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假设............................34
二、样本与数据来源........................34
第五章 “营改增”对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根据前文的理论机理的分析和对流转税税负的测算,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从总体上来说,“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起正向促进作用。
假设二:“营改增”政策后税负变动对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
二、样本与数据来源
为了能够全面反映“营改增”政策前后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变化情况,同时考虑到数据的时效性、可比性和可获得性,本文从上市商业银行官方网站、国泰安数据库和同花顺数据库中选取了 15 家上市商业银行 2014 年到 2018 年这五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数据处理分析过程将使用 STATA15 和 EXCEL2013软件。15 家上市银行按所有权性质可以被划分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和兴业银行七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三家城市商业银行。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本文在总结以往学者的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搜集整理了 15 家上市商业银行 2014-2018 年的年报数据,先对银行业“营改增”前后的流转税税负情况进行测算分析,再将“营改增”政策、流转税税负、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结合起来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从总体上来看,“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能够提高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税制改革后,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平均提高了 0.201%。“营改增”政策实施后流转税税负与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呈反向变动关系,流转税税负每降低1%,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便提高 0.157%。
(2)“营改增”政策实施后,15 家上市商业银行整体上流转税税负有所降低,即银行业全面“营改增”具有减税效应。
(3)“营改增”政策效应细分到各家银行层面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有些银行的流转税税负出现不降反升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部分银行实行增值税政策时可抵扣进项范围有限,抵扣作用不明显。银行的存贷业务比重大,严重依赖息差收入,但是利息支出不允许从贷款利息收入中进行抵扣,业务支出中所占比重较大的工资薪金支出也不能作为进项抵扣,重复征税的问题依然存在。税率由营业税税制时的 5%变为现行增值税的 6%,实际税率提高了 0.66 个百分点,若进项抵扣链条不畅通,流转税税负会因实际税率的提高而明显增加。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