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格式、思想政治教育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理论视域下美国影视剧英雄形象研究

日期:2020年06月15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324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006131304227674 论文字数:30699 所属栏目: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分析论证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本文分析得出美国影视剧在本质上是大众文化产品的一种,能够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发挥意识形态功能。其次,指出了美国影视剧英雄形象有其独特的特点,论证了美国影视剧英雄形象其实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以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为主要表现形式,把普世价值作为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方式,通过促进传统价值的回归来巩固保守主义在美国的地位。再次,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视域下考察和解析了美国超级英雄影视剧发挥的意识形态功能,得出美国影视剧塑造英雄形象的策略和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危害。最后,从国家、社会和个人方面得出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启示,必须要紧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在加强管理力度和深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自觉与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斗争。


第 1 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的背景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间的竞争正在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转向了文化等“软实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影视剧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输出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借助新媒体在各个国家间迅速地传播开来。它既是文化交流、借鉴的一种方式,又是隐蔽地向外推销本国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之一。

近年来,美国影视剧已经在中国本土泛滥开来,尤其是塑造了英雄形象的美国影视剧更是受到了热捧。一方面,这类影视剧已经成为广大观众休闲娱乐和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它也将所要传达的意识形态隐藏在情节内容背后,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灌输。美国影视剧塑造的英雄形象十分受观众追捧,究其原因是它传递出来的英雄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救世思想,使观众能够把内心的幻想投射到英雄形象身上,从而把自己“询唤”为主体,在虚幻中得到自我抚慰与满足。由于在传达意识形态的效果方面,超级英雄影视剧显然比其他类型更直观、更强烈。因此,我们一方面要警惕美国超级英雄影视剧中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侵袭,另一方面这也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重要参考。
1.1.2 研究的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视域下美国影视剧英雄形象研究本质上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批判资本主义大众文化现象的研究。研究此课题既有助于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又能够认识到资产阶级通过大众文化产品发挥其意识形态功能的运作机理。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视域下研究美国影视剧英雄形象,为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批判资本主义大众文化现象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我国运用大众文化产品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等方面提供了借鉴,充实了对此类问题的研究。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对美国超级英雄影视剧的研究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美国通过影视剧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美国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风俗等渗透出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众。因此,对大众文化产品中的意识形态研究越来越受到理论界的关注,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传递意识形态的效果更强的美国超级英雄影视剧。鉴于美国影视剧英雄形象所造成的巨大影响,研究这一现象的国内外学者不在少数。中西方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出发,运用了不同方法对美国影视剧英雄形象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对研究现状做了简要的梳理。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美国传播学者赫伯特·席勒在《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中从媒介和文化输出的角度指出,实际上美国大部分与文化输出相关的大众传播媒介都受国防部和跨国公司控制,所提倡的信息自由流通主义也只是美国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侵入他国的代名词,强调了媒介和文化的作用。[1]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撰写的《软实力:权力,从硬实力到软实力》一书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备、武力、经济发展、军事打击等有形的“硬实力”,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强调了文化等无形的“软实力”的重要性。[2]法国学者大卫·比克斯东的著作《电视剧系列形式、意识形态和制片模式》从专题研究和宏观视角两个方面审视美国电视剧。一是把电视剧作为商业模式进行研究,解析它的形式和制作模式。二是深入分析三部美国电视剧并将其视为意识形态形式。[3]法国学者雷吉斯·迪布瓦的著作《好莱坞电影与意识形态》在全面思考电影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后,试图通过深入分析众多案例来揭示美国电影及其意识形态对好莱坞电影文本的强有力影响,旨在呈现文化产品的复杂性及其所代表的意识形态话语。[4]
综上所述,国外对于美国影视剧的意识形态问题主要从媒介和文化输出角度、文化软实力的角度、专题研究以及影视剧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进行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使我们认识到美国影视剧不仅具有娱乐功能,还具有意识形态功能。美国影视剧肩负着文化输出和意识形态输出的重任,目的是实现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和传播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但是此类研究主要站在批判的角度,很少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的程度不够深入,专门开展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视域下美国影视剧英雄形象的研究资料并不多见。

.........................


第 2 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概述


2.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过程概述

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意识形态理论才有了完整而科学的阐释。马克思恩格斯在前人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也随之历经了一个由产生、发展到不断完善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把前人论述的有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作为其思想渊源。一般而言,最先对意识形态进行理性思考的是弗兰西斯·培根,他提出了“四假相说”(“种族假相”“洞穴假相”“市场假相”和“剧场假相”),这也成为了促使现代意识形态概念产生的推动力。而意识形态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在 18 世纪的启蒙运动期间。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国学者特拉西提出了“意识形态”这一术语,把“意识形态”看作是“观念的科学”。在特拉西那里,“意识形态”是一个哲学概念[12]28,目的是将“意识形态”与经院哲学和宗教神学相区别。但他的意识形态学说以法国唯物主义者的感觉主义立场作为自己的出发点,这使得意识形态概念在创立之初就有了局限性。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没有沿用特拉西的“意识形态”概念,但是他们把“异化”和“教化”的概念引入意识和精神发展领域中,从而奠定了意识形态概念发展的根本方向。[12]18 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史观和扬弃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人本主义的同时,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推动了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
马克思以唯物主义为出发点,在上述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政治实践方面来阐释意识形态,实现了意识形态从古典语境向现代语境的转变。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准备阶段在 1844 年之前,而从其发展历史上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是创立阶段(1845-1856),主要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出发论述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及特征;二是深化阶段(1857-1870),主要批判物化意识和商品拜物教观念;三是完整论述阶段(1871-1895),主要批判有关意识形态的种种错误观念并论述了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的理论[12]64。

...........................


2.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及核心观点

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意识形态理论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把握,所以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解也产生了分歧。因此,必须弄清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意识形态理论的原意。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地界定过“意识形态”这一概念,但我们认为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进行了科学阐释。一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上认识和使用“意识形态”概念。一是作为唯心史观的意识形态,从“否定的”的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并把意识形态理解为一种剥削阶级的歪曲的意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指的是意识形态概念本身。二是指统治阶级为维护阶级利益和达到一定的目的而提出的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分析和揭示了阶级社会中基于一定利益冲突而出现的意识形态。三是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和社会结构基本要素的意识形态,即观念或思想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或社会意识形式。
意识形态的内涵和结构决定意识形态具有自己的本质特征。鲜明的阶级性就是意识形态的内在表现和本质特征。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体现了一定阶级或是社会集团的思想体系,它必然要论证该阶级和社会集团的统治合法性。而且由于意识形态是一个总体的概念,是“观念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思想、法律、道德、宗教、哲学、艺术等许多具体的形式,这些形式相互连接并构成有机的整体,因此意识形态还具有系统的理论性。这就决定了它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是实现和满足统治阶级利益的实践要求和实践行动。[13]23 除此之外,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不总是完全同步于社会存在的,并且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意识形态还具有历史继承性。意识形态是在继承以往思想材料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而且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


第 3 章 美国影视剧英雄形象及其意识形态意蕴..........................12

3.1 美国影视剧英雄形象概述..............................12

3.1.1 美国影视剧的概念..............................12

3.1.2 美国影视剧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