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政府采购论文,笔者认为现如今,政府采购的区域经济效应还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各区域政府需要根据本地的政策、三次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模式、未来规划等多个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针对性的进行政府采购规章制度的建立,保障政府采购过程的顺畅与公平公正。对一些幼稚行业、新兴行业或者是短板城镇或三次产业,政府需要站在整体区域发展的角度,切实的制定相关辅助制度,发挥政府的领头羊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政府采购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最大化的拉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和良性发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政府采购作为最有力的国家财政政策之一,一直以来都被众多国家所重视,尤其得到发达国家的重视。通过庞大的政府公共支出,增大社会资本投入,加速资本运营,能够在社会资金链运营的过程中产生庞大的集聚效应,这种效应对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经济走势、政治指导、文化走向等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因此,众多西方国家和国际组织持续关注政府采购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绝大多数国家所建立的政府政策往往都从自我出发,基于自身利益的发展,建立健全的有助于国家与组织发展的公共政策。针对政府采购政策而言,上到国家层面,下到地级政府,往往会将购买本国产品以及与当地企业合作作为政府采购的首要目标,以便于保护本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扶持当地中小企业、推动生产规模扩张。鉴于此,通过政府采购的特定要求与标准设定贸易壁垒往往成为发达国家常用的手段之一。
近年来,为了能够加速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速度、提高中国经济发展效率与水平、促进经济发展规模大幅度增加,中国政府不断地加大政府采购的规模,以突出政府采购对经济发展、三次产业推动等各方面的促进和激励作用。据统计,自政府采购政策出台以来,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财政部门都采取积极措施,不断扩大政府采购面,加大政府采购的数量,提高政府采购效率,促进了中国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毫无疑问的是,政府采购所带来的经济效应越发受到社会内外广泛的关注。据学者研究,政府采购具有带动整体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功能。那么在中国政府采购管制制度规范化和体制化的大背景下,政府采购规模的扩大对中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到底如何影响并且这种影响的程度如何,这类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有利于找出中国现存的政府采购问题,更有利于国家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促使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因此,政府采购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应该是中国迫切需要研宄的重要问题。
................................
第二节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政府作为市场经济下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需求方之一。在市场经济作为主导的背景下,政府采购买方市场的形成意味着政府可以通过更加有利的条件购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政府的这种集中采购行为不仅能够通过规模效应有效的降低政府采购的成本和费用,还能够有利于提前对预算资金进行规划和调整,避免出现过多不必要的重复性采购行为,以期达到降低政府资金成本的目的。现如今,通过政府采购系统化的演变发展表明,政府采购制度的改进和完善已然从节约资金成本、提高采购效率的出发点转变为政策的宏观调控。政府采购所能发挥的最主要功能已经是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最终实现经济目标的工具之一。随着政府采购市场的开放,政府采购政策的经济功能将成为规范宏观市场经济运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但是,从当前的这方面研宄来看,利用政府采购促进经济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零散的观点多见于有关学者关于政府采购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发达国家利用政府采购制度扶持经济发展的经验介绍等文章里,缺乏政府采购作为一项财政政策的详细理论介绍及其经济效应作用机理研究。因此,本文从理论基础出发,通过对政府采购相关概念的严格界定以及政府采购促进经济发展、三次产业优势、行业优势的作用机理,使得研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深入性;也突破了国内学者的研宄都停留在国外经验的简单介绍和一般政策建议上的现状。
.........................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政府采购基本理论
一、政府采购的起源
政府采购,顾名思义,是指政府作为主体参与采购过程的一系列相关活动,又称为公共采购、政府统一采购。王勇和马晓娟称政府采购的开展有两个目的,除了为了方便展开日常政务活动,更多的是向公众以及行业提供公益性的建设或者服务。政府采购的一系列相关行为都是按照既定的法律章程,参与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实践活动。魏巍提出采购主要有单一来源、竞争性谈判、邀请招标、询价和公开招标五种形式,其中占据比例最大的是公开招标。李媛媛提到早在两百多年前英国就有了一系列的政府采购的制度,现如今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国家。据资料记载,最早出现政府采购实践活动是为了政府财政活动和军事活动的顺利开展。这是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导致资本迅速聚集,政府财政收入迅速积累,为了便于生产管理与投资,政府需要进行大量的财政支出。这个过程就需要政府进行严格的规范、把关、协调和控制。王勇和马晓娟提到在1782年,英国政府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文具供应局),该机构的主要目的在于有效的管理好政府的投资建设项目,并且做好公共用品采购工作。此后工作中,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政府采购的效率,规范采购政策管理与监督,政府提出了公开招标的形式与要求。规定各级政府需要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进行有效的政府采购行为活动。同时,政府也界定了一定的数额,要求超过限额的招标采购,必须进行公开竞争的采购程序。黄河提到1792年,美国联邦政府也借鉴了英国的做法,在政府采购方面,颁布了第一部法律法案,积极的号召和鼓励自由竞争采购。此后,政府采购活动逐渐在美国形成规范,并且美国政府也颁布了一系列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相关政府采购组织和当职人员应当遵守规定和程序。
........................
第二节政府采购与经济效应的关系分析
一、政府采购经济效应的研究概况
随着政府采购制度的健全和规模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政府采购产生的经济效应。例如,阿斯乔根据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提出政府采购(尤其是政府投资性支出)的规模和增长趋势与经济发展阶段有较强的相关性。黄顺军和朱明等人从理论出发,证实政府采购有利于扩大政府机构内需并且能够拉动政府机构投资。王治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中的协整检验得出政府采购规模(政府采购支出)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其中GDP为唯一衡量指标。此外,张得让、潘彬和张得让从两个角度系统的测度了政府采购对经济的宏观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拉动GDP的乘数效应和对投资与净出口的挤出效应。王治和王宗军则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从总量出发测定宏观经济绩效。刘清恩提出政府购买性支出作为国家财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运行中推动国民经济增长起着激与诱导作用。政府购买性支出属于消耗性支出,其中政府购买货物和服务又属于消费性支出,可以在短期内对国民经济增长产生直接的拉动作用;而工程类属于政府投资性支出,可以在长期内对国民经济增长产生直接和间接的拉动作用。
另外,在中国颁布《政府采购法》之后,中国学者进行了针对政府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宄。马拴友表示政府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张明喜和陈志勇研究发现政府财政支出的边际效应即边际生产力是显著大1的,表明政府公共支出的增长会促进经济发展的增长,呈现正相关性。孙群力调查了中国1978至2003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协整分析探究了政府投资、消费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数据显示,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中,政府消费与经济增长体现的是正相关效应,政府投资和经济增长体现的是负相关效应;短期关系中,政府投资有利于经济的增长。
...........................
第三章中国政府采购发展现状分析.................26
第一节中国政府采购发展历程及现状....................26
第二节地区政府采购发展历程及现状....................26
第三节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26
第四章政府采购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34
第一节政府采购经济效应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模型选择..................34
一、模型指标体系的构建..................34
二、数据预处理..................34
第五章结论、建议与展望....................59
第一节研究结论....................59
第二节研究建议....................59
第四章政府采购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政府采购经济效应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模型选择
政府作为政府采购政策与制度的主要建立者和实施者,需要在政府采购过程中注意加大政府采购力度,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占GDP和全国财政支出规模的比重,以期达到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经济效应的目的。同时,政府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政府采购相关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政府采购一系列活动的监管与评价机制,对政府采购行为中涉及到的人、事、物进行必要的监管与评价,建立更加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政府采购制度。
............................
第五章结论、建议与展望
第一节研究结论
(1)政府采购对经济、三次产业、九大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与激励作用,但是效应还待进一步提高。之所以政府采购的经济效应、三次产业效应与行业效应不强,从政府行为角度出发,与政府采购政策的支持力度、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政府采购结构、政府采购监管等有着一定的联系。
(2)政府采购带来的经济效应、三次产业效应、行业效应在东中西部、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均具有显著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