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于2002年3月成功为一患巨大卵巢囊肿的84岁老人施行了手术,经精心治疗护理,患者顺利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84岁,退休工人,孤寡。1987年发现盆腔有一鸭蛋大小包块,无压痛、腰酸坠胀、尿频、尿急等情况,未予诊治。以后包块进行性增大,1998年包块增大达脐上,患者感小便余沥不尽,伴进食减少、腰酸坠胀、便秘。2000年我院B超检查示:盆腔内见一个
2 护理
2·1 术前准备 协助病人完成术前常规及特殊检查,请麻醉科等相关科室及本科医师共同进行术前查房参与指导护理计划的拟定。提供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低渣饮食。指派技术娴熟高年资护士进行术前各项准备,如灌肠、阴道灌洗、备皮等。教会床上排便和深呼吸。术前晚保证睡眠。备好抢救物品和药品。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的护理 患者采取的麻醉方式为全麻,术后为避免分泌物堵塞呼吸道应给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12 h后改为加枕卧位或半卧位,利于改善肺通气和腹腔引流,减轻伤口疼痛。
2·2·2 生命体征的监测 老年人术后1~3天最易发生意外,故将患者置于监护室,给予72 h心电监护;连接好盆腔引流管和存留导尿管,予持续给氧,氧流量为4~
2·2·3 预防心功能衰竭 老年人心脏功能降低[1],代偿能力减弱,心搏出量及潜在力下降。麻醉和手术易诱发心功能衰竭。故应严密监测,控制输液总量和速度。每日输入总量和经口摄入量不超过3 500 ml;滴注速度应保持在30~40 d/min。由于患者包块巨大,包块切除术后腹腔内压力骤降,回心血量减少,可能诱发心衰,故术后即予腹带捆绑并腹部压置经熏箱消毒的沙袋。随时观察有无心悸、胸闷等症状。在拔除存留导尿管夹管前应适当缩短夹管时间,避免因膀胱过度充盈放尿过多过快诱发心衰。在疼痛时采取适当的止痛措施。
2·2·4 预防感染
2·2·4·1 一般护理 保持病室空气流通,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合理选用抗生素;每日行会阴擦洗两次;每24 h更换存留尿袋及引流袋;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随时更换污染渗湿敷料。
2·2·4·2 预防呼吸道合并症[2] 老年人胸腔的前后径逐渐增加,膈肌、呼吸肌、韧带均趋萎缩,肋骨硬化,肺泡及气管弹性减弱。因此造成呼吸功能低下,代偿功能降低。易发生机械性和感染性呼吸道合并症,如坠积性肺炎等。故术后严密观察呼吸体征,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做深呼吸,促进排痰。该患者术后第二天曾诉轻微咳嗽,有痰不易咳出,即给予复方甘草片舌下含服,并予超声雾化等处理。次日好转。2·2·5 预防血栓的护理 由于患者年老体弱,病程长,包块巨大、压迫时间长,术后疼痛导致活动受限,血液流速减慢,血液粘稠度增加,下肢静脉回流减慢,易出现血栓等并发症。故术后应鼓励协助病人早期活动,麻醉清醒后协助患者床上轻微活动,可抬高下肢,行膝、踝关节曲伸、按摩等。拔除尿管后协助患者床沿活动,以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逐渐增加活动次数,扩大活动范围和活动量。注意保证有专人陪同,避免发生摔伤等意外。同时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突然胸痛、咳嗽、气短等症状,防止肺栓塞的发生。发现异常及
2·2·6 加强营养 由于患者高龄加之长期营养不良,为促进机体恢复给予人血白蛋白、脂肪乳、复方氨基酸等静脉营养;全麻清醒后给予少量无糖流质,胃肠功能恢复后给予高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并注意适合患者的口味和温度。
参考文献
1 刘桂梅,廖学娜,曾小芬.1例行斜方肌皮瓣修补咽瘘病人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8)∶633.
2 杨幼易.老年妇女卵巢肿瘤手术治疗140例临床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2,1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