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旅游管理论文格式、旅游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农旅融合形势下遂昌县旅游警务模式创新探讨

日期:2021年07月02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560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6211508199502 论文字数:22555 所属栏目:旅游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旅游管理论文,笔者认为“一格一警”旅游警务模式是在“一村一警”警务工作基础上的创新与拓展,该模式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几点:一是整合资源,精细化管理破难题。把机关警力下沉到网格,对原有的行政村进一步细化成网格,并且把网格协勤充实到不足的警力中,对各景区、农家乐(民宿)及休闲度假区实施精细化管理;二是构建自治组织引领发展的群防群治模式。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在国家层面上,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主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至此,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的时代正式到来,乡村振兴的号角全面吹响,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一条“以农业促进旅游,以旅游振兴农业”的农旅融合作为全域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随着乡村旅游产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旅游业态的丰富和转型升级,农旅融合正在源源不断的为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注入能量。

农旅融合是依托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运用农业基础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游览消费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作为农业和旅游业结合的新兴产业通过拓展农业旅游功能、优化空间布局、整合优势产业资源、创立品牌形象全面提升农业旅游产业。农旅融合不是简单地给农业和旅游业做加法,而是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推动农业从生产走向生态,生活功能的拓展,延伸农业产业链,建立乡村旅游业和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发展乡村旅游业和休闲农业,促进农旅深度融合,有利于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农旅融合的模式主要有休闲度假旅游模式、民俗风情旅游模式、村落乡镇旅游模式、田园农业旅游模式、回归自然旅游模式、科普教育旅游模式以及农家乐旅游模式等。

..........................


(二)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1.研究目的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旅融合形式下的旅游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与此同时也就产生了一系列有关于旅游管理方面的新问题。旅游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已然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但随之而来的也有各种社会治安问题,例如:安全隐患、服务质量下降、矛盾纠纷等。农旅融合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模式,从以往相对封闭的景区观光发展成为开放式的集吃、住、游、购、娱融为一体的全方位体验。游客与当地老百姓的生活、生产、交通等形成紧密而交错的联系,使得游客与经营者之间、游客与游客之间、游客与村民之间矛盾纠纷频发。这些现象的产生不仅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也增加了警务活动。因此如何有效的应对和解决农旅融合形势下的旅游警务新问题,已是旅游相关部门的当务之急。公安部门作为游客安全的守护者,原本单一维护社会治安的功能已不再适用于农旅融合的新形势。为此,作为旅游地的公安机关有必要重新定位,转变工作思路,思考该如何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安全感并融入到警务工作中去。

为此,根据农旅融合发展的需求与现实要求,结合自身的工作性质,突破传统的所谓“一警单能”的局限,创新旅游警务模式从而更好地为游客服务、更好的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更好的为农旅融合提供保障,成为当前旅游目的地公安机关重要工作。本论文对遂昌县旅游警务创新的实践进行研究,是对破解上述难题的一种积极有益的尝试。

图 2 遂昌县旅游住宿群体年龄分布图

图 2 遂昌县旅游住宿群体年龄分布图

....................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旅游警务发展状况

1956 年,约旦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旅游警察队伍,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维护旅游景区的安全及游客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同时还兼职翻译和导游工作。至此以后,泰国、肯尼亚、阿根廷、希腊、马来西亚、秘鲁、以色列、柬埔寨、韩国、美国等国家也相继成立了旅游警察队伍,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障旅游警务执法,随着旅游业态的发展,旅游执法的内容也在不断的扩展,相关制度和立法也在不断的完善。

世界各国的旅游警察在旅游警务的执法内容和管辖范围上虽有不同之处,但大体内容基本一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为旅游业保驾护航,为游客提供安全保卫,打击涉及旅游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这也是旅游警务的首要任务;第二,利用旅游警察给游客的心理提供安全支撑,同时为其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服务,例如旅游咨询、翻译、处理纠纷等事件;第三,承担旅游警务执法,其职权甚至超越一般的警务活动范围,拥有类似于我国工商等部门的行政执法权,使之更有效的处理旅游业经营者的违法行为,规范和引导旅游市场正规化运行。

综上所述,从世界各国纷纷建立旅游警察中可以看出,旅游警察在保证旅游景点和游客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也在旅游景点形象塑造上起到了积极作用。旅游警察的作用可以归结为五个方面:一是为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二是监督旅游经营者,处理游客的正常投诉;三是开展旅游执法活动,维护旅游市场运行秩序,保障旅游市场有序运行;四是以移动服务站的形式随时为游客提供帮助和服务;五是为旅游目的地树立安全形象,提升游客安全感,成为旅游景观之外的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


(二)农旅融合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从概念上认为,乡村旅游是农旅融合一种特殊的形式,通常被解释成旅游在农村进行[1]。Nilsson 和 Clarkee 则是认为农业旅游可以把乡村旅游囊括在内[2][3],其中包含农民为了吸引更多游客提供所有服务及设施,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多的收入。Pitchayadejanant K 则指出农业旅游是在农业和旅游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利用各种活动来发展农业旅游,展示生活学习方式和社区文化[4]。

本文认为农旅融合是农业资源与旅游资源融合发展,并且相互借力的新模式,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新手段。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和功能的充分利用,合理有序的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土地资源和农业资源。以开发完成的农业旅游休闲项目、配套的农业产品营销项目、农业旅游度假地产项目等为核心功能框架,更好的提供高品质服务,以满足农业旅游休闲聚集区的需要。因此,农业旅游在国内大部分学者的研究中的定义都趋同一致,认为农业旅游就是依托带有农业特色的旅游资源,转化成特色旅游产品,并通过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形态等形成吸引物的旅游方式[5]。农旅融合是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是在旅游业中融入农业产业与农业景观的资源的一种新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我国农旅融合的研究主要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等方面对农旅融合进行了研究,涉及到农旅融合涵义、模式、运行和作用等。周军认为,农旅融合是针对当前乡村衰退、农业经济效益低且获利不足、农民收入不高等一系列“三农”问题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应对措施和探索[6]。叶春近从农旅产业结合的角度分析,农业产业链依据地方特色在发展过程中要深入挖掘旅游价值,旅游产业要提炼特色,吸引游客,提升农业生产率和农业服务质量[7]。从学者对我国农旅融合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农旅融合的发展带动了农业与旅游这二者的融合与转型升级,形成了具有更强竞争力的新兴业态,使得农与旅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支撑。

表 1 基于成因与性质划分公共安全事件的种类

表 1 基于成因与性质划分公共安全事件的种类

............................


三、遂昌县传统旅游警务管理方式分析..................... 13

(一)遂昌县旅游资源情况..................... 13

1.文化风俗特色...................... 13

2.地理环境特色.......................... 13

四、遂昌县农旅融合形势下旅游警务模式创新....................... 21

(一)以“一格一警”为基石创新旅游警务模式............ 21

1.人员组建问题......................... 21

2.工作职责问题........................... 21

五、结论与展望.......................... 30

(一)结论.......................... 30

(二)展望................................. 31


四、遂昌县农旅融合形势下旅游警务模式创新


(一)以“一格一警”为基石创新旅游警务模

式“一格一警”作为公安机关警务创新的一种符合当下形势的新型警务模式,是指各地县所辖行政村根据实际管理需求细化为网格,从现有的民警中选派进驻辖区内的村(社区)网格进行网格化精细管理,并聘用各网格内熟悉情况的网格协勤常驻各网格开展警务活动,创新治安防控的新型警务模式。对“一格一警”的认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人员组建问题

落实农村警务的根本因素是“人”,从事农村警务工作的民警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决定了工作成效。辖区地广、人稀、山高的农村派出所警力资源严重不足,这也正是困扰农村警务工作最难以突破的瓶颈,“一格一警”警务新模式所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警力。这种警务新模式在民警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利用机关民警下沉网格来充实警力,充分发挥机关民警的潜在能力,并且对接辖区网格,并且在每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