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位置彼此相连的客观现实,周边命运共同体是客观存在的。中国与周边国家地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周边地区的稳定将是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周边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努力使周边同我国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①习近平把周边外交工作看作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为我国发展争取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使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②与广大周边国家开展友好合作,是突破零和发展,单方受益的西方传统模式,坚定维护双边、多边发展的共同受益新路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合作程度的不断深入,中国互利共赢的外交思想必将为周边国家所广泛接受,信任与合作将取代猜疑与竞争成为时代发展的大势,在此基础上带来的发展效益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强保证,护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结语
中华民族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备受列强欺霸凌侮,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受了巨大的民族苦难,遭受了巨大的民族创伤,中华民族深知和平的来之不易。建国以来,新生的共和国又遭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和打压制裁,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只能韬光养晦、忍辱负重,面对长久以来国际社会中存在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我们深恶痛绝。身处黑暗,渴求光明,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向往和平、渴望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进入新时期,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体中华儿女艰苦卓绝的奋斗下中华民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整体面貌焕然一新。21世纪的今天,面对世界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人类社会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去往何处、如何去仍然是广大国际社会面临的哲学难题。
面对新时代、新课题,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不断创新周边外交理念,其核心意涵在于服从我国周边外交的总体战略安排,为我国“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全面发展好我国同广大周边国家的关系,为我国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维护并延长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深化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独行快,众行远,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坚持合作共赢思维,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彼此深层互动中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休戚与共、俱荣俱损、不可分割的国家间交往模式。音声相和、琴瑟相鸣,与世界上所有的主权国家一样广大的中国周边国家其对外交往基点同样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倘若中国倡导的周边命运共同体不符合周边国家的利益,周边国家自然不会有太大的兴致参与其中,更不会积极响应,相反会激起周边国家的强力反对,周边国家与中国有着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对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有着敏锐的洞察和强烈的感知,周边国家对中国周边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外交政策的反应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从容选择。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