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会计论文,文章提出MZ分行应进一步加强对会计业务操作风险的管理措施:提高会计人员识别与评估操作风险的能力、加强制度建设、增强执行力、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外部风险防范技能,以实现有效的会计业务操作风险管理。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论文研究背景
从行业发展看,随着金融创新、经济金融全球化以及电子化的逐步加速,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金融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金融业得到快速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指出,在各项的政策措施的作用之下,金融机构统筹支持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有力的支持了我国经济正增长的实现。作为金融业的重要部分,银行业在蓬勃的发展中迎来了诸多机遇,但银行在进行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风险,给银行的发展带来严重的损失,所以对风险进行防范就有重要的意义。
从监管形势看,据统计,2021年前三季度,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外管局及其派出机构合计对银行开出罚单3405张,罚没金额共计20.44亿元,处罚1854家机构,罚单数量、罚没金额均已超2020年全年(2020年共开出罚单2596张、罚没金额19.12亿元),许多问题是由于银行机构操作不当造成的。国内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账户开立、销户、存款取款与转账汇款等方面出现的违规运作情况[1],此类会计业务操作失误的问题,使客户和商业银行产生了经济损失。操作风险管理成为银行风险管理关注的焦点。
从经营需求看,对比国外的规模较大的银行,国内的银行业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内部控制的体系不够完善,对于会计业务操作风险的管控,科学合理的会计业务操作风险的预防机制尚未制定,判定会计业务操作风险的办法比较单一。为了减少银行遭遇操作风险的损失,文章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MZ分行的会计操作风险展开调查活动,通过对问卷调查和访谈的信息进行详细梳理、分析、总结,发现问题,结合风险管理理论,提出解决措施。
1.2研究内容、方法
1.2.1研究内容
本文以MZ分行会计业务操作风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挖掘并分析会计业务流程中的操作风险,提出更有效的防范会计业务操作风险的手段与方法。
文章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阐述文章的研究背景以及意义;总结国内外的文献对于会计业务风险的分类、特点、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方面等研究,并进行简要的评述;总结文章的研究内容、方法以及思路。
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概念概述。阐述风险管理理论、操作风险理论、会计业务操作风险的定义、表现形式以及特点。
第三章,MZ分行操作风险管理情况。梳理与归纳MZ分行各项会计业务流程,介绍MZ分行操作风险管理情况。
第四章,分析问题。通过对MZ分行员工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访谈,从会计人员识别与评估操作风险的能力不足、制度建设滞后、制度执行不到位、内控建设不完善等方面,直接、清楚的分析MZ分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的问题。
第五章,解决措施。结合MZ分行的会计业务的情况,提出提高会计人员识别与评估操作风险的能力、加强制度建设、增强执行力、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外部风险防范技能等防范会计业务操作风险的措施,支撑MZ分行业务的发展。
第六章,总结展望。全面梳理文章的整体内容,总结研究的局限和研究的展望。
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概念概述
2.1银行会计业务操作风险的理论基础
2.1.1风险管理理论随着世界金融全球化、科技进步以及技术创新的发展,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风险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风险管理已成为企业预防、减少风险的发生,有效降低损失程度的方式之一。风险管理既可以降低处理风险的成本,又可以增加社会的经济效益,是各经济单位优化资源配置的手段之一。预防和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需要衡量和评价风险客观、准确,还需要合理配置社会资源,通过恰当、适合的风险管理决策,减少风险管理中的失误,减少损失。有效的风险管理理念有利于银行作出正确的决策、有利于保护银行资产的完整和安全、有利于实现银行的经营活动目标[13]。
在20世纪初期,西方学者就已经提出风险管理理论,美国学者汉斯(Heins,Richard M.)及威廉姆斯(Williams,C.Arther)在《风险管理和保险》中提出,风险管理是以成本最低为基础,准确确定风险类别,对风险类别进行识别、严格分类,并以此为前提,寻找有效的手段来管理和防范和控制风险,降低风险造成损失的概率。美国学者斯凯博在1999年的《国际风险与保险》中指出,风险管理是通过各利益相关者对风险的识别,估计,评价和处理,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收益的行为[14]。
美国反欺诈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发起组织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Organization)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提出,风险管理应该贯穿企业经营管理运行的过程中,以帮助企业发现负面因素,解决企业在创造价值过程中会对企业造成不良影响的某些问题,帮助企业实现业务经营目标[15]。
2.2银行会计业务操作风险的概念概述
会计业务操作是银行资金运动的基础核心环节,其风险的防范在现代银行经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银行会计业务操作风险贯穿银行业务的整个过程,银行业务发展、产品创新的加快、网点建设力度加大、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案件防控的形势将更加严峻,研究会计业务操作风险将有助于银行加强对风险的管理[22]。会计业务是银行的基础业务。
会计操作风险是指会计领域内的操作风险,结合巴塞尔委员和银监会关于操作风险的定义,会计业务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银行会计业务的制度、流程的缺陷、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操作管理的失误、疏漏而导致银行损失的风险,需要科学、严谨、及时的风险控制制度防范[23]。
一般而言,操作风险是指员工在会计业务中没有按照制度开展工作,员工的素质达不到标准,工作的安排不科学,银行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造成银行资产的损失的风险。银行会计操作业务主要包括会计管理业务、柜面业务[24]。会计业务操作风险是在会计业务操作过程中,由于规章制度的不执行、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信息技术的落后、内控管理的落实不力等原因,导致银行损失的风险[25]。
第三章MZ分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概况................................15
3.1 MZ分行基本概况...................................15
3.2 MZ分行操作风险管理情况....................15
第四章MZ分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的问题分析.........................18
4.1 MZ分行会计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18
4.2会计人员识别与评估操作风险的能力不足..................21
第五章MZ分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的改善措施.................................40
5.1提高会计人员识别与评估操作风险的能力.....................40
5.2加强制度建设............................42
第五章MZ分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的改善措施
5.1提高会计人员识别与评估操作风险的能力
根据第四章调查问卷及访谈的分析发现,MZ分行对采集操作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不完善。会计操作人员缺乏风险防控意识,一部分原因是会计人员专业水平较低,且缺乏系统的培训,一部分原因是人员结构与风险管理不匹配,会计管理人员缺乏准确的内部管理制度,风险评估较为形式,风险防控的的识别与评估较为不完善。
推动财会合规管理和高质量发展,核心要素是人。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和人才储备为出发点,以提高员工岗位胜任能力为目标,通过重点工作任务,锻炼骨干力量、发现培养人才,加大业务人员培训,夯实条线作风建设,持续提升条线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技能,着力建设一支讲政治、精财务、懂业务、善管理的财会人才队伍。完善会计业务工作考核的制度办法,在员工晋升上,应优先考虑业务能力强的、多次获得优秀的员工,适当的经济奖励因岗位职数限制无法晋升的员工,形成一套可量化的考评机制,改善会计业务人员的薪酬待遇制度,多劳多得,提高会计业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银行的会计操作风险。
第六章结论
随着金融改革的全球化,一系列重大会计操作风险大案的频发,会计业务操作风险管理在银行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如何有效防范我国银行的会计业务操作风险已成为银行业共同重点关注的课题。我国银行在有效防范会计业务操作风险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银行初步构建了会计业务操作风险的相关内部控制体系,逐渐认识到防范会计业务操作风险的重要;这些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有效地防范了一些会计业务操作风险[36]。我国银行在会计操作风险的防控已经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
文章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管控会计业务操作风险的研究成果,从内部人员、制度流程、信息系统和外部因素分析会计业务操作风险的表现,通过对MZ分行员工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访谈,分析MZ分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的问题主要为:会计人员识别与评估操作风险的能力不足、制度建设滞后、制度执行不到位、内控建设不完善、外部环境形势严峻等。对此,文章提出MZ分行应进一步加强对会计业务操作风险的管理措施:提高会计人员识别与评估操作风险的能力、加强制度建设、增强执行力、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外部风险防范技能,以实现有效的会计业务操作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