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EMBA论文,笔者认为IPTV 作为一个全国性的产品,只有各省新媒体携起手起来,相互学习,优势互补,朝着一个目标,打造一个产品模式,才能打造出用户的规模优势。运营商们应该本着共同运作大市场的积极心态,实现资源的共享,降低成本,使得“三网联合”找到利益的平衡点。要想真正让 IPTV 产业在世界和我国的市场上取得成功,需要大量从业于内容的开发、制作和服务提供的内容企业,建立完整的内容产业链。这一条产业链,要使得盈利模式、运营模式合理化,诱使所有开发商和供应商都能优势互补、通力合作,提高用户粘性。在此基础上,IPTV 产业的发展未来必将改变人们的生活。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在国外 IPTV 市场如火如荼发展的刺激下,2004 年 IPTV 产业在中国破冰,此后中国的 IPTV 产业得到急速扩张,并在近几年呈现爆发式增长,IPTV 成为业界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在 IPTV 的早期发展过程中并不是很顺利,三网用户处于各自独立的状态,这已成为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初期的瓶颈。如何打破这个瓶颈,拉动了广播电视、互联网和通信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信息强国的伟大目标。是大家共同探究的问题。2010 年 1 月 13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关于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三网融合解决方案在 2015 年正式发布,该方案明确规定:“全面推进三网融合的战略,不仅是当前而且也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肩负着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任务。”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互联网以及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为客户提供综合的多媒体通讯业务,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等。三网融合的主要表现在技术上基本一致,实现互通互联,全面覆盖;应用上使用相同IP;业务上尽量达到交叉渗透;经营上处于竞争与合作同行的状态。
在这种良好的政策环境下,IPTV 业务成为三网融合代表的典型业务,势必成为各大运营商争夺市场的重点业务。事实证明,IPTV 业务在国内得到了成功运营,国内各大运营商也因此得到了巨大鼓舞,坚定了对 IPTV 的综合收益和稳步发展的信心。然而 IPTV“爆发式”的发展,也引发了一些围绕在它身边的新问题。只有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IPTV 才能充满无限前景。
...........................
1.2 文献综述
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IPTV 的研究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很多学术著作和论文都对 IPTV 做了前瞻性的论述和深入的研究。笔者首先在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平台对优秀博士、硕士论文数据库里面以 IPTV 为关键词进行搜索,重点以 IPTV 这一新兴媒体为研究对象的仅有 565 篇。IPTV 作为一种新的融合媒体,国内外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笔者总结发现,针对 IPTV 这一新媒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 IPTV 发展现状方面,罗露(2016)从政策推动、用户规模、多种运营模式三方面将国内外 IPTV 发展现状进行了对比,提出 IPTV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王小宁、唐冉(2017)系统梳理和分析总结了 IPTV 近几年爆发式增长的现状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了 IPTV 对传统的有线电视行业带来的影响。从分析结果中对 IPTV 的未来发展做了合理预测,明晰了有线电视行业目前面临的市场竞争和发展环境。
在 IPTV 系统构架方面,Zahid 等(2007)提出一种基于 IMS 的 IPTV 系统构架,针对 IMS 对 IPTV 部署系统和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Cruz 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 IPTV 构架,在 IMS 网络环境下,IPTV 能实现动态 QoS (Quality ofServic,服务质量)自适应,还对 IPTV 应用服务器、IPTV 客户端、IPTV 信令构架和 QoS 自适应机制进行了详细的设计。针对 IPTV 的系统构架,国内众多研究者同样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谭春光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 IMS 的的 IPTV 框架。在 IMS 系统的核心功能板块上,以相互独立的会话功能模块构成应用服务器,这种应用可支持多种多媒体业务,他们还设计了能够同时支持多种不同 IMS 业务的客户端和内容供应端。
........................
2 IPTV 业务国内发展情况研究
2.1 IPTV 概述
2.1.1 IPTV 的基本定义
2.1.1.1 基本定义
关于 IPTV 的定义,目前在国际上是有多个定义的。本文选用的是国际电信联盟的关于 IPTV 的定义:IPTV 是基于 IP 网络进行传输的,提供质量高、安全系数高、交互多样化和可靠的多媒体服务,其内容包括电视视频、音频、图像文本以及各种数据。
更直白通俗的定义就是,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是一种存在交互的网络电视,是数字电视的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它是通过宽带连接互联网向订购用户提供数字电视服务的系统。更通俗地说,IPTV 是利用 Web 技术通过宽带 IP网络向家庭用户提供互动式的数字媒体业务,它的接收设备是电视机或个人电脑。
IPTV 是以三网融合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的多媒体服务产业的典型代表。它依托宽带网络,以电视、电脑、手机作为终端,为广大用户提供实时视频点播、在线咨询、互联网浏览、网络购物等多种新型业务。它不再受交互性的试听服务的限制,基于因特网的其他各类信息服务也可以在同一时段展开,如在线生活服务、在线远程教育、娱乐频道等等都可以同时展开。关于 IPTV 的市场营销,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的市场运营是息息相关的,运营商大多采取办宽带或买手机就送 IPTV 的营销手段来增加用户的基数,这是一种将普通的宽带、手机客户直接转化为 IPTV 用户的方式,与 OTT 和数字电视比,IPTV 在用拓展上是占据先天优势的。
IPTV 业务 2005 在我国正式启动;2006 年 IPTV 在我国初具规模,进入萌芽阶段;2010 年到 2014 年在我国各大省市试点推行;2015 年 8 月国办发出 65 号文,开始全面推进三网的融合,IPTV 开进入发展新纪元。IPTV 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可同样也有来自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比如技术条件、宽带、政府规制、市场竞争等等。IPTV 的这一发展过程,可谓是一波多折。
............................
2.2 IPTV 的特点
2.2.1 IPTV 的技术特点
信源编码技术是 IPTV 功能实现的核心技术。IPTV 的视频编码方式主要有MPEG-2、微软的 Windows media technology、MPEG-4 和 H.264、AVS 几种。MPEG-2是对视频用 TS(Transport Stream)封装后直接接入到网络进行传输的一种编码方式。这种方式需要的速率是 4-6Mbpsd,相对来说是非常高的,这就必然对网络宽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软的视频编码和 MPEG-4 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微软的视频编码是由 MPEG-4 几个专有扩展功能派生出来的,在 DSL/Cable 连接速度下微软的视频编码能够让视频清晰度达到接近 DVD 的视频品质。尽管如此,因为MPEG-4 是以 ISO/IEC 为标准的,编码环境相对比较开放,应用范围广,这是其他几种编码模式难以匹及的。2003 年,H.264/ MPEG-4AVC 视频压缩标准发布。在同等的画质下,H.264 视频编码比上一代的编码标准 MPEG-2 平均节约大概 64%的传输码流,比 MPEG-4ASP 要节约出 39%的传输码流。H.264 降低了对网络宽带的依赖程度,还可以让画质接近 DVD 的效果,不仅如此,它的系统抗抖性能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这就对 IPTV 编码技术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撑。最后说下 AVS,AVS 是我国自主制定的音频/视频编码技术标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它主要面向高清晰度和高质量的数字广播电视、网络电视、数字储存媒体和其他一些相关的应用,它具有性能高、复杂程度低、费用低等特点。
2.2.1.1 内容分发网络
内容分发网络,简称 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它指的是构建在数据上的分布式的内容分发服务的网络。CDN 广泛采用的服务器是 Cache 服务器,CDN 能够智能地将这些 Cache 服务器分布指向到用户访问相对集中的地区网络中去,当遇到用户访问某个网站时,CDN 可以利用全局负载均衡的技术,将用户的访问需求指向到离用户最近的且在正常运行的 Cache 服务器上,这样用户的需求就可以直接由就近的 Cache 服务器来做响应。由于 CDN 宽带占用较少,所以对于访问量大、服务不均匀、骨干网拥堵等情况,CDN 都不成问题。
..............................
3 广东 IPTV 业务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发展现状........................ 23
3.1 广东 IPTV 业务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发展历程.......................... 23
3.2 广东 IPTV 业务发展现状................................. 26
4 广东 IPTV 业务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34
4.1 政府监管力度不够...........................36
4.1.1 监管混乱...............................36
4.1.2 监管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