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开发区和制造业企业的现状分析 ................ 25
第一节 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5
一、 我国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25
二、 长三角地区开发区设立............................. 26
第四章 开发区设立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 33
第一节 研究设计.........................33
一、 基准模型.................. 33
二、 数据来源与描述........................ 35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47
第一节 主要结论..............................47
第二节 政策建议................................47
第四章 开发区设立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基准模型
评估开发区设立对企业生产率影响的基本思路就是观察企业在进入开发区后其生产率有无变化,但是采用单差法这种估计策略会给结果带来较大偏误,因为除了开发区政策外还可能同时存在其他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因素,从而导致评价结果有偏误。尽管加入控制变量可以缓这一问题,但是依然无法完全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OLS 方法会因为双向因果、选择性偏差等问题而影响结果准确性,要想尽可能准确地识别出因果效应的关键在于合理构造政策干预对象的“反事实”状态即确定合适的对照组。针对此类问题,双重差分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DID)先在时间维度上进行差分,再进行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双重差分,降低了遗漏其他相关因素的误差,能够有效解决政策有效性评估中常见的内生性问题。因此本文使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法,对处理组和对照组进行实证分析,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分离出“政策处理效应”。之所以要采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法,是因为分期分批、逐渐推广开发区的模式中,政策冲击在不同时点、不同地区都有发生。在开发区设立的同时必定还存在其他可能对企业生产率产生影响的因素,在实证研究中不可能全部纳入考虑范围,而“渐进式”多期双重差分法可以有效解决这种多期实施政策带来的问题,因为那些没有考虑到的遗漏因素和政策冲击在不同时间恰好具有相同分布的概率更小(陈钊和熊瑞祥,2015)。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发区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开发区设立是否确实有效成为了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目前已有较多文献证明了开发区能够促进宏观方面的经济增长,但是基于企业微观主体的研究数量较少,且结论不一。因此本文以国家级开发区和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理论分析显示,我国开发区设立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机制主要有三种:政策效应、集聚效应、选择效应。政策效应的路径为税收优惠、政策补贴、其他相关优惠政策;集聚效应的路径为技术外溢、人力资本、中间投入共享;选择效应的路径为优胜劣汰和优化资源配置。
第二,实证分析显示,2009-2018 年间长三角地区的国家级开发区设立对企业生产率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一结论在替代被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滞后一期的检验后仍然稳健。另外,机制检验显示开发区政策主要通过集聚效应路径来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而政策效应和选择效应不明显。进一步分地区来看,江苏省和浙江省开发区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尤其是江苏省的提升效果明显大于其他地区,而上海市开发区反而抑制了企业生产率提升,安徽省的效果暂不明显。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