对银行业税负的影响机制

“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税率上升。营业税制时以应税收入的 5%来计算营业税,现行增值税制一般纳税人按照 6%的征收率计算增值税。营业税是价内税,增值税是价外税,价税分离之后,实际税率为 1/(1+6%)*6%=5.66%,比营业税时上升了 0.66 个百分点。

现行增值税制度实行凭票税款抵扣,严格规范和分类可抵扣进项,但尚未完全打通增值税链条。从可抵扣范围来看,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购置办公用品、外包服务收费、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物业支出(包括水电费、租金、物业管理费)、系统升级改造等均可以抵扣。主要费用构成中工资薪金和与贷款服务相关的利息支出这两部分通常无法作为进项税抵扣。

建立完善的抵扣链条以消除重复征税的弊端,降低实体经济的税负,是“营改增”税制改革的目标。从增值税顶层设计来看,当进项税额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银行便可以实现降低税负的目标,实际承担的税负的增减变化取决于可抵扣进项税额能不能达到应纳税额的 0.66%。因此对于银行而言,在销项税额计征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营改增”后税负水平增减都直接取决于实际可抵扣进项税额的大小,即当销项税与可抵扣进项差额小于营业税额时,税负呈现下降趋势,反之上升。银行应纳增值税额等于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是在增值税基础上计算的,增值税额、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共同构成了流转税,增值税额的变化影响流转税税负的变动。

表 3-4 增值税税制下营业税模拟测算表 单位:亿元

..............................


第三章 商业银行“营改增”前后税负的测算..................................14

第一节 银行业“营改增”流转税税负测算.......................14

一、增值税分项测算.............................14

二、营业税测算...............................18

第四章 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衡量....................23

第一节 因子分析方法的介绍................23

一、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23

二、因子分析的原理及步骤..................23

第五章 “营改增”对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实证分析..............34

第一节 研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