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格式、思想政治教育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照金精神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思考

日期:2025年03月25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2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503231716024674 论文字数:33522 所属栏目: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本文聚焦于照金精神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广泛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证调研和科学分析揭示照金精神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的现状。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百年奋斗历程的思想结晶,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成功实践的精神密码,也是新时代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不仅在纵向上深化了精神谱系的内涵边界,更在横向上丰富了其精神样态的多样性。这一谱系不仅承载着党的历史记忆,更是指引未来的精神灯塔。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这既是对党百年奋斗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也为新时代如何进一步赓续传承这一精神谱系指明了方向。通过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广泛开展革命文化教育,能够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青年培养中的时代价值,也为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弘扬这一精神谱系提供了重要思路和借鉴。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绝对领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强调要传承红色基因,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古籍的综合利用,同时加强学术资源库建设,在文化保护和资源重构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照金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照金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对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①照金精神源于陕甘共产党人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上进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把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表现出的崇高道德凝聚为一种独特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品质立足于新时代,有助于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怎么写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受到了广泛关注,照金精神作为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形成了一些包括中共铜川市委,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写的《照金革命史》(2013)、铜川市委史志办公室编写的《照金人物》(2014)等在内的专著和学术研究成果。在知网中进行检索,以“主题”为检索项,以“照金精神”为检索词进行搜索,显示在2010年到2024年期间的研究成果有42篇,其中收录的中文核心期刊及CSSCI期刊论文数量为6篇,相较于延安精神、伟大建党精神等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研究的起步时间较晚,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深化等方面。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梳理与归纳可以看出,关于照金精神的研究方向和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于照金精神生成条件的研究。吴永(2012)对照金精神产生的历史动因从三个方面阐释,“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陕的传播是思想文化条件,陕西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主体条件,建立革命根据地是现实基础。吴永认为,革命精神的产生是一定机制促成的,陕甘边革命者对国内形势、思想束缚、生存环境造成的革命困境的抗争形成照金精神的生成机制。①史天社(2011)对照金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基础条件论述中提出照金精神为推动照金革命根据地创建发挥根本动力作用,充分肯定照金精神的历史地位。②万生更(2010)指出照金精神是在陕甘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建立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形成的。③任惠林(2022)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坚持党的领导、关注人民群众利益、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四个方面谈及照金精神孕育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是关于照金精神内涵的研究。众多学者对照金精神的内涵进行不同的分析和阐释。在照金精神纳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之前,对照金精神内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独立自主”“追求进步”“团结奋斗”“勇于牺牲”四个方面。万生更(2013)将照金精神的内涵概括为探索精神、合作精神、献身精神、忠诚精神四个方面,以照金陕甘宁边区的实践为依据总结凝聚照金精神的内涵要义。程金良(2014)深刻阐释了照金精神中对追求进步的价值取向的体现与表征。此外,阐述了形成照金精神丰富内涵的文化根脉。⑤丁德科(2020)将照金精神的丰富内涵总结为中华人文精神中关于“民本”“为公”“自强”“维新”“辩证”“会通”“厚德”“善为”等思想的生动传承。

2照金精神的相关概述

2.1照金精神的形成基础

照金精神是在以习仲勋、刘志丹、谢子长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对陕甘革命道路的探索中,传承井冈山精神将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陕甘革命实际,形成符合陕甘地区的革命道路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延续传承井冈山精神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条革命道路是以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传播为开端,是陕甘共产党人在现实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不能脱离科学的理论指导。同任何精神一样,照金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是陕甘共产党人践行传统美德形成的精神成果。

2.1.1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传播为照金精神的形成提供

理论前提俄国的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浪潮激荡着中国的热血青年,唤醒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进行了一次热血沸腾的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为破解中国解决民族解放、民族独立的难题提供指导思想。由于五四前夕有陕籍旅外学生回陕北任教,大力提倡新思想、新文化,使陕北地区的民主思想活跃起来。加上陕籍旅外求学的先进知识分子不断通过各种渠道将新思想传入陕西,为马克思主义与陕甘革命实践的结合奠定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传播主要分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两个阶段,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思想传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外求学的先进知识分子在接受新思想的同时,以书刊、文章等方式向陕西进行传播。李子洲和魏野畴在京求学期间,加入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研究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发动群众革命运动。为将新思想传入陕西,唤起群众觉悟,并将陕西的社会状况公布于外界,李子洲与旅京陕西学生联合会的成员们创办了《秦钟》月刊,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二是陕西的地方报纸《启明日报》《正义日报》等在宣传民主思想的同时,少量宣传社会主义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在陕西传播的萌芽和起步阶段。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非常突出理论传播和实践斗争的结合,形成了陕西特点,即传播马克思主义“同一些中等学校教育改革紧密结合、同驱逐陕西军阀势力相结合、与建立青年进步组织结合起来”①。

2.2照金精神的主要内容

照金精神是陕甘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中形成的精神瑰宝。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领导人民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时,凝聚了照金精神的核心内涵: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顽强斗争的英雄气概,扎根群众的工作作风。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人民性的体现,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至今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2.2.1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

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充分体现了照金革命先辈坚持真理,坚守信仰,不懈奋斗,对党和人民事业无比忠诚的坚定意志,是照金精神最基本的思想内核和灵魂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忠诚,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凸显共产党人的政治性和阶级性。老一辈革命家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不仅构筑起照金精神得以生成的思想根基,更为照金精神价值的发挥提供历史遵循。

忠诚于党是中国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也是照金精神的灵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以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使命,这一担当一经确立就坚如磐石,将党和人民的嘱托作为毕生追求。在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过程中,无数共产党人经历生死存亡之忧,面对牢狱之苦、兵暴之险,蒙受不白之冤、“肃反”关押之艰,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而是坚定革命意志和必胜信念,始终不渝地在党组织领导下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精诚团结,坚定拥护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将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习仲勋总结耀县(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起义时说:“革命,特别是在那生死相搏,条件极其艰苦的战争年代,没有远大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政治情操,是经不起严峻考验的。”①刘志丹终生践行着“入党就是要为自己的信仰奋斗到底”的精神追求,谢子长时刻铭记“我把一切都交给党了,我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誓言承诺,习仲勋坚守着“要跟共产党干到底”的决心和勇气,践行着“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在他们身上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强、组织纪律严和人民事业忠的优秀特质。

3 照金精神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表现 ...................... 19

3.1 照金精神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涵养价值 .................................... 19

3.1.1 锻造政治过硬的核心素养 ....................... 19

3.1.2 培植铸魂育人的教育理念 ...................... 20

4 照金精神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状况及成因分析 ..................... 25

4.1 照金精神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状况 ............ 25

4.1.1 问卷基本情况 ............................ 25

4.1.2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 26

5 照金精神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路径 .......... 41

5.1 深化照金精神的理论认知 ...................... 41

5.1.1 提炼照金精神育人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