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3.1 κ-CN 和β-LG 蛋白各基因型牛乳的凝乳频率
................................
4 结论
本文主要是利用本土荷斯坦品种奶牛,对其生产的牛乳进行牛乳蛋白基因分型检测,并开展牛乳凝乳性能筛选,针对筛选出的具有特征型牛乳进行牛乳成分及理化特性检测、牛乳基因型及凝乳频率、凝乳动态流变学和乳蛋白多态性等方面检测,经过研究探讨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
(1)通过经牛乳基因型及牛乳凝乳性能的筛选总结,结果显示,本研究统计分析的奶牛样本中,β-LG AB 基因型最常见,比例达到 48.48%,但研究发现β-LG 基因型为 AA 的牛乳更适用于生产干酪,拥有 A 等位基因的牛乳可以加快牛乳的凝乳速度,并且要比基因型为 BB 或 AB 的牛乳获得更高的干酪产量;κ-CN BB 基因型牛乳具有较好的凝乳性能,较 AA、AB 等其凝乳时间更短和凝胶强度更强,AE 与 BE 相比,BE 型基因牛乳性能较好,E 等位基因对凝乳时间较 A 等位基因的作用强。各种基因型牛乳中离子含量的差异受基因型影响较低,并未检测出有明显的显著性差异,但在凝乳性能较好的基因型牛乳检测出钙离子含量、总蛋白质含量要较其他凝乳性能较差的牛乳中高。
(2)通过流变仪对牛乳凝乳过程的动态流变分析、牛乳成分及理化特性的检测,数据结果显示三类牛乳样品中WC样品在11 min内形成了状态紧实,G'max达到139.35Pa,形成凝胶结构稳定的凝乳,与 PC 和 NC 样品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时间和凝胶强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凝乳性能好的样品中酪蛋白含量及钙离子含量较高,总胶体磷酸钙含量越高,对酶凝胶越有利,pH 值也会影响 MCP 的变化。牛乳中乳清蛋白的相对浓度较高对酶凝具有不利影响,相反,κ-CN 相对含量越高的牛乳其凝乳性能越好。酪蛋白胶束大小与牛乳的凝乳性能呈反比。通过微观结构的观察,WC 凝乳结构致密,无孔洞出现,胶束聚集状态稳定。
(3)通过 SDS-PAGE 电泳、毛细管电泳、高相液相色谱对不同凝乳类型的多态性牛乳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分析,结果显示方法的可靠,高速有效地检测出牛乳中的蛋白质种类和相对含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现不同蛋白质的有效分离,进行定性分析,证明在 WC 样品中可以看出α-CN、β-CN 和κ-CN 的含量要比 PC 和 NC 样品高;毛细管电泳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其快速可靠的特点,对牛乳蛋白的多态性进行了高效分离和定性定量分析,在 NC 和 PC 样品中,牛乳含有较多形态的蛋白,如磷酸化等形式,从而影响牛乳的凝乳性能;WC 牛乳中κ-CN 含量最高,并且显著性分析差异明显(p<0.05),并且其他种蛋白含量在 NC、PC 样品中含量相对较低,证明了蛋白质含量对牛乳性能的显著影响。磷酸化程度越高,牛乳的凝乳性能越差。CN 的翻译后修饰也起作用,磷酸化程度更高的蛋白质与凝乳性能差有关,而糖基化的κ-CN 比例较高似乎与酶凝乳时间短有关,但仍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