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外科护理论文格式、外科护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预见性护理在留置气囊尿管拔管困难中的应用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937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1008161559064170 论文字数:4000 所属栏目:外科护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摘要:针对临床留置气囊尿管拔管时发生困难现象 ,着重从气囊尿管的结构、 质量、 病人自身因素及护士操作技巧等方面分析。根据病人在留管、 拔管过程中的具体情况、 不同的心理反应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确定每个病人的护理重点、 宣教内容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等一系列预见性护理的方法 ,解决和预防了气囊回缩不良、 尿垢形成、 气囊道梗阻以及不良情绪反应等因素致留置气囊尿管拔管困难这一难题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气囊尿管以其方便、 固定牢靠且易于保持会阴部清洁之优点而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但由于受气囊尿管的结构、 质量、 病人自身原因以及护士操作技巧等多方面的影响 ,在护理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 ,总结出一套预见性护理措施和解除拔管困难的方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气囊尿管的结构

气囊尿管的结构不同于普通尿管 ,在离导尿管头约 2. 5 cm处有 1 个小气囊 ,可容纳液体。留置气囊尿管的病人均采用注入生理盐水的方法。尿管的管道末端有 2 个开口 ,汇合成一条管道 ,其内部结构分别为 2条通道的管腔;直而粗大的管道通导尿管头侧开口处 ,另一个弯曲有特别颜色标志的 ,末端开口处有自动活塞的管道直通于气囊内 ,只要用注射器注入生理盐水 5mL~10 mL ,尿管头处的气囊成圆形膨大 ,取下注射器 ,开口处的活塞就自动关闭 ,起到固定尿管和防止尿液外流的作用。需要拔管时先用注射器从有颜色标志的末端管道抽吸完液体 ,气囊即恢复原状 ,就可拔管。

2   掌握正确的留置气囊导尿管的导尿方法

留置气囊导尿管导尿时插入深度比普通尿管导尿插入要深些 ,按照男性的生理解剖特点及男性导尿插入深度 18 cm~22 cm , 再加上尿管头至气囊处共 4cm ,也就是说总插入深度 22 cm~26 cm ,即插入尿管有尿液流出后 ,再进5 cm~6 cm ,以使尿管前端的气囊全部进入膀胱 ,方可从有颜色标志的管道注入生理盐水 ,取下注射器 ,然后轻轻牵拉尿管 ,有阻力时停止 ,这样尿管就留置好了。导尿过程中 ,操作者动作娴熟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 ,嘱病人稳定情绪 ,腹壁放松。

3   留置气囊导尿管病人拔管时发生困难的原因

几百例留置气囊导尿管病人在拔管时出现拔管困难者 20 例 ,均为男性病人 ,年龄 18 岁~44 岁。原因为病人表现极度紧张者 3 例 ,均为未婚青年;因气囊内液体抽不出者 7 例;因气囊回缩不良、 体积增大者 5 例;因尿垢形成附着于气囊外壁者 5 例 ,均为长期置管者。

4   拔管困难的解决方法

拔管时遇病人精神紧张、 气囊回缩不良及尿垢形成等因素致拔管困难者 ,不得强行拔出,先安慰好病人 ,使其情绪稳定 ,护士本身保持冷静 ,表情自如。及时给予肌肉注射阿托品 1 mg、 安定10 mg ,待病人安静下来(5 min~10 min)即可将尿管顺利拔出。遇气囊内液抽不出时 ,用拇指与食指将外露尿管拧搓数遍 ,然后将注射器乳头插入气囊外口部,注入 5mL 液体后再慢慢抽吸 ,采用这种方法 ,一般能抽尽原固定液体。个别病例如采用此法不行时 ,可改用细钢丝(无菌)沿气囊的气道插入至气囊部 ,将气囊刺破 ,然后抽出钢丝 ,拔出尿管。

5   预见性护理

5. 1   预见性护理的目的 预见性护理即超前护理 ,采取预见性护理的目的在于预测病人在留置尿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有利于及早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最大限度减少病人的痛苦 ,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拔管困难。5. 2   预见性护理方法   留置尿管过程中 ,预见性护理的主要方法是:根据留管过程中病人的反应制定宣教内容;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 ,确定拔管过程的护理重点;根据拔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5. 3   预见性护理的具体措施5. 3. 1   避免气囊回缩不良的护理措施  临床观察到气囊固定液量越多 ,固定时间越长 ,气囊回缩就越差。经测量,气囊固定液用 15 mL ,持续 1 周 ,结果气囊不能复原 ,气囊的体表面积明显增大 ,使留学论文网管径增大 ,拔管时引起尿道阻塞、 疼痛、 尿道括约肌收缩致拔管困难 ,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 ,其预防措施为: ①采用小剂量固定 ,一般采用 5 mL~10 mL 为宜。②长期置管者 ,每周更换尿管 1 次 ,避免采用大剂量固定液和长时间固定。5. 3. 2   减少尿垢形成的护理措施  长期置管者有部分病人尿液中有较硬的结石样物质附着于气囊表面 ,这可能与个体差异、 饮水量及服用某些药物有关。预防措施: ① 多饮水 ,一般情况下每天饮水量1 500 mL~2 500 mL ,根据天气及病人具体情况指导病人增减饮水量。②少喝或者不喝浓茶水。③定期测定尿 p H值 ,根据p H 值采取碱化尿液或酸化尿液的方法 ,保持尿p H 值维持在 6. 5~7. 0。④每天膀胱冲洗 2 次或 3次 ,每次膀胱冲洗要彻底 ,遇见沉淀物多者采用注射器冲洗 ,使沉淀于膀胱底部物质翻于冲洗液中 ,以便吸出。⑤ 选用硅胶尿管留置尿管 ,减少尿液中沉淀黏附几率。⑥ 监测病人用药情况 ,遇特殊药物如磺胺类药 ,应及时、 准确给予缓释剂 ,并嘱咐多饮水 ,以减少尿结晶成分。5. 3. 3   提高病人应急能力的护理措施  置管、 拔管操作都可引起病人的不适感甚至疼痛感 ,而至情绪紧张 ,这是机体在尿管刺激作用下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 — — 应急反应。但这种应急反应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 ,大部分病人的应急反应是积极的 ,有助于个体应付内外的各种刺激 ,一般尚能忍受 ,主动配合 ,而少部分病人出现应急状态的不良反应 ,表现为极度恐惧、 躁动不安、 全身肌张力增高、 呼吸加快等 ,影响操作的正常进行。本组病例中有 3 例因不良情绪反应致拔管困难 ,针对这一现象 ,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病人缺乏留置尿管有关方面的知识 ,思想准备不充分所致。预防措施: ① 解除病人思想顾虑 ,术前对病人进行科普小常识宣教 ,内容包括生殖器与尿道的关系 ,拔管后的影响 ,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需要配合的要点 ,减轻心理负担。② 体贴、 关心病人 ,操作动作要娴熟 ,做到稳、 准、 轻。③ 尊重人格 ,多与其交谈 ,分散注意力。④避免强行操作 ,遇病人情绪激动时 ,待适当镇静、 安抚后进行。5. 3. 4   解除气囊道梗阻的护理措施  留置气囊尿管拔管前,先将气囊内液抽出方可拔管 ,但临床中遇气囊内液抽不出现象 ,其主要原因可能与尿管的质量及操作技巧有关。当气囊固定后气囊道闭锁 ,避免液体流出 ,但因长时间闭锁 ,内管壁可能有黏附 ,致内固定液抽不出 ,在抽吸液体过程中 ,由于抽吸过猛、 过快 ,使气囊道前端突然的负压作用致腔道吸扁形成梗阻而吸不出内液造成拔管困难。预防措施: ①选用优质尿管 ,在使用气囊尿管前 ,先检查尿管的质量 ,尤其是气囊部分 ,用注射器作通气试验,遇气道不通或气道阻力大或气囊异位等现象 ,应及时更换尿管。②采取有效措施 ,遇气囊内液吸不出时 ,护士应沉着冷静 ,可先将外露尿管用拇指、 食指拧搓数遍 ,再用注射器推注 5 mL 空气后 ,缓慢抽吸 ,然后将尿管顺利拔出。

6   效果评价

针对临床中出现留置气囊尿管拔管困难的现象 ,我们通过采取相应的预见性护理措施 ,自 2007 年以来 ,未出现因病人精神紧张、 气囊回缩不良及尿垢形成等因素致拔管困难现象。对气囊内固定液抽不出的现象 ,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顺利拔管。从临床运用的观察 ,应用此种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既能减少甚至避免拔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拔管困难 ,减轻病人痛苦 ,提高护理质量 ,又能增强护士的超前护理意识 ,减少甚至避免护理工作中的盲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