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风险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项目风险管理论文格式、项目风险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医养结合PPP项目风险管理研究--以菏泽市M项目为例

日期:2021年05月18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621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5061010525125 论文字数:25554 所属栏目:项目风险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项目风险管理论文,本文对医养结合 PPP 项目的风险管理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但由于时间、资料、能力的有限性,还需在以下方面有更深一步的研究:(1) 针对医养结合 PPP 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还需采用其他有效合理的风险识别方法,找出真正反映医养结合 PPP 项目特性的风险指标,进一步完善医养结合 PPP 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2) 在医养结合 PPP 项目风险评价中,一些指标的权重的获得缺乏一定的客观性,还需采用一些更加合理的方法降低评价结果的主观性。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正在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最大民生问题之一。为了有效解决养老服务供需结构失衡问题,政府积极探索和推广各种养老模式,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例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 号)、《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 号)、《国务院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84 号)等。在李克强总理所作的 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养老”这个关键词就被提及了 20 余次,针对养老问题,李克强总理重点提到:积极推进医养结合是未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强化民生保障的主要手段。

医养结合主要是指采用“医养一体化”的养老新模式,通过对医疗与养老资源的优化整合,充分实现最大化的社会资源利用,主要包括医疗康复保健、生活照护、精神心理、文化娱乐服务等。从本质上来看,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在强调保证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中的医疗服务,切实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使得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幸福感得到增强。近年来,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政策和资本的合力下,我国养老产业正迎来快速增长。德勤日前在名为《探索健康养老的“最后一公里”:中国医养结合趋势展望》的报告中指出,积极探索适合中国老龄化社会国情的医养结合项目,积极拓宽医养结合项目的融资渠道,加强医养结合项目的风险管控,是切实推动医养结合发展的关键。

与 BOT(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比起来,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是一种新兴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运作模式,起源于英国,被广泛应用于交通、水利、能源、教育、医疗等领域的项目建设中。由于该模式体现了“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伙伴式合作共赢的特征,使得政府部门的财政支出中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得到较大程度缓解,还使得企业的投资风险得到合理有效地分担。近年来,PPP模式在中国发展较为迅速,自 2013 年以来,PPP 相关政策密集出台,例如,《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等。2017 年,亚洲开发银行发布了第一份成员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监测报告《PPP 监测》。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 PPP 项目及 PPP 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较为深入、全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

PPP 模式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最早由英国政府部门将 PPP 模式应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随着该模式在英国的成功运用,其他很多国家开始引入 PPP 模式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国际上很多研究机构及学者对 PPP 模式达成了以下几点共识:一是 PPP 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与私人投资部门二者的监管、融资的优势;二是在交通、水利、环保、医疗、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可以高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可以提供较为优质的公共服务。

Ameyaw 与Albert 认为政府部门应该发挥 PPP 模式在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此模式可以有效缓解政府部门的地方财政压力,有效促进社会与企业资本之间的优化整合[1]。Amadi与Carrillo提出在PPP项目实施过程中政策主导的观点,通过分析 PPP 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逻辑关系,提出了针对政府部门与投资部门之间关系的有效制衡机制,认为此模式是政府部门投资与私人投资结合的有效方式[2]。Krasuski 等人指出成功运作 PPP 模式的关键是要建立完善的项目监管指导体系,建立各参与方之间的收益分配机制,合理统筹参与各方之间的关系[3]。

Xu 等人分析了西班牙-法国跨境高铁 PPP 项目运作失败的原因,建议政府部门应该建议 PPP 模式的风险防范机制,同时应该考虑到此模式自身包括的衍生成本等[4]。Erdogan 等人梳理了 PPP 模式所涉及的公共价值及所存在的价值冲突,从利益主体层面分析了公共价值冲突存在的根源,提出应该从制度、沟通机制、监管与环境四个方面加强 PPP 项目的运营与监管[6]。Zhang 等人对 PPP 模式所涉及的契约治理的内外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 PPP 模式的外部机制占据主导地位,在 PPP 模式中应该注重项目绩效评价、监管及主体责任等方面的工作[7]。Yuan 等人研究了PPP模式下项目型企业脆弱性形成与扩散机理,指出制约项目型企业脆弱性的评估与预警的因素同样会影响到 PPP 项目的运营[9]。Carpintero 与 Petersen 实证检验了影响私人投资参与 PPP 模式下的项目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市场全球化是其关键的影响因素,其中政府部门因素表现出较强的动态特征及差异性[10]。

...........................


第二章 基础理论


2.1 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2.1.1 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管理一般是指通过一定的风险识别方法识别出相应的风险因素,借助合理的风险评价方法对风险进行相应的评价,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产生的风险进行控制,从而保证实现最终目标的管理过程。

风险的产生收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因此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在进行风险管理时,不仅是风险的评价还是风险的应对,都应该从系统性、整体性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这就需要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各部门相互合作、共同分担。

2.1.2 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

风险管理是基于项目特性对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价,并进行风险控制的过程。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选择风险管理技术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的循环过程。一般情况下,风险管理的过程如图 2.1 所示:

图 2.1 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

.......................


2.2 PPP 项目模式基础理论

2.2.1 PPP 项目模式的概念界定

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并没有对 PPP 项目模式的概念形成一个统一的共识。我国财政部给 PPP 模式的定义是: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项目模式,即“公共与私营合作制”项目模式。通常是指公共与私营之间为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或者为了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通过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形成的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在这种关系下,项目参与各方拥有的权利义务是通过特许经营合同的签订来约束的。PPP 项目模式是一种可以实现多方共赢的项目建设模式,如社会投资方可以从运营中获得收益、人民群众可以获得相应的产品或服务、政府部门可以有效缓解提供某种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资金压力等。

表 2.1 境外对 PPP 项目模式概念的界定

...............................


第三章 医养结合 PPP 项目的风险识别...........................13

3.1 医养结合 PPP 项目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13

3.2 医养结合 PPP 项目的风险特征......................14

第四章 基于熵权模糊综合分析法的医养结合 PPP 项目风险评价与分担...........17

4.1 熵权的概念及计算.............................18

4.2 医养结合 PPP 项目风险评价体系构建......................18

第五章 医养结合 PPP 项目风险评价与分担应用研究—基于菏泽市 M 项目......27

5.1 M 项目基本概况...........................27

5.2 M 项目风险评价......................29


第五章 医养结合 PPP 项目风险评价与分担应用研究—基于菏泽市M 项目


5.1 M 项目基本概况

国务院办公厅 2018 年 5 月 3 日发布《关于对 2017 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国办发〔2018〕28 号),对 2017年落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深化创新驱动、优化营商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 25 个省(区、市)、82 个市(地、州、盟)、116 个县(市、区、旗)等予以督查激励,并相应采取 24 项奖励支持措施。菏泽市被列入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模式工作有力、社会资本参与度较高的市、县(市、区、旗)名单,是山东省惟一获此荣誉的地级市。

近年来,我市抓抢 PPP 模式发展机遇,全力以赴推进 PPP 工作快突破、上规模、创水平,取得良好成效。截至 2018 年 3 月底,全市纳入财政部综合信息平台的 PPP 项目 269 个,总投资额 2178.39 亿元。上报审核通过项目 225 个,总投资额 1878.44 亿元,审核通过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