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农业论文格式、农业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生态农业论文精修:《探究紫色土丘陵开发治理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503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1112272128134231 论文字数:7530 所属栏目:农业论文
论文地区: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p><A href="http://www.51lunwen.org/ny/2011/1226/lw201112262114352037.html" target=_blank>生态农业</A>论文精修:《探究紫色土丘陵开发治理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P> <p>Pick to: in purple soil hilly area of central Hunan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demonstrative area agriculture ecological engineering to make a target, background investigation foundation, divided the land ecological types, put forward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gineering tasks and the content of the design, drawing the design scheme, including 11 ecological engineering typ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ecological technology, as well as 3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In 6 years, in the demonstration zon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griculture ecological engineering design, to the purple soil hills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btained remarkable economic benefits, ecological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BR>摘 要:在对湖南中部紫色土丘陵综合治理示范区农业生态工程拟定目标,进行背景调查的基础上,划分了土地生态类型,提出了农业生态工程的任务和设计的内容,制订了设计方案,包括11个<A href="http://www.51lunwen.org/ny/2011/1226/lw201112262114352037.html" target=_blank>生态工程</A>类型和相应的生态技术,以及3个农业生态工程区。6年来,在示范区按照农业生态工程的设计,进行紫色土丘陵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p> </P> <p>关键词:生态农业;紫色土丘陵;综合治理;湘中地区 <p> </P> <p>紫色土丘陵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和西南的川、滇、黔、湘、渝、桂、粤、赣、苏、浙、闽等省、市、自治区,是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之一。湖南省紫色土丘陵近2,000万亩,以湘中紫色土丘陵最具代表性。湘中紫色土丘陵面积约500万亩,集中分布在衡阳盆地。由于森林植被破坏殆尽,以致丘陵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基岩裸露,寸草不生,土地大量荒芜。近10多年来,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和农业部门进行了紫色土丘陵开发治理系列试验研究,创造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和模式,发展了生产,重建了生态。但是,由于湘中紫色土丘陵多属难利用土地,效益好而投入高的技术和方法及效益和投入都低的技术与方法都难以推广应用,如何根据湘中紫色土丘陵生态特征和自然环境特点,运用<A href="http://www.51lunwen.org/ny/2011/1226/lw201112262114352037.html" target=_blank>生态学原理</A>和技术方法,通过科学规划设计,将示范区建成结构优化、功能高效的自然经济复合生态系统,总结出技术简单、投入合理、综合效益较高的农业生态模式与技术体系,这是目前紫色土丘陵开发治理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p> </P> <p>1.生态农业、农业生态工程及示范区的土地生态类型<BR>1.1我国的<A href="http://www.51lunwen.org/ny/2011/1226/lw201112262114352037.html" target=_blank>生态农业</A>特点与农业生态工程定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13亿多人口,其中农村人口近10亿。人口与耕地、人口与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产量与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并重,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1]。<BR>我国的生态农业,是按照农业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根据当地资源环境特点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农、林、牧、副、渔和加工业综合发展的生产体系,或复合的农业系统的生产工艺。既不同于主要依靠自然和系统内部自我物质循环来维持生产力的,或以单一性和自给性的小农生产为特征的传统农业,也有别于主要依靠系统外部大量商品物质能量的投入,及以获得短期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不够重视生态效益的石油农业,而是吸收两者的长处,摒弃两者的短处,建立有机与无机相结合,趋利避害,以充分合理利用有限资源为基础,以发展生态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综合发展和持续高效,集<A href="http://www.51lunwen.org/ny/2011/1226/lw201112262114352037.html" target=_blank>生态效益</A>、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这就是中国特色生态农业。<BR>我国的生态农业和农业生态工程同国外的生态农业和农业生态工程,在理论和方法上有一定的差异。同国外相比,我国农业生态工程所处理的对象不仅仅是自然生态系统或农田生态系统,而是包括农、林、牧、渔、副业在内的多产业的农业生态复合系统,区域规模更大;设计原则不只是重视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组织,更重视人为的干预与调控,通过系统的结构、技术、输出输入与信息调控、优化、重建改造原有系统,谋求三大效益同步的目标,系统内有更高的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链的复杂性,目的性不只是以保护环境为主,还追求经济的可行性,重视商品和可用原料的产出[1]。所以,马世骏在1979年提出的生态工程定义基础上,1987年又进一步阐述了农业生态工程定义为:“将生态工程原理应用于农业建设,即形成农业生态工程,也就是实现农业生态化的生态农业。可以认为,农业生态工程就是有效地运用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的生物群落共生原理、多种成分相互协调和促进的功能原理,以及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多途径利用和转化的原理,从而建立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功能的农业生态系统。”他提出的是中国特色的农业生态工程定义,并指出了农业生态工程与生态农业的关系。1989年他在《生态农业的理论与方法》一书的序中,明确指出:“‘生态农业’一词系农业生态工程的简称”[2]。<BR>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和农业生态工程的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中国特色的农业生态工程定义也会不断地赋予新的内容。<BR>1.2湘中紫色土丘陵综合治理示范区自然经济概况与主要土地生态类型<BR>1.2.1湘中紫色土丘陵综合治理示范区自然经济概况。湘中紫色土丘陵综合治理示范区在湖南省衡南县谭子山镇。地处衡阳盆地正中,距衡阳市25km,气候属典型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光、热、水资源比较丰富,但冬季较冷,夏季酷热,伏秋雨水少而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年平均气温17.8℃,年平均降水量为1,268.8mm,4—6月降水量占全年45%,能满足早稻、玉米、春大豆、绿豆等夏收作物对雨水的需要,7—9月降水量仅占全年19%,正值高温炎热,对晚稻、柑桔有一定影响。地貌类型以岗地为主,占总土地面积85%,并且几乎都是紫色砂页岩岗地;丘陵面积次之,全部为紫色砂页岩丘陵;河谷平地面积最小。土壤类型以石灰性紫色土为主,分布于岗地;酸性紫色土零星分布于丘陵和岗地。在岗地和丘陵坡脚及谷地广泛分布有水稻土,面积仅次于紫色土。示范区处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由于长期的人为破坏,原生植被早已不复存在,人工林和灌丛草丛也极少,森林覆盖度为5%,并多属落叶阔叶树种,因而丘岗呈现一片荒芜景象,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使紫色土的成土过程被打断。境内水系欠发育,仅有清花河、柿江分别从南部和北部边缘擦过,对流经各村的灌溉农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全镇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主要靠山塘、水库。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而粮食作物又以水稻为主,作物结构单一。<BR>1.2.2示范区主要土地生态类型及其特征。划分示范区内土地生态类型,是进行农业生态工程设计的基础。土地类型又是划分土地生态类型的基础。土地是地球陆地表层由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气候、水文等多种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由于组成要素相联系性质的差异,而形成千差万别的土地单位。这些诸多的土地单位,就是土地类型。土地单位有级别的高低,土地类型也有级别的高低。因此,土地类型是一个等级系统。根据地貌、土壤、植被、水文、利用现状及坡位、坡度、土层、土壤侵蚀等因素,