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质量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项目质量管理论文格式、项目质量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大型集群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复杂性分析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2666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1002091440037869 论文字数:5259 所属栏目:项目质量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摘要:运用复杂性科学的基本原理,从整体性、动态性、层次性、开放性和自学习性等方面,对大型集群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进行了复杂性分析,认为大型集群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是由多个要素构成,要素之间具有很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质量管理行为与方式,包括管理评审制度,树型质量监控,样板引路制度,独立第三方考核制度,以强化和完善大型集群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 
Abstract: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p rincip les of science of comp lexity, the comp lexity of clusters of engineering projects is analyzed in the light of integrity, dynamics, gradation, openness and autonomy.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quality supervision of clusters of engineering p rojects is a typ ical comp lex composed of several essential factors, between which there exists a comp licated nonlinear relationship. The behaviors and manners of quality supervision are p roposed including management evaluation, tree - shape quality supervision, model leading system, independent third - party assessmentwith a view to strengthen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supervision of clusters of engineering p rojects.  
    近年来,国内的工程建设出现了较多的大型集群工程项目,如广州大学城工程项目、上海世博会工程项目、北京奥运会工程项目等。所谓大型集群工程项目是由若干功能不一、结构各异的工程建设项目所组成的[ 1 ] ,一般具有工程量大、投资多,技术复杂,时间紧迫,质量要求高等特点。大型集群工程项目由于其复杂性、庞大性以及重要性,对所有参加建设的组织和管理者都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尤其在质量管理方面是当前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和思维不能适应新的技术、形式、条件、环境等情况的要求,需要新的理论指导。近年来,复杂科学研究正逐步成为世界科学和管理发展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已经产生了一批广受学术界高度关注的新成果和新视野[ 2 ] 。复杂性科学研究也将给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尤其是大型集群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带来许多全新的启示。

    1 复杂性科学与质量管理的发展

    1. 1 复杂性科学的发展
    复杂科学是研究复杂性、复杂系统的科学,是系统科学发展的新阶段。1984年,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盖尔曼(Murray Gell - Mann)和安德逊( Philip An2derson) 、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罗(Kenneth Arrow)等人支持下,组织了桑塔费研究所( SF I) ,专门从事复杂科学的研究,试图由此通过学科交叉和学科间的融合来寻求解决复杂性问题的道路。
    复杂科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基本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复杂性科学研究实际上要处理的是部分和整体,局部和全局,微观和宏观的关系[ 3 ] 。研究复杂系统的基本方法是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的系统科学方法。它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结合: ( 1)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相结合; (2)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相结合; (3)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 ( 4 )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复杂科学研究中目前所用的理论工具主要是微分方程和形式逻辑,除此之外的理论工具还包括: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技术;综合集成技术;整体优化技术;计算智能;非线性科学;数理逻辑;计算机模拟[ 4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复杂科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涉及植物、动物、人体、生命、生态领域以及企业、市场、经济、社会、管理等众多方面,其应用前景广阔。
    1. 2 质量管理的发展
    系统科学对质量管理的重大贡献就是促进了全面质量管理的诞生与发展。近代工业生产,都希望以最经济的方法生产出让顾客满意的产品。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20世纪初开始的质量管理为单纯质量检验( SQ I, Simp leQuality Inspect) ,其管理形式是靠事后把关,在大量产品中剔除废品;到20世纪60年代质量管理表现为统计质量控制( SQC, 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 ,主要是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并加以控制、调整,是一种积极预防与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而20世纪80 年代已发展为全面质量控制( TQC, TotalQuality Control) ,其基本核心是以提高人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 20 世纪90年代的质量管理进入全面质量管理( TQM, TotalQualityManagement) ;将系统论应用于质量管理,促成了TQM系统的产生。20世纪90年代开始, TQM已发展为“全社会质量管理”和“全球质量管理”新的阶段。质量系统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它由多个要素构成,要素之间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以往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系统中要素间相互作用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达到产品质量完美无缺的境界[ 5 ] 。采用复杂科学的理论研究质量管理中新的系统概念,可以为解决质量管理问题提供有效方法。

    2 大型集群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复杂性分析

    2. 1 整体性
    大型集群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系统具有其组成部分或部分总和没有的性质,这是系统最重要的特性。以往在质量管理中,对工程质量进行研究采用的是系统分解的方法,即将一个复杂系统分解成若干个相对简单的子系统,只要研究清楚各个子系统的性质就可以获得整个系统的性质,其理论基础是数学的还原论和物理上的叠加原理:整体等于局部之和。然而,复杂科学认为,系统分解的研究方法只适应于简单系统研究,不适应于复杂系统研究,因为真正的复杂系统都是非线性系统,叠加原理可能失效。大型集群工程项目产品质量是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为了分析的方便,有时也将这个复杂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功能子系统分别进行分析和研究,但是它并不能将系统整体看作是其各子系统性质的简单相加,系统整体的性质与各子系统的性质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2. 2 动态性
    复杂科学认为,复杂系统总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稳定与平衡是运动的一种趋势,而波动、不平衡、矛盾等才是运动的常态,动态性是产生系统复杂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工程质量管理是以工程发包方提出质量要求,工程承包方通过采取措施满足其质量要求为主要特点,这是一种符合性质量管理,即发包方的任务就在于提出质量要求,承包方任务则是满足于符合质量要求,而这种质量要求可能是静止不变的。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用户不断变化的要求和期望,工程环境、工程条件的不断变化,工程建设的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强制性的法律法规的新规定等等,这些要求、期望、环境、条件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因此工程质量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必须要通过系统分析、系统工程、系统管理才能实现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
    2. 3 层次性
    工程项目建成后不可能像一般工业产品那样依靠终检来判断产品质量,或将产品拆卸、解体来检查其内在的质量。系统具有层次结构和功能结构,研究系统的结构时要考虑层次结构和功能结构的重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大型集群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系统中各工序环节交互作用的复杂性更为突出。从工程质量形成过程看,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竣工验收,不同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起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从参与工程的各方共同构成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看,它包括了投资方、使用方、监理方、勘察设计方、施工方、材料设备供应方、社会等与工程项目有关的各方。从工程项目本身上下工序或前后过程之间的关系看,包括了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等。因此大型集群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系统本质上就是工序要素组成的一个过程网络系统,具有多层次、多功能结构。
    2. 4 开放性
    质量管理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对未来技术发展、市场走向等重要环境因素的深刻分析和预测,建立起质量对环境的长期适应性。传统质量管理只局限于封闭系统,实际上,系统从其真实性质来看,都不是封闭的,大型集群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处在一个开放性的自然系统、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