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数据来源、模型设定及样本描述.............................16
3.1 数据来源................................ 16
3.1.1 辽宁省村级层面调研数据 ...................................... 16
3.1.2 全国县域层面统计数据 ......................... 17
第四章 财政奖补制度实施对收入影响程度分析.......................27
4.1 财政奖补制度收入效应检验........................ 27
4.2 内生性问题解决................... 27
4.3 基于空间回归的财政奖补制度收入效应分析.......................... 28‘
第五章 财政奖补支持力度对收入的影响程度分析......................33
5.1 财政奖补资金额对收入影响程度分析..................... 33
5.1.1 财政奖补资金额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 ............... 33
5.1.2 内生性问题解决 .............................. 34
第六章 财政奖补制度实施对收入的长期影响效应
6.1 财政奖补制度实施的长期收入效应分析
6.1.1 财政奖补制度实施收入效应及其时间趋势的差分估计
为验证财政奖补制度实施的收入效应并考察该制度实施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影响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本部分使用 “是否开始实施财政奖补制度”为主要解释变量研究制度实施的收入效应;使用“制度实施第 n 年(n=1~6)”为主要解释变量研究制度实施收入效应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运用 2003-2015 年全国 1869 个县域面板数据的差分估计结果如表 6-1 所示。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结论
本文就财政奖补制度实施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首先,对辽宁省样本村调研数据及全国县域面板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掌握财政奖补制度在辽宁省实施状况及其在全国推广情况,了解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和其他经济指标发展情况。其次,运用对辽宁省 271 个行政村村干部的调研数据,验证财政奖补制度实施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短期促进作用,并探索村内道路硬化程度在其中所起的中介效应。然后,运用 271 个行政村调研数据估计财政奖补资金额、财政奖补建设项目数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最后,运用 2002 年-2015 年全国 1869 个县的面板数据,验证财政奖补制度的实施对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具有长期稳定的影响作用。具体而言:
第一,使用辽宁省 271 个行政村调研数据验证了在短期内财政奖补制度的实施可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财政奖补资金的获得可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提高 19.1%,解决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这种正向的影响作用依然存在,并且村内道路硬化程度在其中发挥一定的中介效应。
第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由于在空间上并非随机分布而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剔除相邻地区之间的相互影响后的回归结果表明,财政奖补资金的获得可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提高 16.6%,不考虑空间相关性问题会过高估计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第三,进一步分析财政奖补制度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发现,在充分解决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及空间相关性问题后,近三年获得财政奖补资金额每提高 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提高 4.3%;近三年财政奖补建设项目数每增加 1 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可提高 5.9%。
第四,使用 2002 年-2015 年全国 1869 个县的面板数据验证出财政奖补制度实施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并且这种影响作用在总体上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