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技术经济学论文格式、技术经济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多维临近性对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

日期:2022年06月18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531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206151452386054 论文字数:27588 所属栏目:技术经济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了删除或修改,并对文章的遣词用语进行了修正,让问卷更容易理解和便于回答。

3.1.2 发放对象

本次研究将视角锁定在非核心企业,分析创新网络中多维临近性及其交互作用对非核心企业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在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获得知识转移的意愿更为强烈,获得知识转移对非核心企业成长和发展更为关键,因此,本文将立足点放在非核心企业。此外,知识转移涉及至少两个行为主体,一个是知识发送方,另一个是知识接受方。从知识接受方角度考察知识转移绩效有以下好处。首先,知识接受方能否有效地获得所需要的知识是知识转移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决定了整个知识转移过程是否是一个有效过程。因为即便知识源成功地传递了相关知识,但如果接收方没有成功地接收到知识,那整个转移过程也是失败的。因此从知识接受方的角度来考察,更能够看出是否进行了成功的知识转移。其次,从数据搜集效果来看,在接受方层面更容易获得诚实可靠的回答。因为知识转移最大的受益方是知识接受者,因此知识接受者在回答问题时会更加主动,考虑问题也会比较全面,因此从知识接收方的角度来设计问卷更加合适。

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了辽宁省汽车产业链中的非核心企业进行了研究。由于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具有较高的利益相关性,为了从事生产和销售,企业之间需要进行频繁的技术交流或项目合作,这就使得汽车产业链具有明显的创新网络特征。其次,在这种产业链上,企业的上下游属性比较明显,对非核心企业的识别也相对容易。根据本文的研究方向和目的,特选取了汽车产业链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最后,由于地域优势以及研究团队的多年积累,团队与本土的企业之间有着更加良好的信任关系,更能保证问卷质量,因此本文调研了辽宁省内的相关企业。在取得企业同意和配合的前提下,本文通过问卷星及企业邮箱线上方式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了问卷发放。共发放问卷 340 份,一共回收问卷 231 份,回收率 67%,剔除无效和不完整问卷,共保留 195 份问卷。

技术经济学论文参考

4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多维临近性成为研究创新网络的一种新视角,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不断地深入和全面。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首先选取了知识转移视角,进而从地理临近、知识临近、社会临近多个角度考察多维临近性在促进非核心知识转移绩效上发挥的作用。为了更为全面地进行考察,本文还验证了多维临近性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多维临近性的交互作用对非核心企业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提出了 9 条待检验假设。然后结合辽宁省内汽车产业链上企业的调查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运用 PLS算法,计算出有关变量间的路径系数与显著性水平,以此来检验提出的假设,经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创新网络内,组织间的知识临近与社会临近能够促进非核心企业知识转移绩效,并且知识临近的促进作用较之社会临近更强。可见拥有相似技术和产品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合作,进行知识转移,并且相似的知识基础有助于知识转移的消化与吸收,对促进知识转移绩效有很大帮助。除此之外,企业更倾向于跟信任程度较高、合作关系较好也就是社会临进性较高的企业进行合作,进行知识转移,社会临近性对知识转移绩效也有显著影响。

(2)创新网络内,企业间的地理临近对促进非核心企业知识转移绩效没有显著作用,地理临近与知识临近和社会临近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没有显著影响,可见,地理临近程度并不是知识转移绩效的一种充分条件。但是实证结果发现,地理临近能够促进社会临近,而社会临近对知识转移绩效作用显著。可见,企业间的地理临近性对知识转移并没有直接影响,但其可以通过影响其他临近,间接地对知识转移绩效产生影响。

(3)知识临近能够促进社会临近,拥有相似产品与技术的企业更倾向于建立彼此之间的亲密关系,取得信任与合作。知识临近与社会临近的交互作用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也得到了证实。一般情况下,社会临近使得企业间的合作机会增加,进而能增加知识转移的数量,知识临近使得消化吸收知识转移更加容易,进而能够提升知识转移的质量,二者共同作用可以进一步强化对非核心企业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