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旅游管理论文格式、旅游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探讨——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

日期:2022年04月04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555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12241327256321 论文字数:82555 所属栏目:旅游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相关标签:旅游管理论文
机制构建 ........... 25

一、资料收集与整理 ................................. 25

二、开放式编码 ........................ 25

第四章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评价模型 ....................... 48

第一节  层次分析法应用概述 ..................... 48

一、构建层次分析结构 .................................... 48

二、构造判断矩阵 .................................. 48

第五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现状分析与评价 ... 77

第一节  概况 ....................................... 77

第二节  发展历程 .......................... 78


第六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优化对策


第一节  吸引力驱动系统优化策略

一、充分挖掘景区资源

玉龙雪山景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相对良好,但对于人文资源的挖掘利用依然不足,人文环境指标得分仅为 5.4232,处于一般质量水平,亟需进行优化提升。玉龙雪山景区应当对自身资源做系统的、科学的梳理分类,主要挖掘纳西民族文化与东巴文化内涵。在已有的《印象丽江》演艺产品的基础上,结合纳西民族特色,开发纳西民族文化系列歌舞、实景演艺产品。结合三朵节、三月会、七月会、洗牛脚节、杀猪节、火把节等当地特色节庆,策划设计一批节庆旅游产品,且定期举办以增强品牌吸引力。充分利用阿普三多神传说、白石神传说、黑白水河传说、虎跳峡传说、玉龙湖传说等神话传说,增强各景点的文化内涵,渲染神秘色彩。支持和鼓励将东巴文化当中的东巴蜡染、木制工艺品、挂毯、纸张、画谱、万年历、石头城竹编等打造成为特色文化旅游商品。

二、丰富产品业态体系

业态与产品指标得分为 6.9942,属于较高质量水平,业态与产品独特性(7.1300)>业态与产品多样性(6.3897),均有待提高,尤其是业态与产品的多样性。当前,玉龙雪山景区当前以观光游憩类以及科研科考类旅游产品居多,其余产品类型较少。因此,仍需进一步丰富其他类型山地旅游产品。可开发建设一批帐篷木屋酒店、野营区、养生基地等产品丰富休闲度假类山地旅游产品体系;策划设计一批冰雪运动、滑草、徒步、登山、山地车、攀岩、高山探险、越野跑、户外素质拓展等山地特色户外运动丰富运动康体类山地旅游产品体系;开发建设一批文化研习所、文化研学基地,策划设计一批节庆、演艺、纳西东巴文化特色绘画、文字、手工艺等产品丰富文化艺术类山地旅游产品体系;开发建设一批以农业体验、民族工艺体验、高科技体验等为主题的体验场所,丰富娱乐体验类山地旅游产品体系。

旅游管理论文参考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本文研究主要围绕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研究展开,首先对研究背景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进行分析和梳理,从而总结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以及实践意义。通过大量收集、阅读有关资料和文献对山地旅游、旅游高质量发展、旅游驱动机制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并对文章所应用到的相关基础理论做简要介绍。在分析我国山地旅游发展现状、问题以及必要性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范式扎根于山地旅游专业文献资料,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三个步骤筛选驱动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因子,并层层归纳总结,最终形成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的概念框架,并分析各驱动系统的驱动机理。随后,依据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概念框架,构建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评价模型。最后,以玉龙雪山景区为实证案例,运用所构建的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评价模型对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现状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原则、战略及对策。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范式,构建了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的概念框架。该框架分为四层,从第一层到第四层分叉延伸,其中第一层为核心范畴,即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第二层为主范畴,包含吸引力、推动力、支持力以及中介力四大驱动主系统;第三层为子范畴,包含资源禀赋、自然生态环境、业态与产品等在内的 14 个驱动子系统;第四层为初始范畴,包含了 51 个驱动山地景区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因子。各层级之间属于隶属关系,层层递进,最终形成驱动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第二,吸引力驱动系统通过诱发山地旅游动机,产生山地旅游需求,促进山地旅游者做出山地旅游决策,开展山地旅游活动;推动力驱动系统包含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旅游发展水平、市场需求、政府政策四大驱动因子,它们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支持力驱动系统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其中硬环境主要指代基础硬件,起到基础支撑作用,软环境主要指代管理、服务等辅助环境,起到辅助提升的作用;中介力驱动系统则主要起到将山地景区供给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的作用。

第三,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评价模型中各层级指标的权重。综合层(一级)当中吸引力(0.3835)权重占比最高,项目层(二级)中硬环境(0.1457)权重占比最高,方案层(三级)中业态与产品的独特性(0.0777)权重占比最高,说明以上三个指标在各自层级当中的重要性最高,是驱动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主系统、子系统、因子。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