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传统村落
2.1.2 文化传承
2.1.3 旅游商业化
2.1.4 耦合协调度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论
2.2.2 耦合协调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3 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与旅游商业化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
3.1 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与旅游商业化互动关系
3.2 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与旅游商业化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
3.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3.2.2 建立指标体系
3.2.3 确定各指标权重值
3.2.4 指标评分标准的确定
3.3 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与旅游商业化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
3.3.1 确定各指标的总贡献值
3.3.2 耦合协调度模型
3.3.3 耦合协调函数
4 实证分析
4.1 案例地基本情况
4.1.1 肇兴侗寨基本情况
4.1.2 肇兴侗寨旅游发展现状
4.1.3 肇兴侗寨商业化现状
4.2 数据来源
4.3 信度与效度分析
4.3.1 信度分析
4.3.2 效度分析
4.4 肇兴侗寨旅游业态分布
4.5 肇兴侗寨传统文化传承和旅游商业化耦合协调度测算结果
4.5.1 判断矩阵及其权重、一致性检验
4.5.2 肇兴侗寨文化传承和旅游商业化水平得分
5 调控路径
5.1 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与旅游商业化耦合协调中存在的问题
5.1.1 村民文化传承观念意识薄弱
5.1.2 文化传承方式单一,主体固化
5.1.3 游客对待商业化存在刻板印象
5.1.4 利益相关者内外部矛盾交织
5.2 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与旅游商业化耦合调控路径
5.2.1 创新文化传承方式,扩大传承主体覆盖面
5.2.2 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审慎对待旅游商业化
5.2.3 关注传统村落村民,深度挖掘培养文化传承人
5.2.4 完善文化制度建设,努力协调各方利益
5.2.5 清楚界定产权,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6 结论与展望
6.1 讨论
6.2 结论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旅游管理论文范文五: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以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为例
本文以苏州市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为案例地,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并结合目的地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游客对度假区旅游形象的认知和官方投射形象为出发点,搜集和分析网络游记数据,配合调查问卷和抽样访谈内容,确定研究样本的数据源。首先使用“八爪鱼”数据收集工具获得网络游记文本,包括美团、携程、同程3家网站,并使用相同的方式获取官方微信公众号及旅游网站的资讯作为官方投射形象研究的样本,其次对文本进行技术处理,最后将旅游者感知形象和官方投射形象进行比较,分别从旅游资源、旅游活动、旅游基础设施以及旅游氛围四个方面分析其差异原因,进一步对情感形象进行分析,根据分析出来的结论,对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形象的提升提出建议。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旅游目的地形象
1.2.2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旅游形象
2.1.2 旅游感知形象
2.1.3 旅游投射形象
2.2 理论基础
2.2.1 “认知-情感”系统理论
2.2.2 传播学理论
2.2.3 旅游营销管理
3 网络文本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3.1 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旅游发展概况
3.2 研究对象选择与数据采集
3.2.1 数据来源确定
3.2.2 网络数据采集
3.2.3 样本内容预处理
3.3 研究设计
3.3.1 ROST CM软件介绍
3.3.2 建立分析类目
3.3.3 信度检验
3.4 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形象感知高频词汇统计
4 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旅游者感知形象分析
4.1 旅游者认知形象分析
4.1.1 旅游资源
4.1.2 旅游服务设施
4.1.3 旅游氛围
4.1.4 旅游活动
4.2 旅游者情感形象分析
4.2.1 建立情感分析词典
4.2.2 情感高频词统计分析
4.2.3 重游意愿
5 基于问卷访谈的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游客感知分析
5.1 调查问卷数据收集
5.1.1 信度与效度分析
5.1.2 游客感知价值量表
5.1.3 调查问卷游客感知价值评价
5.2 抽样访谈
5.2.1 数据收集
5.2.2 访谈对象与方式
5.2.3 抽样访谈游客感知价值评价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