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区域经济论文格式、区域经济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探讨

日期:2021年10月13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705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9271115264579 论文字数:31255 所属栏目:区域经济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相关标签:区域经济论文
会抑制绿色经济效率提升。

.......................................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绿色经济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 16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的测度与分析 ....................... 16

一、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情况 ....................... 16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水平 .................................. 17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实证分析 ............................. 30

第一节   变量设置与模型构建 ......................... 30

一、变量选取与指标说明 ................................ 30

二、模型构建 ............................. 32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40

第一节   结论 ................................... 40

第二节   建议 .............................. 42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变量设置与模型构建

一、变量选取与指标说明

(一)被解释变量

绿色经济效率(y)  是研究的被解释变量,第三章采用了 DEA-CCR 方法对其进行了测量。一般来说,绿色经济效率水平越高,代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协调的越好。

(二)解释变量

国内外测量产业集聚指标通常分为以下几种:区位熵指数(E)、赫芬达尔-赫希曼(HHI)指数、集中度指数(CRn)、地理集中度指数(EG)和空间基尼系数(G)等。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不同,选取的测算方法也不同。本文目的是探讨不同集聚模式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因此借鉴前人的做法选取以下指标进行测算:

服务业专业化集聚指数(X),本文参考  Feser(2002)①的做法,区位熵通过市场占有份额可以看出某行业在一个区域与在全国比较所存在的优势,反映其专业化程度,因此运用区位熵来表示专业化集聚是比较合适的。由于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各行业就业人数更能体现区域产业集聚度。

(三)控制变量

本文选择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产业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等关键要素作为控制变量。①经济发展水平(gdp):城市经济越发达,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需求和容量就越大,更有利于要素集聚,绿色经济效率可能就越高。本文选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为降低异方差影响,将人均 gdp 的绝对量取对数后进行回归分析。②科技水平(tech):采用科技支出与当年一般财政预算支出的比值来衡量。③金融发展水平(fina):采用金融发展采用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衡量。

各个变量的具体定义和说明如下表 4.1 所示:

表 4.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 4.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第一节   结论

本文首先对 2012-2018 年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效率、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进行测度并描述其时空演变特征,然后从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两个视角分别讨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根据以上理论和实证分析总结出以下结论:

第一,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效率变化呈现以下特征:(1)在时间上,长江经济带全域以及上、中、下游地区绿色经济效率基本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其中中游地区和下游地区绿色经济效率差距在缩小,呈现收敛趋势;而上游地区与中游地区经济效率差距呈扩大态势。(2)在空间上,下游绿色经济效率均值最大,中游次之,上游最低,即呈现出阶梯下降的分布格局。进一步地,下游地区绿色经济效率呈现出东高西低,南北大致相当的分布格局,其中上海市最高,江苏其次,浙江随后,安徽最低。中游地区绿色经济效率呈现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其中湖南最高,湖北其次,江西最低。上游地区绿色经济效率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其中四川最高,重庆随后,云南最低。

第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特征:(1)专业化集聚特征:在时间上,长江经济带全域基本呈现出先波动上升然后下降的趋势。从上、中、下游地区看,三大地区的时间路径有所差异:上游地区表现为先曲折上升然后逐渐下降的趋势;中游地区表现为先曲折下降然后有所回升的趋势;下游地区表现为先波动下降然后波动上升的趋势;在空间上,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大体呈现出两端高、中间凹陷格局,即排名前 25%的地级市大多位于上游和下游地区,而排名后 25%的地级市大多位于中上游地区。进一步地,下游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呈现较为均衡的空间分布,其中上海市最高,浙江第二,安徽随后,江苏最低。中游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呈现出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的分布格局,其中湖南最高,湖北其次,江西最低。上游地区专业化集聚呈现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其中重庆最高,四川其次,云南最低。(2)多样化集聚特征:在时间上,长江经济带全域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基本呈现出先上升后波动下降的趋势。从上、中、下游地区看,三大地区的时间路径有所差异:下游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水平大体上呈现先波动上升然后下降的趋势;中游地区多样化集聚水平表现为波动下降趋势,上游地区多样化集聚水平先波动上升然后波动下降的趋势;在空间上,多样化集聚大体上呈现出两端高、中间凹陷的分布格局。下游地区多样化集聚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其中江苏最高,安徽其次,浙江随后,上海市最低。中游地区多样化集聚呈现出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其中江西最高,湖南其次,湖北最低。上游地区呈现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其中重庆最高,四川随后,云南最低。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