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审计论文格式、审计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有色金属行业碳审计框架设计及实施路径探讨——以中孚实业为例

日期:2025年02月07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502031643063236 论文字数:45255 所属栏目:审计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审计论文,本论文依托前人学者总结的碳审计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参考政府发布的不同地区、行业碳核算规范指南,结合实际案例,经实践挖掘有色金属行业现行碳审计中暴露出碳核算标准仍需细化规范,例如排放因子缺省值的有待统一划定、不确定性分析判定标准尚未完善,碳审计人才培养体系亟需构建等问题。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经济水平存在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需求,解决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相关问题日益受到政府重视。全球变暖、极端天气频发是环境恶化最直观的体现,温室气体的超规模排放是导致全球气温上升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其中“碳”排放更是危害最大的。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增长,到2020年我国碳排放高达101.51亿吨,结合英国石油公司(BP)的统计数据,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31.4%。我国严格控制碳排放的增长既能助力维护全球生态系统的稳定,也能促进我国及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故而2020年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双碳目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加快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型产业结构的关键,是实现能源结构转型、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重要推力,更是中国基于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制造业的发展历来是国家行动纲领中的重点关注部分,当前中国制造业正值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关键阶段,国家复兴离不开工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稳定持续发展。有色金属行业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领域,但同时又是高耗能、高排放的被重点关注行业。为了推动此类行业的绿色发展进程,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于2023年更新了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要求对其进行约束。因此,有色金属行业作为碳减排的重点领域,亟需明确碳排放状况。

碳审计是在全球降低碳排放的背景下产生的,审计机构接受政府授权或其他有关机构委托,按照据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章、制度、标准,遵循审计准则,对被审计单位的碳排放数据进行核查,评估其低碳政策的执行情况,并对其减排目标进行认定。碳审计作为环境审计的分支,是对传统审计体系的扩充,目前正逐步朝独立的审计领域演进。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旨在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随着成交额的增大,也增强了碳审计作为低碳经济中监督力量的不可或缺性。碳审计作为环境审计新的分支,以审计学为研究视角对碳排放进行监督。承担对被审计单位碳排放状况与碳排放量进行核查、鉴证与评价的工作;督促被审计单位切实履行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

1.2文献综述

1.2.1碳审计的内涵

2003年英国政府发布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最早提出低碳经济概念,提出减碳减排的发展模式应与经济发展结合,构成低碳发展为主导、低消耗、少污染绿色经济新模式。Bebbington,J.h和Larrinaga-Gonzalez C.(2008)提出碳交易中碳排放量可等价于商品,需经过独立的第三方进行碳鉴证活动并提供核查报告后再进行第三方交易。碳审计既是源于对全球气候问题的重视,也是对碳交易背景下的财务和非财务业绩的监督活动。Aldona(2017)认为,碳排放审计本质仍是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从而帮助作出相关决策,只是审计内容发生了相应变化。

李雪和杨智慧(2006)提出碳审计具体包括鉴证、监督和控制作用,本质是对碳排放组织受托减排责任履行的一种经济控制,这是国内较早的碳审计观念。何雪峰和刘斌(2010)认为碳审计是能源审计的重要分支,可以对能源使用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行直接评价,揭露能源利用中的有效性,还可量化能源的使用情况促进资源优化与科学利用。钱纯,苏宁等学者(2011)认为碳审计实施是对企业碳排放及其管理活动进行独立性监督和评价的行为,运用审计方法依据审计标准鉴证被审计单位低碳消费社会责任履行的公允性、合法性、效益性。杨树滋和王德升(2018)将碳审计聚焦于企业日常活动中产生的污染进行控制或预测,碳审计制度则是以此为基础,以国家为主体对环境部门进行管理的体系,并与常规审计作出区分。梁力军,冯江林等(2023)也认为碳排放是由审计机构对碳交易、碳产品、碳足迹进行全面追踪并依据得出的数据形成审计证据,并做出鉴证与评价,实际是运用审计逻辑治理碳排放的手段。郑石桥(2022)以审计一般的本质为基础,从碳排放信息、碳排放行为、碳排放制度三个维度对碳排放经管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独立鉴证。提出碳审计是以系统方法独立鉴证碳排放管理责任履行情况,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治理行为。

2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

2.1.1碳达峰与碳中和

目前中国正处于由化石能源转为清洁能源的能源转型阶段,能源转型是解决资源环境矛盾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要手段。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既要自上而下的贯彻,更要自下而上的推动该战略决策的实施,齐力确保经济发展与绿色环保并进。

“碳达峰”、“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碳达峰指地区或行业年度碳排放量在某个时点达到历史最高值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碳达峰既是碳排放量由上升转为下降的趋势拐点,同时也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碳中和则是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节能减排、革新绿色生产方式、节约用煤等形式实现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的过程,即将自身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正负两相抵消。

碳达峰与碳中和是应对碳排放挑战的两个关键阶段。前者是后者实现的先决条件和基础,碳达峰的时间和峰值水平与碳中和实现的时长与难度高度关联。碳中和又为碳达峰设定了明确限制,要求碳达峰方略必须在碳中和的目标框架内制定。

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低碳发展理念,做好双碳工作,我国政府陆续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为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双碳体系,本文梳理出十条相关政策措施,主要涵盖中央以及各部委两层面,详见表2.1。

审计论文怎么写

2.2理论基础

2.2.1可持续发展理论

自中共十五大(1997年)开始,“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被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上百种,但目前被广泛接受的仍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定义。该报告中,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在实现经济发展目的的同时还要确保人类生存所依赖的大气、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自然环境能够充足并受到保护,使人类社会能够永续长存与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代表了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和权变,该理论涉及环境、社会和经济三方面的平衡。它可归纳为三个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强调代内公平及代际公平。地球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没有任何国家或地区有权为满足个人私欲或群体利益而透支后代的环境资源。二是共同性原则——强调区域间的公平性。可持续发展并非仅仅关乎某个地区的发展,而是涉及整个国家甚至全球的发展。不同的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应以牺牲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环境利益为代价。三是持续性原则——强调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环境领域,为确保其可持续性,必须考虑环境承载能力的上限;在经济领域,传统的资源密集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被清洁生产与文明消费所替代;在社会领域,仍当将提升人类生活质量作为首要目标,尤其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利与社会地位需要得到重点关注与落实,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保留与实现。

新时代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出生率降低,人口老龄化持续加重,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多重困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推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进步,即注重统一发展;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未来的持续发展;加速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高资源消耗的粗放型转向高质高效的集约型,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3有色金属行业碳审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

3.1有色金属行业能耗、排放、核算边界状况.......................20

3.1.1行业能耗状况...............................20

3.1.2行业碳排放状况...............................21

4有色金属行业碳审计框架的构建和实施路径的设计.................33

4.1有色金属行业碳审计框架的构建....................................33

4.1.1控制导向层...............................34

4.1.2执行关系层........................35

5有色金属行业碳审计框架和实施路径在中孚实业中的具体应用.........................49

5.1中孚实业情况介绍..............................49

5.2中孚实业开展碳审计的框架....................54

6有效落实有色金属行业碳审计框架和路径的政策建议

6.1完善法规及准则

目前有关碳审计内容和程序的规定主要在生态环境部制定的部门规章中,各地区也出台了一些地方性规章。但碳审计相关法律性文件的效力层级较低,无法与行政法有效衔接,阻碍了碳审计标准体系的建立。现行的《审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都未对碳审计的业务职责范围进行清晰明确的界定。法律法规依据的缺失导致碳审计程序及内容缺少统一的规范与明确的标准,造成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很大程度上左右审计结果。

针对上述碳审计发展面临的困境,推动碳审计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