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丰富乡村民宿周边产品
加强“丽水山居”民宿与“丽水山耕”农产品融合,打造一批“丽水山居”乡村民宿伴手礼,促进农产品向民宿商品转化。发挥“民宿+”“农业+”“互联网+”等叠加效应,围绕不同类型的乡村民宿引入畲族婚嫁、处州乱弹、班春劝农、打铁、做秤、弹棉花、中草药等鲜活的丽水乡土特色传统农耕业态,积极开发山林探险、古建游憩、研学修行、科普教育、农事体验、六养(水养、体养、文养、食养、药养、气养)等一批全链式产品。譬如:云和梯田旅游品牌久负盛名,核心区域的坑根古村落民宿群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今后要在“民宿+农业”方面做足文章,以休闲度假村落概念打造高端的乡村旅游度假区,入住民宿即可体验深度农耕、休闲垂钓、手磨豆腐、鱼塘嬉戏、古村骑行等打包体验项目。在黄金周假期、寒暑假推出时间自由组合的亲子主题游线,引入文化创意者亲情化服务管家概念,吸引不同年龄段的游客群体前来体验。此外,积极倡导有机生活,以梯田自身的发展周期打造相应的民宿体验产品,让民宿游客能吃上有机食品、过上有机生活,开展民宿食农体验与食农教育,引导游客思考人与食物、土地的关系。
............................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本研究选取丽水市乡村民宿游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游客开展旅游活动时选择乡村民宿这一行为的问卷调查,以游客对乡村民宿的感知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以游客视角对乡村民宿发展各指标的重要性打分,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开展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丽水市乡村民宿的时间结构来看,丽水乡村民宿游客流量的月际差异性较大、季节性较强,客源稳定性不够;从丽水市乡村民宿的空间结构来看,省内游客和丽水市内游客,是丽水乡村民宿的主要游客,其次为长三角地区,总体表现为对省外游客吸引力不强;从人口特征来看,民宿客源性别上以女性为主,年龄上已离退休人员或中青年游客为主,职业上以企事业单位人员、政府工作人员和私营业主为主,个人月均收入处于较高水平;从行为特征来看,自驾为主要出行方式,以旅游观光、乡村体验及写生写作为主要目的,将丽水作为首选的民宿体验地比例较低,以网络媒介为主要了解和预定住宿渠道,民宿品牌建设和推广不足,多次住宿比例较低,影响游客入住民宿的因素中,最重要的三个依次为时间、交通和价格;从消费特征来看,基础性旅游消费所占比重较大,主要用于住宿和餐饮方面,非基础性消费主要用于购物方面,住宿消费能力不高;从消费者偏好来看,对乡村民宿资源最感兴趣的是优美的自然风光、特色美食等,对选择乡村民宿主要目的地排名前三位是松阳县、云和县、缙云县;从对丽水乡村民宿满意度评价的 10 个方面来看,环境整洁、建筑风格和隐私安全性得到了较高评价,客房舒适性、餐饮特色性、价格合理性、交通通达性得到了以一般为主的评价,而项目体验性、品牌推广性、商品创意性则收到了“差评”,亟需在下一步做出提升和改进。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