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政治学论文,笔者认为疫情新常态下,虽说中韩关系发展会遇到各方面问题和挑战,但是只要中韩两国坚持本着建交“初心”,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得到巩固的双方互信和情感纽带为基础,进一步交流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中韩关系的前景定是更加光明美好。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各国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加剧了逆全球化,对各国经济与国际贸易形成巨大冲击。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对中韩关系发展进行分析,从理论意义上来讲,可以为中韩关系的发展脉络提供梳理,为中国的对韩政策提供建议,为中国的周边外交提出参考方向,并丰富了对朝鲜半岛国家关系的理论研究内容,拓宽了中韩双边关系及相关国家多边关系的理论参考。同时,对疫情新常态下中韩关系的突破挑战、更好发展提出解决路径,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人文交流等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在政治外交领域。自中韩两国于1992年建交以来,在30年中,两国关系得到了全方位的突破性的发展,然而,从2016年至今,受到萨德反导系统部署等事件的影响,两国关系遭到破坏。虽说经济领域的合作没有间断,但政治领域、军事领域和人文交流领域的合作均出现了波折甚至倒退,两国政治互信和民众友好交流也遭到了很大程度的冲击。自2017年文在寅执政以来,中韩关系开始得以逐步改善,但是阻碍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萨德反导系统部署、政治互信减弱以及国民感情淡化等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其中至关紧要的是,近年来中美两国博弈日趋剧烈,并且有着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多领域全方位蔓延的趋势,而在处于东北亚地区的日本和韩国部署陆基中程导弹,又将是未来美国对中国施压的一大筹码。倘若如此,中韩之间必定会有第二次“萨德事件”上演。中国要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保持战略定力,稳定和夯实与韩国之间的关系,因此,如何有效控制中韩之间存在的分歧,引导两国关系步入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对深入加强我国周边外交工作至关重要。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对于中韩关系发展的现状研究主要成果有:笪志刚在《让中韩“此呼彼应”的底色更加饱满》中指出,中韩建交的30年以来,两国都致力于增进合作与友谊,在政治外交、经济贸易、人文交流等多领域都取得了大幅进展。1姜龙范在《文在寅执政前后影响中韩关系的核心议题及化解方策》中指出,两国建交以来,在两国关系中最为亮眼的就是在经贸领域,中国现已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进口来源国和第一海外投资对象,也成为了韩国的贸易顺差最大国。政治领域也有着丰硕成果,中韩两国于1992年建交,并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1998年两国升级为面向21世纪的合作伙伴关系,再到2003年升级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又到2008年升级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王俊生在《建交以来的中韩关系:动力、机遇与挑战》中指出,中韩关系快速发展得益于两国经贸关系互补性比较强、政治关系引领作用突出、两国人文交流非常密切、两国在地区与国际重大问题上立场相近。3刘英在《中韩加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探析》中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韩两国处于同一产业链和供应链之上,既面对世界经济衰退冲击,又面临发展经济的机遇,有着经济互补的优势,也有着互联互通的基础,这都是中韩两国能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有利条件。加强创新合作不仅有助于推进中韩两国制造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有助于应对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冲击。
对于新冠肺炎疫情对中韩关系的影响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孟月明、王毅男在《2019-2020年中韩关系:回顾与展望》中指出,在共同抗击疫情的日子里,中韩携手互助、共同抗疫,在疫情扩散初期遏制住了疫情的蔓延,体现了集体主义和人道主义的传统文化精神。2020年3月13日,中韩应对新冠疫情联防联控合作机制正式成立,自成立以来便开始认真贯彻中韩两国领导人的重要精神,切实加强两国交流沟通,紧密落实联防联控,以求早日战胜疫情,为两国人民求健康福祉,从而促进和维护双边合作。5李家成在《韩国新冠疫情防控与中韩抗疫合作》中指出,中韩在危难时刻互相帮助,体现了两国无私奉献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这代表两国是情比金坚、患难与共的友好近邻。下一步,中韩两国将持续保持紧密沟通,共同研究怎样有效遏制疫情扩散、逐步调整管控措施,强化疫苗研发和医疗技术合作,众志成城,在并肩抗疫的过程中加强提质升级两国关系。6朴光海在《新冠疫情下的中韩关系及其发展前景》中提出,在并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国和韩国政府、民间、企业和个人发挥了互帮互助、无私奉献的精神,并进行了友好的合作与互动,为日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给予了新的活力。而借着携手抗疫的暖风,两国民众间的情感纽带得到了拉紧、共同体意识也得到强化,这对进一步夯实中韩两国民众感情有着极大的益处。
第二章建交以来中韩关系的历史回顾
2.1政治外交方面
中韩两国于1992年正式建交,自此以来两国关系保持着友好、迅速而稳步的提升。从建交后到现在,两国关系经历了“面向21世纪的中韩合作伙伴关系”“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几个阶段,双边关系稳步提升,逐步迈上新台阶,29在对建交后中韩两国关系的发展进行回顾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两国在地区以及国际问题上及时交流看法,求同存异,深化理解互信,增进合作感情,这些都为两国关系朝着积极方向稳定发展带来了重要政治保障,也推动了中韩关系在“萨德”部署问题爆发之前不断发展。
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正式生效为韩国经济增添了新动力、韩国前总统朴槿惠不顾美国的反对坚持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等动作,都生动展示了中韩关系友好稳定发展的成果。中韩两国政治关系在良性发展轨道前进,得益于两国都能做到抛弃冷战思维,且都朝着谋划国家繁荣、创造民生福祉的长期奋斗目标,认真践行着奋斗拼搏之路,而且中国与韩国共商国际事务、共同追求东北亚安全稳定,在许多领域存在相同利益。虽说在“萨德”问题的猛烈冲击下,中韩关系一时曾陷入低谷,但毋庸置疑的是两国都亟需营造安全而稳定的东北亚地区环境来承载本国发展经济,并都将对方视为共同有力维护东北亚安全的重要对象和合作伙伴,都希望通过与对方的合作,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能共同营造和平稳定的东北亚地区环境。
2.2经贸合作方面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和经济全球化的延伸,中韩两国关系升级为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持续深化合作,为两国关系友好发展注入了动力。在中韩交流合作逐步走向深化的进程中,两国政府也促进着两国关系向更深远、广阔的空间迈进。中韩两国在建交初期,在经济上尤其是投资、技术、资源、市场等方面,有着非常强的互补性,因此那时的两国经贸合作增速十分迅猛。中国在与韩国建交的初期,正进行着现代化建设,因此急切需要吸收外资引进以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当时的韩国已经比较成熟地沿用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优秀管理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归纳出了适用于亚洲国家和东北亚地区环境的有效经验。在那个年代,中国市场很受韩国企业的青睐,许多韩企踊跃地在中国开办工厂,增加占据中国市场的份额。可以发现,得益于两国的地理位置优势和结构互补优势,中韩两国在建交初期取得了显著的合作成就。
随着中韩经济合作的加强,两国经济利益共通点愈发增多,产业链和供应链相互依托,成为了彼此的重要经济合作伙伴。我国是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中韩贸易占整个韩国对外贸易的四分之一,韩国也是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2020年,韩国对华共投资2014个项目,同比减少了4.5%,投资金额36.1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4.8%。30尽管受到疫情阻碍,世界经济形势非常严峻,世界经济复苏挑战重重,但中韩两国的经贸合作仍保持在较高水平。目前,中韩经贸关系已经进入合作与互补相辅相成为主节奏,其中共存竞争的崭新阶段,特别是在高科技产业上,中国有些方面的发展水平与韩国的差距缩小,还有些方面发展已赶超韩国,这导致目前中韩经贸合作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韩国担心在科技领域及其他一些方面的领先优势被我国取代,竞争力下降,因此持着非常谨慎的态度来向我国出口尖端技术,与此同时,美国在高科技产业上正对中国进行着强烈的打压,导致一些韩国企业的对华投资受到阻碍。总体来看,尽管中韩在经济领域存在一定竞争,但仍有很强的互补性,产业链分工较为合理,因此仍有较大的合作与共赢空间。
第三章新冠疫情下中韩关系发展现状..........................15
3.1双边政治外交关系...........................15
3.2双边经贸合作关系............................17
3.3人文交流合作关系.........................19
第四章影响中韩关系发展的不利因素......................21
4.1“亲美疏中”外交理念制约中韩政治互信.............................21
4.2经贸关系竞争加剧削弱两国贸易互补.................................22
4.3美韩同盟持续深化遏制中韩深度合作...................24
第五章疫情新常态下推进新型中韩关系发展的政策建议......................30
5.1加强高层互动,巩固政治互信..............................30
5.2深化经济合作,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31
5.3坚持防务对话,维护地区稳定..........................33
第五章疫情新常态下推进新型中韩关系发展的政策建议
5.1加强高层互动,巩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