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审计论文,本文通过对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宝丰能源过程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第1章引言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一种造福我国万民的经济形态,数字时代的到来为技术的创新开辟了一条快车道。数字技术作为一项普惠万民的技术,其发展可以弥合数字鸿沟,让全社会共享数字红利。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3年2月27日颁布《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进一步指出我国的数字治理体系需要更加完善。全面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经济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而推动专业机构、高等高校、企业等共同参与数字中国建设是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
2024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中强调,审计立足于经济监督定位,担负重要使命,要聚焦主责主业,更好发挥其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结合数字经济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家网络与数据安全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审计职责与定位正在发生转变,由传统的审计向数字审计发展。在2021年4月中注协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数字化建设战略的指引,发布《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建设规划(2021-2025)年》,为行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指导,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据中注协统计,在“十三五期间”全国42%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同程度地建设了数字化审计作业系统,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中占比高于90%的事务所应用了审计作业系统。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区块链等前沿数字化技术开展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和无人机监盘等探索应用进行审计,进而提升了执业效率。与此同时也伴随着外部的竞争与诸多挑战,要求会计师事务所不断跟随时代步伐,创新审计理念、审计技术与审计工具,高效弥合数字化审计体系建设的短板,进而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快速适应数字化、便捷化、科学化和国际化的现代数字经济发展需要。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数字化技术的文献研究
早期的数字化技术被视为是信息交互、大数据、计算机技术的运用,陈刚(2018)认为数字化技术是以计算机为载体,将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融合、自动化流程处理、应用分析和数据交互实现为统一符号的手段[1]。路燕(2022)认为数字化技术是指以创新为原动力、以计算机技术为具体手段,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实现各项业务与信息技术的充分融合,通过数字化表达方式来管理和控制企业运营活动的工具[2]。在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研究中,刘业政(2020)从数据间、计算间、分析间、人机间的协同等方面提出一种4C模型,并详细论述了4C模型的关键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为推动数字化技术相关研究与实践的发展做出贡献。随着对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深入研究,学术界的现有文献对数字化技术内涵的理解主要涵盖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3]。基于宏观层面的角度来看,Valenduc&Vendramin(2017)认为数字化技术是以网络平台为载体,以信息化技术为驱动展开的系列经济活动,能够高效促使社会经济运转[4]。郭峰、陈凯(2024)认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在政策的支持下有助于缓解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能够促进经济持续增长[5]。同年,陈彦君、郭根龙(2024)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作用机制进行剖析,同样发现:数字化技术可以对企业TFP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在内生性、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稳健[6]。从中观层面来看,国外学者Nazarova Karina,Nezhyva Mariia(2021)认为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为行业内所有企业的资产、人力、技术等各种要素提供一个整合的数字平台,进而给为整个行业提供一种资源共享的数字环境[7]。而王伟进、熊鸿儒、赵峥(2023)认为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数字化技术风险增加、技术权利扩张和技术资本入侵困境的出现,并提出应该坚持发展与治理并重、技术创新与治理创新并重、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并重相关策略[8]。
第2章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概念界定
2.1.1数字化审计
传统审计工作的对象为审计单位的凭证、账簿、报表等,而数字化审计针对的是电子数据、电子凭单、信息数据等,取证模式也逐步变更为数据时审计取证模式。在学术界较多的将数字化审计定义为:在实际审计工作过程中,相关审计人员在审计目的的指引下,以数据库中的原始数据为支点,合理运用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工具,并结合现场与非现场数据、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采用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查询技术、多维分析技术等)对多样的、复杂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审计证据进行辨别整理,发现问题数据,确定审计重点,收集审计证据,并进行反馈以进一步核查,得出审计结论,提出客观有效的审计意见,最终实现审计目的,这个过程也就是数字化审计。相比于传统审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人为误差,由于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基于横向与纵向方式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减少传统审计模式下查阅会计凭证、翻阅会计账簿等繁琐工作,提高审计效率,最大限度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其核心价值是用数据还原过去、描述现实和规划未来。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数字化审计质量控制可以以管理学上的术语PDCF循环管理方法为鉴,将数字化技术融入PDCF循环的过程中,连接审计的全过程,对审计工作的全程进行质量监控,以达到提高审计效率性和效果性。所谓PDCF管理方法包括4个循环阶段: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Feed-反馈。如图2-1所示。
2.2理论基础
2.2.1信息不对称理论
早在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G.Akerlof开始研究信息不对称理论,他认为该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各方对交易有关的信息了解程度存在不对称性,拥有丰富信息资源的人将处于优势地位,那么在交易前后分别会出现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掌握交易信息充足的人员受利益驱使会及时根据市场风向制定发展方向,甚至会不断占据市场做出有损对方利益的行为,这就是“道德风险”问题;而信息资源贫乏的交易方往往会面临“逆向选择”,而“逆向选择”是指信息贫乏的一方利用多于另一方信息信息使得自己受益。这种情况会直接误导市场情绪,使得质量差的产品冲斥着质量好的产品,造成市场资源配置率降低,甚至使得交易停滞。首先,审计作为市场独立的监督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应对信息不对称问题所造成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进而提高企业财报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相关性。经审计后的企业财务报表往往可以增加相关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赖程度,此外,经过审计能够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客观、公允、准确的信息,从而缓解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能够为信息使用者决策提供有力依据,进而维护市场稳定。其次,在审计工作中由于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很大程度上会降低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效率性。通常情况,被审计单位为了掩饰经营业绩不佳的事实,可能会发生财务报表舞弊行为,如故意错报、篡改信息、隐瞒挪用资产信息、漏报财务数据等行为。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如何高效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审计进而挖掘更多可靠、准确、客观的审计证据,对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权威性、以及维持社会经济秩序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3章 安永数字化审计宝丰能源的案例介绍 ........................... 16
3.1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概况 ........................... 16
3.1.1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情况 ............................. 16
3.1.2 安永事务所数字化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概况 ...................... 17
第4章 审计宝丰能源中数字化技术的实践评价与分析 .................... 39
4.1 数字化技术在安永审计宝丰能源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39
4.1.1 多渠道获取数据进行分析 ........................ 39
4.1.2 实现数据可视化、产品化 ............................. 40
第5章 加强数字化技术在注册会计师审计实践中应用策略 ............ 50
5.1 利器善审:融入更先进技术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 50
5.1.1 构建 Chat GPT 数字化审计信息采集系统 .......................... 50
5.1.2 构建 Chat GPT 数字化审计信息处理系统 .......................... 50
第5章加强数字化技术在注册会计师审计实践中应用策略
5.1利器善审:融入更先进技术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5.1.1构建ChatGPT数字化审计信息采集系统
数字化审计过程中,审计数据采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采集的数据质量直接影响审计结果的有效性。ChatGPT是一款智能化工具,为审计人员提供被审计单位及其他相关企业的数据。借助ChatGPT强大的上下文语义理解和数据获取能力,与数字化审计系统的电子数据采集系统直接相连,ChatGPT能够帮助智能数据采集系统更准确快速地获取更多、更充分、更准确的被审计单位和其他相关企业的内外部数据资源。审计人员可根据需要向ChatGPT查询与被审计单位或其他相关企业相关的数据,ChatGPT随即迅速导出所需数据,实现高效的数据采集和输出。输出的审计证据存在格式统一化、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