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1891 年,由美国人詹姆士·奈史密斯发明。1896年,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天津,此后在中华大地上发展起来。亚洲男篮锦标赛原名“亚篮联男篮锦标赛”,始创于 1960 年,举办时间为两年一届。到目前为止,一共举办了 28 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也是奥运会和男篮世锦赛的亚洲地区资格赛。2015 年后,男篮亚锦赛改制为男篮亚洲杯。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项目,场上每个人各司其职。中锋、前锋、后卫需要团结协作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后卫作为球队的组织者,场上的指挥官,是比赛中战术变化的核心。一支球队的风格特点与该队后卫的技术特点、得分与组织能力、心理状态、思维能力和人格修养密切相关。后卫进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整个队伍能力的发挥。作为一名好后卫,需要有良好的场上洞察能力、清晰的头脑、宽广的视野和稳定的心理状态。不仅自己能得分,还能组织全队进攻,给队友传球创造机会。后卫能力的强弱对整支球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后卫是领导、是贯彻战术的指挥官,也是全队进攻和防守的组织者。由此可以体现后卫在比赛场上的重要性。《东方体育日报》在 2008 年 8 月发表了以“下一步是走出去”为主题的评论。评论中与尤纳斯的临别赠言的观点不谋而合,即:“中国需要更优秀的篮球队员,更需要队员们在高水平联赛中获得锻炼、收获丰富的经验。那么中国队的后卫必然是首当其冲。”
一直以来,中国男篮有优秀中锋的传统。从我们熟知的“移动长城”巴特尔、王治郅、姚明到现在的易建联、王哲林、周琦,中国队的内线一直是我们的优势,甚至能在世界大赛中与美国、西班牙、阿根廷等豪强抗衡。可是中国队后卫一直是球队的一个诟病,近年来只有刘炜在中国队后卫线上打拼多年,陈江华,孙悦、张庆鹏、刘晓宇等一直受伤病困扰,中国男篮后卫的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但是在第 28 届长沙亚锦赛中,中国队后卫线在攻守两端都表现出了活力,打出了高质量的攻守转换。无论是个人进攻还是助攻队友都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郭艾伦和赵继伟二人,在场上敢打敢拼,郭艾伦的活力,赵继伟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球队,是取得本届亚锦赛冠军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同时,表现出色的郭艾伦入选了第 28 届长沙亚锦赛的最佳阵容。此次亚锦赛中国后卫队员的表现让人印象深刻。随着亚洲伊朗、菲律宾、韩国等豪强的崛起,中国男篮多年的亚洲霸主地位逐步消失。在 2013 年第 27 届男篮亚锦赛中,中国男篮兵败马尼拉,获得亚锦赛第五名,无缘亚锦赛 4 强。中国男篮创下自 1975 年以来参加亚洲男篮锦标赛史上最差战绩,同时失去了参加 2014 年西班牙世界杯的机会。此次亚锦赛中,小组赛阶段,输给韩国、伊朗;淘汰赛阶段,中国队史上首负中华台北队,创下 38 年以来的最差战绩。在 2013 年第 27 届男篮亚锦赛整个比赛过程中,各种问题暴露无疑。教练上任时间短,阵容不稳定。在中国男篮进行的 9 场比赛中换了 7 套不同的首发阵容,输了其中的三场比赛。在整个系列赛过程中,不仅中国男篮的内线优势荡然无存,而且后卫线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在前八强球队关键数据对比中,中国男篮多项数据排名跌出前四。各方面原因造成了男篮在 27 届亚锦赛中的失利。然而,在长沙举办的第 28 届男篮亚锦赛中,中国男篮以全新面貌出现,再次夺取冠军,并在本届亚锦赛进行的 9 场比赛中全部取得胜利。逆转韩国、复仇伊朗、决赛拿下菲律宾,中国男篮重新夺回亚洲霸主地位,彰显了中国男篮的实力。年轻力量的加入给这支新一届的中国男篮增添了活力与拼劲。年轻的两名后位队员赵继伟、郭艾伦在本届亚锦赛中展现出了不同于以往后卫线的攻击能力,不再只是依靠内线去进攻和防守。本届比赛后卫的出色发挥是本届男篮亚锦赛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本届比赛在宫鲁鸣指导的带领下,中国男篮展现了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斗志,尤其是后卫队员赵继伟、郭艾伦表现突出,充沛的体能,稳定的技术,展现了较强的进攻能力,帮助中国男篮在长沙重回亚洲之巅并取得了 2016 年里约奥运会男篮比赛的入场券。
.........
1 文献综述
1.1 关于男篮亚锦赛的研究
郭永东,李军,曹永英在《从第 22 届亚锦赛中分析中国男篮现状》中研究发现:1、虽然中国男篮的整体实力表现为上升趋势,但目前中国男篮的主要特点是进攻强于防守且远投较弱、以内线球员进攻为主。2、中国男篮队伍结构不健全,缺少能与强队抗衡的前锋球员,后卫的技术不全面,组织能力不强,尤其是防守能力较弱。3、中国男篮的战术安排比较单一,缺乏变化,进攻过于侧重禁区内。4、中国男篮应该增强力量训练,提高身体对抗能力,提高心理素质的稳定性,强化防守的意识和技术,提高防守的攻击性,提升整体队伍的防守能力[1]。贾志强,王建军,陈涛在《第 25 届亚洲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与对手攻防能力差异研究》中研究发现:1、中国男篮虽然在身高上与对手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内线进攻的效率依然较低。2、中国男篮的整体失误次数过高,防守积极性差,尤其是后卫作为防守的第一线,防止对手突破的能力弱。3、中国男篮所有球员在激烈对抗下的投篮得分能力较弱,而且前锋队员和后卫队员拼抢进攻篮板球的意识不强,从而导致二次进攻的机会较少。4、在冠亚军比赛的争夺中,中国男篮队员在高强度的激烈对抗中防守的侵略性和压迫性要弱于对手,男篮队员在关键时刻的抗干扰得分能力较弱,全队协作能力与对手相比也有明显的差距。5、中国男篮从比赛初段就轻视对手,到比赛末段越打越紧张,尤其是在内线球员远离篮筐的情况下,篮板球得不到保证。另外,由于抗压能力弱,导致内线球员投篮技术的变形,最后使得投篮命中率大幅降低[2]。
........
1.2 关于后卫进攻能力的研究
曹阳在《第 28 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后卫进攻能力研究》中研究发现:1、在身体接触少或者对抗弱的情况下,中国队投篮的命中率很高。中国队后卫与全队的配合意识很强,配合比较默契。2、在比赛的进攻过程中,中国队过于注重全队的进攻组织、弱化了个人的主动攻击,导致中国男篮出现了得分方式单一的现象。中国队后卫的突破欲望及突破能力都不高,而且他们的投篮欲望也不高,因此得分能力较弱。3、中国队后卫控制球权能力和世界强队后卫相比差异明显,支配球的能力弱。突出表现在传球意图易被对手发现,传球速度慢,传球方式单一,传球的技术较弱,真正能助攻队友得分的传球和有攻击性的传球的次数较少。4、中国队后卫快攻的成功率较高,但是发动快攻的次数较少,快攻意识不强。在比赛中过于求稳,浪费了不少的快攻机会。5、中国队后卫的身体素质相对于欧美强队差距较大,尤其是力量素质明显不足,导致对抗能力弱。6、中国队后卫由于连续起跳能力的不足,冲抢前场篮板的能力相对较差。7、中国队后卫心理素质不稳定,抗压能力差,在遇到对手紧逼防守时,掌控比赛节奏的能力弱,从而在关键时刻难以组织全队打出流畅的进攻[4]。韩新功,张翔,范鹏在《雅典奥运会中国男篮组织后卫与国外组织后卫进攻能力对比研究》中研究发现:1、中国男篮的组织后卫具有一定的得分能力,在投篮、突破、控制球方面的能力较为一般,组织和发动快攻的意识不强,并在对手贴身、紧逼防守的情况下,身体对抗能力较弱。2、中国男篮的组织后卫由于年龄较小,缺乏国际大赛经验,在关键时刻处理球不果断,导致失误过多。
.......
3 结果与分析.........11
3.1 中国队后卫体重、身高、年龄的特点分析.........11
3.1.1 与对阵队后卫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的比较分析.........11
3.1.2 与对阵队后卫年龄的比较分析.........15
3.2 中国队后卫进攻能力的分析......16
3.2.1 与对阵队后卫出场时间的比较分析..........16
3.2.2 与对阵队后卫得分能力的比较分析..........17
3.2.3 与对阵队后卫罚球能力的比较分析..........19
3.2.4 与对阵队后卫抢篮板能力的比较分析......21
3.2.5 与对阵队后卫助攻能力的比较分析..........24
3.2.6 与对阵队后卫抢断能力的比较分析..........25
3.2.7 与对阵队后卫犯规次数的比较分析..........27
3.2.8 与对阵队后卫失误次数的比较分析..........28
3 结果与分析
3.1 中国队后卫体重、身高、年龄的特点分析
体重、身高、年龄作为篮球运动员基本的身体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后卫队员在进攻中技术能力的运用。另外,在篮球运动员的选材、训练、比赛及考核评价等过程中,身高、年龄、体重这三项基本指标都至关重要。体重反映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程度,是体现人体横向发育程度及重量发展变化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比赛中运动员身体对抗能力的主要因素。在众多身体指标中,对于激烈对抗的篮球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的是体重。在现代篮球运动进步与创新的同时,超强的身体对抗能力尤为重要,这在欧美篮球强国中得到了更好的诠释与体现。突出的身体对抗能力是一个优秀的篮球运动员运用技术的前提。同样,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身体对抗能力也能体现出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攻防能力。由表 2、图 1 可知,两名中国队后卫赵继伟、郭艾伦的体重分别为 77kg、85kg,平均体重为 81kg,位于 10 支球队后卫的上游水平。说明在本届亚锦赛的比赛中,中国队后卫的身体对抗能力较强,保证了其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同时也展现了中国队后卫在亚锦赛中较强的攻防能力。
结论
(1)中国队后卫出场时间得到了一定的保证,但相对于韩国、菲律宾等主要依靠外线进攻为主的球队还是存在差距。
(2)中国队后卫与对阵队后卫在两分球命中率上存在明显差异,中国队后卫比对阵对后卫高出了 21.2%,两分球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