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P方法在我国应用起步较晚,是1982年由许树柏在他的一篇题为《层次分析法----一种实用的决策方法》文中正式引入的。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1986年,赵焕臣等人合编了名为《层次分析法-一种简单而新的决策方法》的实用书。 1988年,许树柏又出版了一本《实用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著作,至此,层次分析法开始正式进入中国的学术研究领域。并在程序优化,资产评估,经济效益分析,安全评价和多因素评估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AHP法已逐步引入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并应用于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使用不同程度的方法减少或规避工程面临的不同风险水平风险。
...............................
第 6 章 项目风险防控
6.1 采购风险防控
工程建设项目由于周期长、投资大,很容易出现不确定的内部或者外部的干扰因素,这些因素即通常所说的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风险的产生极易造成工期延长、成本增加、计划变化等等后果,这些都会带来经济效益的降低,甚至会影响工程完成后的成效。因此,风险防控是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的重要工作。本文依据前文的分析结果得出,采购风险、质量目标、法律风险、费用目标和环境风险是风险权重较大的影响因素,为了更好的实现风险防控目的,拟采用风险自留、风险缓解、风险转移和风险规避等风险防控方法,针对以上几个环节制定更为细致的风险防控方案,以便更好的处理风险出现的情况。
兴安盟突泉县东山 66KV 变电站改造项目建设包含基础建造、线路建设和通信建造三个部分,建造环节较多,涉及采购的品种及数量繁杂;由于变电站的工作性质要求,对每一产品的要求极为严格,任何一个不合格产品的出现,都有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危险发生。因此对于采购环节进行有效的风险防控,则显得尤为重要。
1、采购前:项目在进行具体的采购工作之前,需制定完整规范的采购计划,内容包括每一项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原料,考虑其质量、价格、应用场所、特殊需求等等因素,制定详尽的原料采购计划,确定初步的采购意向单位,避免因原料难以购买或原料的生产周期较长而影响工程进展。拿变压器一项目来说,即要选用 20MVA三相双绕组油浸自冷式、低损耗、低噪音、有载调压变压器,采用普通阻抗变压器,其它原料类比同上。
2、采购中: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一旦遇到采购的材料质量不好、价格超高等突发状况,即可应用风险防控中的风险缓解、风险转移和风险规避中的中止法等。一方面对造成风险的责任方进行责任追查,对由此带来的工程损失问题进行问责或要求赔偿;另一方面迅速找寻同类替代产品。
3、采购后:对已采购的产品进行使用跟踪,若发现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原料问题,且该采购行为在后续的工程建设过程中还会用到,则立即采用中止法停止同类产品同厂家采购,以将采购风险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